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误诊为胃炎1例

/ 1

多发性硬化误诊为胃炎1例

易红霞李海燕肖春林

易红霞李海燕肖春林

(钟祥市张集镇卫生院内科431935)

【】?多发性硬化误诊胃炎

【中图分类号】R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350-02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复发的脑脊髓和视神经的损害。好发于青壮年,尤以女性好发,其临床表现复杂,首发症状多种多样,但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或突出症状的多发性硬化在临床上非常少见,而且容易误诊、漏诊。2013年我院收治一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突出表现,早期误诊为胃炎。现报告如下。

1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14岁,学生,平素体健。于2013年7月10日无诱因突起轻微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头痛眩晕,无耳鸣耳闭,1周后恶心呕吐加重,不能进食物及水,来我院就诊。查体:T36.5℃P82次/分R18次/分BP110/65mmHg,无特殊阳性体征,血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初步诊断为“胃炎”,经抑酸护胃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一直未完全缓解,并感颈部疼痛。大约于8月初开始出现视物重影,以左右复视明显,伴有严重恶心呕吐,患者自觉平躺时恶心呕吐症状缓解,坐立或者站立时症状加重,呕吐明显。8月17日呕吐症状消失,8月21日开始出现颜面部扎痒感,头部痛觉过敏,后逐渐转移至胸部,9月25左右患者自觉视力下降,双上肢及胸部麻木,继而进展至四肢麻木无力,下蹲后起立困难,他人搀扶可行走,体重由原来104斤降至76斤。再次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入院体检: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双侧外展受限,双侧腹壁反射减弱,膝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双侧Babinski征(+),颈3平面以下浅感觉减退,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辅检:头颅MRI:左侧颞叶可见条状长T1长T2信号,颈椎及胸椎磁共振示:颈髓起始至C3平面脊髓异常信号影。头颅颈椎增强MRI:颅内延髓及颈髓异常信号灶。肿瘤因子2测定示:CA199(糖类抗原CA-199)39.2u/ml。病毒全套示抗HCMC-IgG阳性,抗RV-IG阳性,抗HSV-I-IG阳性,RV-IM阳性,血液及尿液分析肝肾功能正常范围。结核抗体(-),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诊断“多发性硬化”,经予激素冲击、抗炎、预防感染、营养脑神经等对症治疗35天病情缓解。患者自第一次发病到目前,每间隔2月复发一次,目前仍以强的松维持治疗中。

2讨论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复发的脑脊髓和视神经的损害。好发于青壮年,尤以女性好发,其临床表现多样,?MS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视力障碍,肢体无力等,其次为走路不稳等脑干和小脑症状,病变部位主要累及大脑、脑干、小脑、脊髓和视神经等。我国和日本是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多见,西方国家是以脊髓、脑干、小脑症状多见。本例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无消化道器质性病变,且渐进性出现视神经及锥体束受损等症状,充分说明消化道症状是MS的症状之一,其原因可能与病变累及中枢与周围植物神经有关,呕吐是由延髓两个相邻的中枢控制(呕吐中枢、化学感受器触发区中枢),呕吐中枢位于延髓孤束核腹侧的网状结构中,化学感受器触发区中枢位于延髓四脑室的底部,这两个中枢受刺激后引起呕吐反应的神经冲动及呕吐运动,可表现纳差、烧心、泛酸、呕吐,并随病灶扩展,后期表现出延髓麻痹症状与体征。此外胃的交感神经来自T6-9节段,该部位的脱髓鞘、渗出、水肿、淋巴细胞浸润势必造成交感神经继发性受损或受到刺激,故亦出现消化道症状。笔者意在强调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时,不管消化道检查有没有器质性病变,如治疗效果不好时,应注意详细询问既往是否有神经科病史,认真全面体格检查,追踪观察,一旦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应想到多发性硬化的可能,尽早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患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吴江.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2)239.

[2]黄宗干.临床症状与鉴别诊断[M].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1:823.

[3]张培林.神经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