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影响心肌梗死老年病人生存质量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影响心肌梗死老年病人生存质量中的作用

杨英

杨英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112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影响心肌梗死老年病人生存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把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后者则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病人在生存质量方面的变化和差异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接受规范化护理干预后,SF-36量表8个项目的得分都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老年病人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疗效值得肯定。

【关键词】老年心肌梗死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8-0348-01

大多数患有心肌梗死的老年人会因生理或心理因素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如焦躁不安、恐惧等,十分不利于病情良性发展和治疗效果的改善,并且阻碍病人生存质量的提高[1]。本研究对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老年病人实施护理干预,观察该方法对病人生存质量的作用,现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把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男女病人分别为49例、51例,平均年龄范围是34.29±2.39岁。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将两组病人的一些基本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具有临床价值,值得研究。

1.2方法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则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①保健知识教育:对病人进行知识教育,以个人单独教育或集体教育为形式,让病人了解并获得与老年心肌梗死有关的知识,如让其懂得导致心肌梗死复发的因素以进行预防,当病人或家属问到有关问题时要耐心讲解。

②行为干预法:让病人清楚诱发心肌梗死复发的因素,告知病人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和过度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等病症对老年心肌梗死的诱发作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安排要注意合理性,饮食要注意低盐、低脂肪、适量蛋白、高维生素等易消化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热能和蛋白质的摄人,注意摄入量不可过多,以免产生不良影响。避免饮咖啡、浓茶等,以防心率加快。提醒病人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过劳。

③心理干预法:当病人突然发病或病情变得严重进而危及生命时,常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如焦燥不安、恐慌、抑郁等,当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反复发作时会进一步加深患者的恐慌程度,欠佳的心理状态会加重病情[2]。又导致病人自身对治疗效果产生忧虑。由于上述情况,医护人员要对病人进行密切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并据此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同时与病人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他们一起努力使病人的心理压力减到最小,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另外,对病人进行教育,让其了解和掌握与之相关的疾病的保健知识,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度,预知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进行应对,提高病人的自信心,从而有助于恢复心脏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④病情观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仔细观察,掌握其变化。当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时,应持续监测其生命体征,给予24h心电监护,监测其心律或心率变化,同时应注意判断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准备好治疗药物,预防发展成为恶性心律失常。急救药物及物品要同时备齐。如发现患者出现心脏停搏、心室颤动,应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在用药后应随时注意观察治疗效果,一般来说,利尿剂上午的使用效果最佳,注意精确记录病人24小时内液体的进出量,防止水、电解质发生错乱,维持其平衡;使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时要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变化情况,调节用量依病情而定,一般每隔6到8小时换一次;提醒病人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药物,让病人了解清楚用药的目的。

1.3观察指标对两组病人接受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的变化进行观察并作出[3]评价。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4.0对两组病人在SF-36量表上的得分进行分析处理,均数比较使用t检验的方法,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病人与对照组病人相比,焦躁和忧郁程度大大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而且角色、身体和社会功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

3.讨论

当病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时,会出现以下症状:血小板的活性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出现呈急性的血栓,导致心肌严重缺血和管腔阻塞现象,重者可引发坏死,具有不可逆性,进而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心肌梗死老年病人的护理干预与其心理状况有紧密的联系。因此进行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患有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属于突发性的重症疾病患者,会因病情或其他一些情况造成自身的生存质量降低,不利于身体功能的恢复。以心肌梗死老年病人的病情、病程、生活方式、生理、心理等特点为出发点,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帮病人提高生存质量,促进身体康复[4]。本研究对观察组病人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病人接受干预后,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明显提升心肌梗死老年病人的生存质量,效果非常好,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周士雄.冠状动脉综合症病患受到认知思想的干预效果.医学杂志,2008,11:23-25.

[2]杨军.国内民众健康状况普查的介绍.长春医学报,2009(30):89-93.

[3]张燕妮,徐琳梅,朱婷,等.高级护理对心肌梗死病患的临床效果.国内医学报,2012,6(1):125-127.

[4]李成北.冠心病患者后期治疗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北京冠心病护理杂志,2008,1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