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12
/ 2

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思路

黄媛

(柳州铁一中学广西柳州545007)

摘要:高中教育体系中班级管理不可或缺,也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以人为本理念,既满足新课改要求,又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基于此,本文以高中班级管理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人本理念下解决班级管理问题的措施,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人本理念;管理思路

人本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所有工作围绕人的发展与需求开展。高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也是学生成长的引导人。在遵循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引入人本理念,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班级管理的不足,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与效率,推动班级健康发展。

1、高中班主任管理的现状

1.1重视成绩忽视素质教育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班主任认为自身工作就是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班级管理过程中以“成绩”为最高指示,也就是只要学习好便可以享受很多优待,如先进干部、优秀团员等选举时,往往将成绩定为唯一的指标,直接影响学生积极性,也不利于提升综合素质。

1.2不关心学生生活状态

部分高中班主任将工作范围限制在校园内,学生出了校园便和自己没有关系,采取漠视态度,造成师生关系停留在表面,当生活中学生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也不会想着向班主任寻求帮助。但是学生家庭状况、心理动向等都会影响学习成绩,也会对班主任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1.3师生之间交流的贫乏

很多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喜欢采用指令或命令的形式进行,造成师生关系始终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也不能在班级本部塑造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部分教师为了方便自己管理,直接决定班干部选拔与任用,影响到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参与度,无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高中班主任管理中人本理念的应用

2.1塑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以人为本教学的本质就是弘扬学生个性,帮助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发展。高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识,以往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更新管理理念,利用人性化、人本化管理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教师可以利用教室黑板报和宣传栏等为学生宣传班级管理准则,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学习研究等活动,并评比出先进学习小组、先进个人等,营造一个互帮互助、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同时,在进行学生管理时,要以表扬为主,经常利用鼓励性语言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进步。其次,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叛逆期,他们对教师的硬性说教十分反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和教学能力,利用自己的职业道德来影响和感化学生。如,班主任可与学生以朋友的身份相处,深入学生的生活,共同分享一些趣事、经验与经历等,倾听学生的故事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加强交往技能的教育,班主任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效仿、激励学习。此外,班主任可实施多种多样的心理辅导,以开放的班级会议等方式走进学生的内心状态,培养与提升其合作能力。

2.2人本管理机制的应用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虽然班主任起领导作用,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何况班主任还要负责其他教学事物,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班级事物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才能保证班级管理过程的稳定性。而且素质教育的本质也认为教育不仅是学习知识,培育学生,还要帮助学生塑造出自己的个性。

利用人本管理机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中,不仅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重视,也给学生提供表现与锻炼的平台,还满足了学生被需要、被尊重和关爱的心理,激发学生表现欲和上进心,对学生个性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所以,高中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一定要遵循人本化管理理念,改变以往班主任任命制,直接将班干部的选举权交给学生,实行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的方式,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而且,实行班干部轮任制,定期对班长、组长、学习委员和课代表进行轮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锻炼自己的机会,以此提高学生竞争与责任意识。另外,在班级事物管理、活动举办上也要体现出民主决策制,再方案确定前要广泛征集学生意见,或直接让学生自己设计,从而在活动实施与管理过程中展现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只在旁给他们以建议和引导。

2.3应用心理换位及情感投入

班主任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学习相关文件及理论,真正认识到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之重要性,进而注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管理工作,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逐渐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促使自身良好成长与发展。

班主任应当注意营造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也就是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进而注意尊重学生,积极寻求机会与学生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打开心扉,阐述所思所想,此时班主任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进而有针对性的教授学生、指导学生、教育学生。通过心理换位与情感投入的方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需要高中班主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渗透方法,提高班级质量。

结语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与复杂性,引入人本管理理念,可以改善传统管理方法的不足,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与效率。高中班主任管理中要合理运用人本理念,充分发挥其优势,塑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拉近师生关系,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娜.高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新通信,2018,20(04):203.

[2]刘海燕.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思路分析[J].才智,2015(32):146.

[3]谢南晋.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17-18.

作者简介:黄媛(1981-9),女,汉族,广西玉林,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