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调查所引发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3

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调查所引发的思考

王丰娥王蕾吕翠红孙琰

王丰娥王蕾吕翠红孙琰王增花

(淄博市第八人民医院山东淄博255026)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9-0124-02

【摘要】目的帮助高血压患者建立正确的用药习惯和方式。方法通过对100名高血压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交谈,充分了解并掌握当前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其药物治疗情况,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高血压患者建立正确的用药行为。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血压患者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对高血压病的病因预防及危害程度认识不足,而且有部分患者存在侥幸心理;2、药物治疗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3、停药方法不当、治疗效果令人担忧,多数人的血压控制不理想,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而多次就医;4、多数人不了解所服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结论帮助高血压患者充分认识高血压病的危害、建立正确的用药习惯和方式,是当前临床工作中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高血压用药方式调查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多种器官损害和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日渐升高的趋势,据有关统计报道,2006年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人[1],而老年人群中的高血压发病率更是高达40—50%,甚至部分城市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60%,即每2名老年人中就有1例高血压患者,数量居世界各国首位。因此,如何帮助高血压患者充分认识高血压病的危害、及时选择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把血压控制并维持在安全范围内,尽可能减少高血压所造成的机体损害,就成为摆在各级医护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充分了解高血压患者的上述情况,2010年1月1日至2月10日,我们对入住我科的10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病例入选标准:按照随机原则,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月10日在我科行住院治疗的100名1级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分类标准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规定的5级分类标准。

1.1.2性别:100例病人中,男68人,女32人。

1.1.3年龄:41-50岁:17人;51-60岁:36人;>60岁:47人。

1.1.4高血压病史:≤5年:23人;6-10年:43人;>10年:34人。

1.1.5高血压分类:1级:18人;2级:45人;3级:37人。

1.1.6危险分层:低危组:22人;中危组:48人;高危组:24人;极高危组:6人。

1.2方法

1.2.1对入选的100例患者,在其入院后24小时内发放科室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以下3部分:一是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和高血压病史(年);二是指导语;三是正文,包括以下8个问题,(1)住院前您知道您的血压是多少吗?(2)您知道高血压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和影响吗?(3)住院前您是否服用了降压药物?药物的具体名称是:(4)您服用上述降压药物多长时间了?(5)请您描述一下您所服用降压药的具体方法。(6)以上服药方法是专业医护人员告诉您的,还是其他什么途径获得的?(7)您知道所服用降压药物的注意事项吗?(8)如果您的血压经过服药后降至正常,您认为是应该立即停药,还是咨询并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

1.2.2在回收问卷时,对于患者描述不清的条目,由专业医护人员负责同患者进行进一步交谈,以明确患者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1.2.3问卷回收情况:发放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100%。

1.2.4患者入院1周后,结合病人的血压、临床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对其进行危险组分层,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疗和指导措施。

1.3数据处理:采用传统的百分率方法进行汇总统计。

2结果

2.1100名调查者中,有42人回答入院前知道自己的血压是多少,占42%。有58名患者入院前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是多少,大多数因为头晕、活动耐力下降甚至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而来院就医。

2.2有34人回答知道高血压病对人体的危害,其描述可归结为以下3个方面:头晕、中风、心脏损害等,与中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0.6%基本吻合[2];有12人回答“高血压很危险,但具体情况说不出来”;还有8人回答“血压高点没关系,只要能适应就行”;其余46人回答“不清楚”。

2.3有52人回答已开始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占52%,且有48人能正确说出自己所服降压药物的名称。

2.452名已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调查者中,其服药具体时间为:≤0.5年:10人;0.5-2年:17人;2-3年:11人;3-5年:9人;≥6年:5人。平均时间为2.58±0.02年。

2.552名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调查者中,有21人能准确说出具体的服药方法;有12人回答不知道,是家人帮助安排的;有11人认为“血压高时就服用,不高时就不服用”;有8人回答“想着时就服用,想不起时就不服。”

2.652名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调查者中,得到专业医护人员指导的仅有15人,从家人或朋友那里得知的有28人,去药店买药时得到的有9人。

2.752名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调查者中,有50人回答不知道所服用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2.8有72人回答如果血压降至正常,就应该立即停用所服药物。

