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李明法宪恩

李明法宪恩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河南郑州410014)

【摘要】总结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在心血管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经验。PBL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把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临床实践热情的适合心血管外科教学的方法,在临床教学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386-02

【Abstract】SummarizetheexperienceofPBL(Problem-basedLearning)teachingmethodapplicationincardiovascularsurgery.PBLteachingmethodisakindofmethodcombinedtheorywithclinical,atthesametimeitcanimprovethestudents'interestandstimulatestudents'enthusiasmintheoreticalstudyofcardiovascularsurgery.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早在20世纪初,美国医学界就发现,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丰富,在学习过程中医学生容易出现死记硬背理论知识,从而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人类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如何训练和加强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首要问题。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式学习,是以临床实践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围绕某一临床病例的诊治等专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心血管外科专业性、实践性强,内容多,但是其教学时间短,导致学生对心血管外科的学习不够重视。因此,在心血管外科教学中需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心血管外科基础知识和临床思维及临床技术。

1PBL教学法的特点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主线,贯穿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扩展横向知识,让学生通过临床问题获得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其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应用系统学习的方法处理临床中所碰到的病例。PBL教学法与我们之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科知识的获取和综合应用。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将教学主导地位交换给学生,围绕临床实际问题,以塑造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有效应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2PBL教学法的应用

PBL教学法指出,在教学中,由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一组病例,提前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并在问题的指导下,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询相关资料,找出疾病特点,得出诊断要点。同时,在实际病例中,由学生自主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得出初步诊断,最后确定治疗方案。在授课临近结束时,再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病例探讨,对所学病例进行总结和归纳。在具体PBL教学中,结合心血管外科疾病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准备。

2.1课前充分的课件准备。

《心血管外科学》是《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注重临床三基教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首先了解教材大纲内容,对其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传授给学生提出问题的必备知识。然后引入问题,结合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由于心血管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涉及到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病理生理学等各个基础课程的内容,同时由于PBL教学学时的限制,要求教师精讲授课内容,在备课时要掌握与该疾病有关的基础知识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讲解“瓣膜性心脏病”时,教师可以将心脏的解剖,瓣膜的解剖、冠状动脉的解剖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病理生理等基础知识,结合诊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传授,将此种心脏病进行系统的讲解,这样才能满足PBL教学的要求。当然,课件的准备还要注意病例的难易程度,在PBL教学中应该从易到难,使学生逐步接受所传授的内容。

2.2课中采用循序渐进的PBL教学法

我国医学教育已经习惯于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学生也习惯于经历理论学习、见习然后实习的教学模式。所以,PBL教学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合理的安排讲课时间和讨论时间。PBL教学的关键不是仅仅在于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更在于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掌握问题的方法,以“授之以渔”代替“授之以鱼”。所以,程度的把握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例如,我们在讲解“先天性心脏病”的授课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乐氏四联症”等常见病、多发并的病例,先熟悉这些疾病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改变,从而诊断、治疗,进而接触到其他复杂心脏病疾病的诊断、治疗。

2.3能力培养贯穿PBL教学的始终

心血管外科教学内容较多,但是教学课时有限。以往教学往往是按照章节按部就班的学习,内容枯燥,学生不容易系统的了解。而采用PBL教学方法可以加深理论课的掌握。通过具体病例的回顾,理论知识更加真实、直观,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趣。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课前预习,课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发散式思维能力,并通过课后回顾,使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PBL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实际上PBL教学法只是一个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必要的知识,同时也学会了正确的临床思维和推理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增强了其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及交流能力。

医学作为一门救治患者,解除病痛为宗旨的学科,最终的目标是解决患者的问题。在心血管外科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方法,根据模拟病例,由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够很好的传授心血管外科的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海,蔡郑东,徐逸萍,等.PBL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应用.西北医学教育[J].2006,11(14):64-65.

[2]王斌,糜漫天,朱俊东,等.PBL在临床医学专业营养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2):142.

[3]曾万里,黄继江,储伟.PBL教学法在胸心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卫生职业教育[J].2013,3(9):43-44.

[4]邱小柳,王晓武,黄宝怡,等.医学院学生对PBL教学态度的调查[J].教育教学论坛2013,9(48):267—268.

[5]郭林杰,吴浩,唐承薇.PBL教学方式探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J].2014,3(3),21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