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医护协作制、提高护理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实行医护协作制、提高护理质量

张春兰窦丽芳田金凤

张春兰窦丽芳田金凤(新乡市中心医院综合科河南新乡453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2-0294-02

【摘要】目的改进护士排班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一名医生与两名护士组成医护小组两名护士新老搭配的排班方式。结果医护患三位一体,提高了护理质量,服务满意度从原来的91-93%上升到98-100%,结论改进后的护士排班方法,护士乐于接受,病人满意率增加,同时,缓解了临床护士相对不足的问题,保证了整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医护合作小组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病人的护理已由机械执行医嘱以满足病人的身体需要,转变到了根据病人的问题采取各种方法以满足病人身体、心理、精神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这对我国护士提出了一个高水平的要求,医院中护理人员不足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整体护理深入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利用现有护理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内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首要任务。护士排班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护理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并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护理管理需对排班方法不断地进行探讨与改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护士排班上做了以下初步探索:

我科共有床位30张,护士11人,常年加床,病床使用率通常在130%,最高可达150%,排班设护士长1名,办公室护士1名,治疗护士1名,其他8名为责任护士。责任护士按年龄、职称、工作能力等给予合理搭配,分成四组,每组两名护士并与一名住院医师相结合,组成医疗护理小组,每小组平均管理病人10人左右,小组护士能力强或资历高者为护理组长。另一位为组员,组长负责带领组员完成本组所收治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所有的护理工作,医生上夜班时本组护士一大夜班一小夜班,下一周期交替,医生上白班,一人上12N-6pm,一人上行政班,除负责本组病人外,主要接受新病人,另外,上大夜班者当天上午随同医生查房,并做好本组病人的护理,医生上行政班时一人服务本组病人,一人担负起下夜班组病人的护理与治疗。

说明:责护班这天医生执白班,主要负责接受新病人,下午巡视病房,观察重病人病情。

变化:12N-6pm测量生命体征,评估病人病情;行1上午负责本组病人的治疗,下午做好健康教育,行2上午负责休息组病人的治疗,下午休息;治疗班负责查对医嘱,核对药品,配制液体,办公室班负责执行医嘱。

讨论:通过一年的实践观察,新的医护合作摸式有以下优点:

1.密切了医护,护患之间的关系,医生护士一个小组,必须团结一致方能完成医护任务。

2.促进了竞争,提高了护理质量。各医疗护理小组,由于人员相同,医生与护士相结合,给工作量统计带来了便利。管理者以事实说话,并给予经济上奖励,从而使各小组出现了良性竞争。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3.加强了责任心,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由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均有一组护士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护士的责任心加强了,病人满意了。

4.提高了年轻护士的护理水平和操作能力。护理小组中护士新老搭配,职称高低搭配,符合互补增值原理。在互补中,促进了年轻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提高,同时强化了小组护士的服务理念[4]。

5.合理收费,杜绝了乱收费。医护患三位一体增进了团结,密切了联系,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从而杜绝了乱收费,符合管理年精神。

结果:医护合作小组是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下,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护理的护理工作模式。强调“人”的整体性,真正体现护理工作以“人”为中心。结合我科实际情况谈谈改革一年来,我科的医疗护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变化,全年收治病人数845,同比上一年的720增加了17.3%,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了科室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医院上下的一致好评,并同时被其它科室采用。另外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依赖感,真正体现护理工作的价值。促使护士加强学习,促进护理科学的发展,加强对患者身心的全面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不足之处:各小组病人分散,不能集中巡视。如果病人少,小组病人能集中在相对集中的病房,不足将会弥补。

参考文献

[1]池迎春等.改进护士排班方法的实践与体会.护理管理杂志,2005,08-0050-02.

[2]徐德宝.控制在护士排班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2,17(8):6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