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红细胞形态对血尿来源诊断的研究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尿红细胞形态对血尿来源诊断的研究应用

陈婷婷尹青

陈婷婷尹青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

血尿的出现是一个危险信号,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血尿来源的确定对于疾病的明确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是鉴别血尿来源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病例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血尿患者204例,纳入标准:肉眼血尿及尿常规检查红细胞>3/HPF者并做尿红细胞管型图文分析检查的住院患者。其中男82例,女122例:年龄2-80岁,平均年龄41岁。

1.1.2仪器离心机CH80-2、牛鲍氏计数板、普通光学显微镜奥林巴斯CHK2-FGS、伟力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WLJY9000-北京伟力图像公司

1.2方法

1.2.1尿液标本的留取与检测留取新鲜中段尿于尿杯中,后倒入尿管中至10ml刻度处,放入离心机中1500r/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注意不要让吸管吸取底层的沉渣),剩留1ml之后混匀,用10-20微升的玻璃棒吸取染色尿液约10微升灌充牛鲍氏计数板,用奥林巴斯光学显微镜(10×40)计数中间大方格内尿红细胞总数及各种不同形态尿红细胞的数量,并同时对管型、白细胞、其他细胞等进行计数,最后用伟利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打出图文分析报告。

1.2.2诊断标准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即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尿RBC>8000个/ml,大部分(>70%)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红细胞。红细胞外型及大小多见正常,形态较一致,偶见变形红细胞,但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

(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即为肾小球性血尿,尿RBC>8000个/ml,大部分(>70%)为2种以上变形红细胞。尿中红细胞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尿中可见2种形态以上的多型性变化的红细胞。

(3)混合性血尿:指血尿中即有均一性和非均一性红细胞。可分为以均一性红细胞为主的混合性血尿(均一性红细胞>50%)和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的性血尿(非均一性红细胞>50%)。

1.2.3.病历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Excell软件建立资料数据库。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列联表分析。

2结果

2.1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尿中红细胞形态

尿液中异形红细胞常见的形态有:(1)大红细胞:直径>8um。(2)小红细胞:直径<8um。(3)棘形红细胞:胞质常向一侧或多侧伸出、突起,如生芽状。(4)环形红细胞(面包圈样红细胞):因细胞内血红蛋白丢失或胞浆凝聚,形似面包圈样空心环状。(5).新月形红细胞:如半月形。(6)颗粒形红细胞:胞质内有颗粒状的间断沉积,血红蛋白丢失。(7)皱缩红细胞:高渗尿中多见。(8)影细胞:低渗尿中多见。(9)红细胞碎片。(10)扭曲状:红细胞呈扭曲折叠。

2.2临床病历数据统计

我们在观察红细胞形态的同时,在尿中还发现:无论是肾小球性疾病引起的血尿还是非肾小球性疾病引起的血尿,很多都有各种类型的管型及异常细胞,这对于我们诊断血尿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讨论

血尿是泌尿系统的常见临床表现,血尿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泌尿系炎症、结石、外伤、肿瘤等均可以引起血尿。区分血尿是肾小球性还是非肾小球性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原因很多,诊断较为复杂,既要做到不误诊,又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检查。

晨尿是较浓缩和酸化的标本,有形成分相对浓缩且保存较好,但由于第一次晨尿在膀胱内停留时间长,尿PH、渗透压、代谢产物等因素影响尿中有形成分,有形成分易发生变化[1]。Georgopoulos等研究证实:当渗透压<700mOsm/kg,Ph>7.0,红细胞形态由均一性向非均一性变化。在体外模拟试验中,红细胞在尿中停留时间越长,对红细胞的数量与形态大小影响越大,当红细胞在尿中停留1-2小时时,影响的变化最大。一次与二次晨尿标本红细胞的大小形态有明显差异[2]。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对搁置时间的长短,红细胞的形态发生不同的变化,时间越久,变化的越大,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血尿标本的搁置时间,因此最好嘱咐患者留取血尿标本时要及时送到血尿检查实验室,以最短的搁置时间内完成检验,最大程度的保证血尿标本因搁置时间过长引起的细胞溶解。

总之,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诊断血尿来源的试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尿红细胞形态改变机制的多样性,异形红细胞鉴别血尿性质的临床应用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该实验的检测中尿液标本从留取、转运、交接到处理及检测过程中,容易引起搁置时间过长而引起红细胞形态的改变,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留取新鲜的尿液,从而快速准确的检验出结果,为临床的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登福,胡晓芬,吴大花,临床护理中晨尿第一次与第二次标本收集检测对比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42

2.赖利华,杨国林,陈宏础.清晨第一次尿与第二次尿沉渣结果对比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24(6):74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