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小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新形势下中小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探讨

犹世碧

犹世碧(重庆建设医院供应室400050)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9-0357-03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方法从人员管理、规范流程、制度建立等几个方面加强管理。结果中小型医院可以实行中心供应。结论复用器材规范处理、中心工作有章可循、人员成就感增加、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

【关键词】中小型医院供应室管理模式

当前,在任何一个三甲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这成了现代化医院的标志之一,真正成了医院的“心脏”科室。但是回头看看中小型医院的“供应室”现状:设施设备简单、房屋条件落后、人员配备不合理、已远远不能满足同级医院发展的需要。卫生部去年颁布了《供应室标准》并要求各级医院强制执行后,在硬件上,中小型医院只有“望洋兴叹”,但是又不能按兵不动不执行。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甲医院,拥有床位400余张。供应室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主要负责全院复用器械和器具物品的手工清洗、灭菌以及一次性耗材的管理发放。现将运行期间管理模式与同行交流。

1方法

1.1人员管理

大多数中小型医院供应室都是手工操作,器械和器具物品“净”在手中。因此“人”是中小型医院供应室改革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加强人员管理是供应室改革的必要前提。

1.1.1加强素质教育

中小型医院供应室复杂的人员结构势必给供应室人员培训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人员培训得从供应室的人员的素质抓起。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岗位职制、转变服务观念,有效地提高供应室人员的整体素质。

1.1.2岗位培训

消毒供应中心各人员要接受与岗位相应的岗位培训,才能胜任消毒供应中心工作。(1)各类诊疗器械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知识和技能。(2)相关设备的操作,如灭菌设备、高压枪的操作、干燥箱的使用、封口机的参数和使用方法等。(3)职业防护原则和方法。(4)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知识。(5)学习《标准》内容。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是供应室人员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

1.2规范流程

流程欠规范是中小型医院供应室的普遍现象。但要对复用器材实行集中管理,规范流程是杜绝院感的关键环节。

1.2.1回收

若没有专用回收车,就采用各种型号和颜色的密闭式整理箱,回收时交换整理箱。每次用后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备用。对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材用特殊颜色的箱子单独回收处理。本着安全和相互诚信的原则,不再在诊疗场所进行污物清点。

1.2.2分类

回收的器械,在回收室、固定时间段,专人穿戴好防护衣帽和防护用具后进行分类、分科室清点和记录,尽量将污染范围局限。

1.2.3清洗

手工清洗器材和物品是十大流程的核心内容。清洗由穿戴好防护衣帽和防护用具的工作人员在污染区进行,禁止人员逆流,清洗好的物品通过传送窗传递。1)冲洗。先在流动水下或用高压水枪去除器具和物品表面的污物。2)洗涤。人工按比例用15-30°的温水配备手工清洗多酶清洁剂,将器具和物品完全浸泡在液面下一定时间后,在液面下逐件刷洗器械和器具上的污物。管腔器械用不同的高压枪头反复冲洗,直到管腔清洁为止。可拆御的部分全部拆御或拆松清洗。3)漂洗。洗涤后的器械和用物,在流动水下冲洗掉上面的残留物,必要时用刷洗用具刷洗。4)终末漂洗。在没有纯水处理系统的中小型医院供应室,终末漂洗很重要。用容器盛装蒸馏水对器具进行最后冲洗,减少硬水离子的残留。

1.2.4消毒

以前大多数手工清洗器械时都没有这一程序。目前最简单的方法是用75%酒精浸泡消毒。为了保证酒精浓度和清洁度,要一用一换。如果没有每天更换酒精,每次消毒前要测酒精的温度和浓度再进行对照,保证酒精有效的消毒浓度。

1.2.5干燥

对消毒后的器械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干燥,无干燥设备时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进行干燥处理。设备干燥时分类进行,金属类器材最高为90℃保持一定的时间直到干燥为止,塑胶和玻璃类最高为75℃保持一定的时间直到干燥为止。干燥设备每次使用后都要清洁处理,保证干燥设备的清洁。

1.2.6器械检查与保养

干燥后的器械在打包前要检查保养,若没有带光源的器械检查台,就用目测和放大镜检查器械。对功能完好的金属器械用水溶性润滑油进行保养后再进行包装灭菌。

1.2.7包装

(1)装配。由专人按器械装配图和每个器械包明细进行装配,装配时有轴节类器械不完全锁扣;管腔类盘绕放置;精细器械和锐器都要进行保护;装配员负责首次核对器械的种类、规格、数量和组装被拆卸的器械并在高危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