3讨论

3.1加大对高血压病因及其对人体危害性的宣传力度、提高人群的自我防范意识,刻不容缓。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不足,因而防范意识不强,这是导致该病发病率上升和人体多脏器损害的关键,临床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并加大这一工作的力度,并且可以作为健康教育的切入点。目前,高血压公认的发病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遗传因素不仅体现在血压升高发生率方面,而且在血压高度、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其他有关因素,如肥胖等方面,也有遗传性。因此,对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史的人群,要嘱其早期、定期的检测血压,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目前公认的后天环境因素主要有超重、高盐饮食以及中度以上的饮酒,要针对以上因素,指导病人有针对性的加以改正或戒除。病因教育的目的是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另外,通过临床实例警示和通俗易懂的分析讲解,让病人充分认识高血压病对人体的危害,从根本上调动个体自我防范的积极性,也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的有效方法。

3.2对于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医护人员要根据其血压变化情况和机体实际状况,帮助其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帮助患者尽快将血压控制并稳定在安全范围的关键。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仍遵循两大原则,即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基本法则,但却容易被患者忽视或排斥,因此,医护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要通过丰富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尽快让高血压患者接受并掌握这一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作为高血压病最直观的治疗方法,一直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同一种降压药在不同的人身上所起的作用和表现出的不良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化倾向,因此,为每一名高血压患者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是一项系统而又缜密的工程。本次调查中仅有15名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接受过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其他患者多数是借鉴他人的经验而服用,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临床工作中,因为服药降压药效果不佳而就医的患者随处可见。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并积极学习、借鉴他人经验,为高血压患者制定“真正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如“降压药与他汀类药物的联合应用”[3],不但使血压进一步下降,还可显著降低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率;穆春苓等人提出的“不同服药方法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有效性和平稳性的影响”[4]等,都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3指导并协助病人将血压控制并稳定在安全范围、防止血压大起大落,是防止病情恶化的根本措施。有研究认为,昼夜血压的高振幅波动(cHAT)是一危及人体健康的重要症候,它比血压持续在较高水平更容易导致脑卒中和其他缺血性疾病,并且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危害程度要远远大于遗传、吸烟、饮酒、高血脂等其他因素[5]。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大量实例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因此,科学地指导患者将血压控制并稳定在理想水平,是提高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和期限的重要因素。现代治疗观点认为,良好的血压控制应该包括整个24小时内的血压,医护人员应该积极探索“保持正常的血压昼夜节以及阻遏清晨血压急剧升高的各种方法”。另外,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高达72%的患者认为只要血压降至正常,即可立即停服药物,这也是导致血压忽高忽低的一个关键因素,医护人员应该教会患者正确的减、停药方法,确保平稳降压。

3.4让病人尽可能多的了解所服用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在治疗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也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次调查中对我们触动最大的是,52名开始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居然有50人回答不知道所服降压药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临床工作中,我们也经常遇到因为顽固性咳嗽或下肢不明原因的水肿以及四肢无力(类似脑血管疾病发作)等症状或不适而来院就诊的患者,经过仔细询问,发现有1/3的患者是因为所服降压药的副作用所致。因此,医护人员应采取多种方式,把患者所服降压药的有关注意事项尽可能详细的告知,如:可将病人所服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应对措施、血压降至正常后的减、停药方法,制作成卡片,交给患者或其家属;把医生或科室的电话记在家中最醒目的地方,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或有疑问时,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科室加大对出院病人的回访力度等。

综上所述,高血压病的正确预防和治疗,是当前临床工作中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因为它直接关系着患者机体状况的转轨,决定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研究有效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6.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919-922.

[3]SeverPS,DahlofB,PoulterNR,etal.Preventionofcoroneryandstrokeeventswithatorvastatininhypertensivepatientswhohaveaverageorlower-than-averagecholesterolconcentrations,intheAnglo-ScandinavianCardiacOutcomesTrial-LipidLoweringArm(ASCOT-LLA):amulticentre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Lancet,2003.361:1149-1158.

[4]穆春苓,赵翠平,侯洁宁,等.不同服药方法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有效性及平稳性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11):1010-1013.

[5]李玉阳.昼夜血压高振幅波动成为抗衰老医学的危险指征[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