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深度烧伤治疗的体会

/ 1

手部深度烧伤治疗的体会

陈艳凤

手部深度烧伤治疗的体会

陈艳凤(七台河市精煤集团医疗中心总医院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21-0034-02

手是人体的劳动器官,又位于暴露部位,容易致伤。在矿山烧伤中.双手背是最常见的多发的烧伤部位。

经过十余年的临床实践观察,手部深Ⅱ°创面有个进行性加深的变化,如何防止这个变化,对于手的功能及外形恢复至关重要。

近三年,我院经过改进术前创面局部处理方法.有效地防止了手背烧伤的愈后畸形及功能障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8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20~50岁,其中20~30岁58例、3l~40岁52例、41~50岁18例。128例病人。烧伤手224只,其中术前行暴露疗法108只.包扎疗法116只手。224只手均行手术削痂植皮。

1.2术前创面处理方法

1.2.1暴露疗法(对照组)

创面清创后完全暴露,患手抬高.创面涂碘伏,4~6小时一次。

1.2.2包扎疗法(治疗组)

我院采用清创后碘伏纱布3~5层做内敷料,外加无菌干纱布40~50层包扎。根据渗出情况每目或问日换药。对中重度烧伤病人当然要同时积极纠正休克,维持良好的周围循环是必不可少的。

2结果

暴露疗法108只手,其中78只手功能恢复良好,均为伤后三天内早期手术者;30只手留有不同程度畸形,屈曲强直.鹅颈指

等等.有的甚至相当于Ⅲ°烧伤后典型畸形手.功能受限。包扎疗法116只手,伤后2~6天内手术植皮,均收到了良好效果,愈后不但外观好,而且功能均无受限。

3讨论

术前创面处理,按过去观点是暴露疗法保痂,防止感染溶痂,影响皮片成活.然而恰恰又因此创面加深.未烧伤组织如腱膜、伸指肌腱、关节囊、骨膜等.因干燥.血供不良而坏死[1]。

大家知道.手背部解剖特点是:皮肤薄、皮下组织少.只有一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将皮肤和下面的伸肌腱、关节囊及关节韧带隔开。烧伤后很易波及深部肌腱、关节、骨骼。

对于浅Ⅱ°烧伤愈后是不留瘢痕的,不影响功能。伤后局部变化以炎症反应及细胞增殖为主。而深Ⅱ°Ⅲ°过程则为炎症性反应,坏死组织脱落,细胞增殖,伴随着坏死组织的去留及其方式、时间的不同,创面发生着有形和无形的变化,对伤者的预后存在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包扎疗法是烧伤局部处理诸多方法中的一种,其优点之一是:减少创面水分蒸发速率.创面在微潮的:状态下可保持或恢复处于间生态组织的活力[2]。

对于深Ⅱ°烧伤.要用此方法.及时换药,清除分泌物.不但不会引起创面感染,还会有效防止创面加深。根据病人烧伤面积大小及全身状况.选择手术时机,尽早清除坏死组织,将使双手外观及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黎鳌.烧伤治疗学.第二版.1997

[2]盛志勇,郭晓荣.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第一版.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