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高松

高松

惠民县恒正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1700

摘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现代城市化的建设速度与质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把握好浇筑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如注意混凝土的含气量、混凝土浇筑原材料的采购和检验、避免天气因素造成混凝土的变质等,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正确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并促使所应用技术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对提升相应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以及后期使用效果意义重大。应在遵循所设计施工流程的基础上,择选出最为适宜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并对其进行有效落实,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

1全面分层技术

在建筑结构内用全面分层技术进行混凝土浇筑,当第一层全部浇筑结束后,等到初凝之前再进行第二层浇筑,逐层进行,直至全部完成。利用此技术要保证结构的平面切不可过大,施工的时候要从短边依次向长边方向进行。

2分段分层技术

采用全面分层技术进行浇筑,浇筑的强度非常大,如果现场的施工机械无法真正满足施工要求,就可以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浇筑时,要从底层开始,进行到一定距离之后再浇筑第二层如此往复,直至浇筑完毕。此项技术仅仅适用在厚度较小但面积较大的结构。

3余面分层技术

余面分层技术主要适用在结构长度大于厚度本身三倍的情况下,主要的做法在于:将混凝土一次性的浇筑至顶,这样混凝土能够形成一个自然斜面坡度大致为1∶3,在进行振捣时要保证从浇筑层的最底端开始,逐渐层层上移,以此来保证施工的质量。如果混凝土的提及较大且结构的截面较宽时,极易发生结构性裂缝,只有同时将降温差控制好,才能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在对大体积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尽量增大抗拉的强度,选择低热的硅酸盐,并在其中加入粉煤灰、缓凝剂等,尽量要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以及混凝土本身的用水量。

4振捣技术

振捣技术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关键环节,对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施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流程时,成熟的振捣技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浇筑高度最好在2m以内,最多不能大于3m,否则会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此时应立即对其展开溜管等补救措施。第二,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分段分层技术,坚持匀速连续浇筑原则,具体浇筑高度应以实际施工现场情况为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混凝土浇筑高度通常以振捣器为参考依据,但是原则上应小于50cm。第三,振捣技术的应用原则为快插慢拔,意思是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应将振捣器快速插入、均匀振捣、缓慢拔出,在混凝土中移动时应进行顺序移动,小心慢移,具体距离也参照振捣器的1.5倍半径。第四,使用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对振捣深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以5cm为宜。以上四点是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环节时的技术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只要根据规章制度和技术要求认真作业,就可以使混凝土的振捣工艺达到施工标准,为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保证。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1梁板浇筑技术

在将该技术具体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时,需要依照相应建筑的梁板,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实施合理选择,其中,倘若需要对肋形楼板实施浇筑操作,可以采取的浇筑方法为赶浆法,具体而言,依据阶梯式分布,对梁板实施分层浇筑操作,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到达所规定的浇筑位置以后,再实施具体的梁板浇筑施工。同时,在浇筑楼板的过程中,应使得梁板的厚底适当小于虚铺厚度,并应确保振捣的方向和浇筑的方向相同,在实施振捣操作的过程中,应依照具体的施工情况,实时移动标志,有助于对混凝土的板厚实施有效控制。在实施完振捣施工以后,可以应用刮尺等方式,进行找平操作,确保浇筑后混凝土的表面具有较高的光滑性。最后,在对墙、柱连接位置处的梁板或者梁体实施浇筑施工时,需要注意的是,实施相应浇筑操作的具体时间应为实施完柱体或者墙体混凝土浇筑施工后的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左右,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混凝土浇筑效果。

2剪力墙浇筑技术

在利用该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较常应用的方式为长条性流水线方式,即,第一,于相应位置处缓慢、均匀的浇筑出一层厚度大致为5cm的混凝土模板,并以该模板为基础,对剪力墙实施各环节的浇筑施工,同时,基于依照此流程实施剪力墙浇筑施工,会产生一定的施工缝隙,所以,也应注重对缝隙的位置进行有效了解和掌握,判断其具体应在门洞上还是帘洞上。第二,在对剪力墙实施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即不应随意中断施工。第三,在剪力墙接口处实施振捣操作时,应重视控制力度,确保其可以满足相应的振捣要求,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促使其可以与接口加以合理结合。第四,应确保孔洞的位置和洞口周边混凝土的高度一致,并促使对墙体以及内外墙墙柱实施的混凝土浇筑操作均可以于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完。

实施振捣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振捣棒和洞口间的距离控制在30cm以上,对洞口两边位置实施的振捣操作应一同进行,有助于降低基于振捣力度影响而造成的洞口变形问题产生。同时,为了有效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降低浇筑流程可对剪力墙结构产生的影响,应于实施具体的剪力墙浇筑施工时,确保钢筋固定操作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并应对各环节浇筑施工中产生的各种情况以及问题等加以实时关注,有助于及时的针对相应的情况以及问题,采取多种有效的解决措施,促使后期各环节施工顺利进行。

3位置浇筑

合理设置钢筋,对促进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在实施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理应对钢筋的安装位置等予以充分的关注以及有效的控制,有助于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性。其中,倘若钢筋的位置存在偏移的情况,则应立即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对其进行处理,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以及牢固性。

4混凝土浇筑捣实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对捣实施工高度重视,确保其质量,有助于提升相关各环节施工的整体质量。具体而言,施工人员需要基于具体的施工情况,合理择选振捣器,其中,针对面积、深度较大的混凝土浇筑构件,应择选表面振捣器。在进行振捣操作时,基于机械振捣方式以及人工振捣方式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应依照具体的施工情况对其加以科学选择和应用。倘若选择应用人工振捣,则应重视将重力作用实效性发挥出来,且应实施高质量的水泥浆分布以及填充操作,有助于后期各环节施工更顺利的开展和进行。

5混凝土养护

在浇筑完成后需要尽快使用塑料布对其表面进行遮盖,避免因为热胀冷缩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在养护过程中需要定期洒水,通常情况下在春季和秋季时宜在早晨或者傍晚对其进行洒水,在夏季时则需要酌情增加洒水的次数,以免混凝土表面出现干裂等问题。在养护环节,需要对混凝土结构开展不定期的检查工作,便于及时发现混凝土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裂缝等对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影响。如果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避免问题扩大影响建筑整体结构质量。

结束语

为避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更好达到现阶段建筑行业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提出的要求,需要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运用时,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需求,合理选择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方式进行施工,以使得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质量能够得

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钰。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8(09)

[2]杨裕生。分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30)

作者简介:

高松(1985.2),惠民县恒正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山东滨州,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