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不同时期的营养生理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妊娠不同时期的营养生理特点

孟莉莉1刘春香2

孟莉莉1刘春香2(1.包头市中心医院科研处014040;2.内蒙医院014000)

【摘要】妊娠是复杂的生理过程,自妊娠期开始直到足月分娩期,均需要加强营养的特殊生理过程。因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均来自母体,孕妇本身也需为分娩和分泌乳汁贮备营养素。通常营养状况良好的孕妇,通过孕期体内系列生理和代谢的调整,能够提供胎儿生长和乳汁分泌所需要的营养;而对于营养不良妇女,则可能出现母亲和胎儿营养缺乏及某些并发症。因此,妊娠不同时期的营养状况,对于妊娠过程、胎儿及婴儿生长发育,均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妊娠期;营养

妊娠初期,4~8周比较敏感,会感到类似感冒一样的症状,身体发软,低烧;少数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的妊娠反应。正确的饮食可以缓解妊娠反应:为预防妊娠呕吐应加强妊娠前营养,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C要摄入充裕。补充维生素E,维生素E又被称做生育酚,对预防流产很有效。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玉米、谷类、绿叶蔬菜、菜花、西红柿、核桃等。。根据孕妇喜好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分次进食,如吃烤面包、烤馒头片等。少量多餐,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闻到烹调食物的味道。鼓励孕妇每天必须食用至少150g碳水化合物,以免发生酮症;妊娠剧吐症状重者,需静脉输入葡萄糖液。补充蛋白质、身体的免疫力,需要蛋白质来维持。在妊娠初期,每天要比妊娠前多摄入蛋白质约50克。

妊娠12周,妊娠反应会较强烈,大部分恶心呕吐的症状达到最高潮。此时需要继续补充叶酸,每天摄取的热量要比妊娠前多150千卡左右,这大约是一碗米饭的热量,所以妊娠初期并不需要吃得太多,但一定要制定均衡合理的饮食计划,特别是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如果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严重,可以口含姜片,有止吐作用。

妊娠13~16周,称做妊娠中期。在这个月,胎盘的发育基本完成,流产的风险降低了,妊娠反应逐渐消失,食欲也开始恢复了。开始进入怀孕的黄金时期。胎儿的身体发育加快,尤其是牙齿和骨骼发育,此时需要大量的钙,一定要增加钙的摄入量,以增加体内钙的储备,满足胎儿骨骼和牙齿的需要。钙丰富的饮食包括牛奶、大豆制品、坚果鱼类、鸡蛋、杏仁、芝麻、瘦肉等。每天喝500~600毫升牛奶是最好的补钙方法。随着胎儿的快速成长,在妊娠中期,还要增加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量。这些食物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多吃。而碳酸饮料、钠盐、脂肪酸、菠菜、竹笋等则应少吃。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主食中大米和白面中所含的植酸,与消化道中的钙结合,产生不能为人体所吸收的植酸钙镁盐,大大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可适当减少食用。

妊娠17~20周,胎儿会通过胎盘从母体的血液中连续吸收铁,并生成自己的血液;妊娠会使母体血液总量增加,红血球的数量也要相应地增加。增加铁的摄入量是这个时期重要的营养成分,如果铁的摄入不足,就会发生妊娠期贫血,会导致易疲劳、眩晕、心跳过速、头痛、无力等症状。要注意铁质的摄入,在饮食中要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木耳、瘦肉、蛋黄、绿叶蔬菜、有色水果等。含铁的食物与维生素C一起食用,效果会更好,因为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补充叶酸、富含叶酸的新鲜蔬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肝、瘦肉等,并改善烹调方法;含维生素B12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富含铁与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食物。