(2)包装。包装由另一人核对执行。①再次核对器械的种类、规格、数量、被拆卸的器械是否恢复到功能状态、化学指示卡的放置。②按装配图装配器械。③把握待灭菌包的重量和体积不能超标。⑶根据不同器械选择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④封包和注明标识。

1.2.8灭菌

灭菌是保证复用器材安全的重要环节,由持有上岗证的专业人员操作。操作员每天检查运行前灭菌设备的安全性能,每天开锅前清洁后第一锅做B-D监测。包装好的器械通过传递窗传到灭菌间,由操作员清点记录后按要求装载灭菌。灭菌过程中操作员要加强巡视,并记录好各项灭菌参数,保留备查3年以上。

1.2.9储存

灭菌好的物品通过操作员检查合格后通过传递窗传到无菌间内的储物柜内分类、分科储存。无菌间用空调机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每天对无菌间进行清洁,定期空气消毒,每月做空气培养和物表监测,保证环境的安全。

1.2.10无菌物品发放

为避免交叉感染和人员频繁进出,每天集中时间专人发放无菌物品,用无水洗手液擦手来保证手的清洁。发放无菌物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一次性物品先出单,将拆包装后的一次性物品通过无菌物品窗口发放。一次性物品的进出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并保持可追溯性。

1.3建章立制

制度是中心供应室规范行为的根本准则,也是工作人员的保护伞。随着供应室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变,各种工作制度也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在各种制度的保证和指导下,“消毒供应中心”才能高效率的工作。按新《标准》要求和各岗位不同,中小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需要建立和完善很多相关制度,才能保证工作的有序性。如外来器械管理制度、质量追溯制度、临床科室联系制度、特殊病原体感染诊疗器具处理制度、器械消毒制度、器械清洗质量和功能检测制度等。对新建或修订的制度要在科内业务学习上反复学习考核,直到各岗位都熟练掌握为止。

2效果

2.1全院复用器材规范管理通过供应室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思想观念的转变。按新的标准实行“集中管理”后,全院复用器材规范、统一、安全,取消了储槽做为灭菌容器的不规范现象,保证了复用器械和器具的清洗灭菌质量,保护了病人就医应享有的权益。

2.2质量保证在开始实行“集中管理”初期,各科室的包有肉眼可见待用物品的不清洁现象。自实行集中管理后,一个月内将所有用过和没用过的手术器械都进行了彻底清洗,保证了全院复用器械和器具的质量。

2.3工作有章可循虽然工作模式和工作量都有所改变,自建立和完善了各种标准操作规程后,中心人员有条不紊、工作中有章可循。如各种器械包的包装图、明细表、复用器械处理标准流程等,让工作人员在各种标准和制度指导下轻松的完成了过渡。

2.4工作人员成就感增加以前供应室工作老是不被重视,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对临床科室的器材准备怀有高度的恐惧和排斥心理。自实行集中管理以来,通过培训和各种制度建立,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全科人员充分发挥积极性,在短时间内以超乎想象的效果完成了全院复用器材的集中处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大大增强。特别是临床科室还会向中心工作人员咨询有关清洗灭菌方面的专业知识,让工作人员成就感明显增加,临床科室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2.5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各科复用器材后,临床护士将更多时间交给了病人。特别是卫生部在今年出台了《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内容后,临床护士将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以前由工人和家属来完成的基础护理内容,病人的满意度增加,病床周转率加快,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明显提高。

3讨论

3.1职业损伤中小型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各医院一下子不可能增加清洗设备和改造硬件,意味着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一段时间内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清洗全院器械、器具和物品。长此以往,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会难免受到一些有形和无形的职业损伤。只有在分管领导和各职能科室的支持下,加大职业防护方面的投入,最大限度减轻职业暴露,保证工作人员职业安全。

3.2清洗质量监测中小型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手工清洗器械和器具物品,在质量保证上存在主客观因素,毕竟不是机械化操作,会受主观因素影响。手工清洗质量监测也仅仅是靠人用肉眼来辨别的,难以持续达到标准中的清洗灭菌质量监测标准。要保证清洗质量一是医院尽快配备清洗机,通过对清洗机各项参数的监测来保证清洗质量;二是提高手工清洗人员的慎独精神,清洗过程中保证清洗质量。

3.3成本核算中小型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管理”后,供应中心的成本大大增加,如果增加的成本摊在各科室,各科室会觉得消毒灭菌支出太大,会有意的减少在供应室的支出,该送供应中心处理的就不送了,又“分散”了;如果摊在供应中心,供应中心本身不产生效益,医院负担加重,供应中心就又没有绩效工资,那么对中心的人来说就没有积极性。在这一问题上,除了医院在院感方面加强投入外,还要给供应中心专门的成本金额才能保证全院的安全和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院感安全也是医院最大的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