妊娠21~24周,胎儿生长加快,对周围脏器会有压迫,又由于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盆腔及下肢血管内的血液淤积,血流不畅,压力增加,这种情况再加上孕期激素的变化,很可能会造成下肢浮肿,也可能造成静脉曲张,甚至妊娠高血压,导致妊娠高血压的原因有营养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缺乏蛋白质、铁、钙、维生素B1者易发病;气温剧烈变化诱因;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合理饮食应注意是可以缓解症状:限制脂肪总摄入量,脂肪供能不超过总能量30%;补充足量优质蛋白质,使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15%以上;能量摄入量不宜过多;增加钙、锌摄入量;多摄入蔬菜水果;限制每天食盐用量,每天烹调用盐2~5g,酱油不超过10ml。为缓解浮肿除了进行适当的运动、按摩及经常把腿抬高外,西瓜、红豆、洋葱、薄荷、大蒜、茄子、芹菜等有较好的利尿消肿作用。

妊娠25~28周,妊娠中期由于激素的影响,平滑肌变得松弛,肠蠕动变得不规则。另外,子宫增大压迫内脏,也影响了肠的正常运动。这些都会导致妊娠中期和后期发生便秘。为了预防便秘,除了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进行适量运动外,饮食调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饮食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多吃纤维素含量丰富的糙米或蔬菜等食物。每顿饭至少有2种以上的蔬菜,多饮用果汁或水,少吃含糖的食品,需要注意的是,纤维素摄入过多有可能会降低钙和铁的吸收率,因而要适度。

妊娠29~32周,子宫迅速增大,宫高达到25~28厘米,腹部隆起极为明显。随着腹部隆起,肚脐突出,动作会越来越迟钝,孕妇特别容易感到疲劳。妊娠期的一些不适,如腰背痛、便秘、浮肿、静脉曲张等,在本期可能还会加重。有些可能经常会发生腿部痉挛。增大的子宫向上挤压肺部,造成明显的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子宫也会压迫胃和心脏,会觉得胃痛和心口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孕妇的睡眠,经常会难以入睡,即使睡着,睡眠质量也不高。可采取侧卧位会好些。

妊娠33~36周,腹部更加膨隆,子宫底的高度为30~32厘米由于子宫的增大、上升,对胃、肺及心脏的压迫更为严重,胃痛、消化不良、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会加剧,还可能会有心慌、气喘的感觉,活动后可能加重。由于子宫压迫膀胱,排尿的次数会明显增加,腿脚的浮肿会更为严重,手和脸也可能浮肿了;腿部痉挛的情况增多;腰背部疼痛加剧;阴道分泌物变得更加浓稠,其中含有更多的黏液;牙龈经常出血。还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眩晕等症状。身体也变得越来越笨重,动作迟缓,容易感到疲劳。子宫敏感性的增妊娠到这个月就要考虑适当休息了。发现出血,或出现周期性腹痛、剧烈腹痛、羊水破裂(阴道有大量液体流出)等情况,应该尽快去医院。本月要进行两次孕期检查。为了给分娩出血做准备,要进行血红蛋白检查,还要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这是为了对细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进行诊断。

妊娠期的最后1个月,会感到身体更加沉重,动作也越发笨拙费力。子宫底的高度为32~34厘米,胎动的次数及强度感觉不如以前明显。胎位的降低,胸部下方和上腹部变得轻松起来,对胃的压迫变小了,胃口也好了起来。子宫颈变得像海绵样柔软,并缩短、轻度扩张。阴道黏膜肥厚、充血、阴道壁高度变软伸展性增强,分泌物增加。子宫的收缩也变得频繁。骨盆关节、韧带已为分娩做好了准备,原来固定的骨盆关节,如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变得松动,并有轻度的延展性,骶尾关节也有少许活动度。这时,耻骨处可能会比较疼痛。乳房的腺体明显扩张,大量新生的乳管和腺泡形成,以供胎儿晡乳之需。在此阶段经常会发生阵痛,但这种阵痛没有规律,且不会逐渐加强,这与临产前的阵痛是不同的。

这个月,会有很好的胃口,但是这时不能吃得过多,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以避免胎儿长得过大和孕妇体重过分增加带来的不良影响,体重每周增加300克是比较合适的。在临近预产期的前几天,可以适当吃一些能量比较高的食物,为分娩储备更多的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