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风险问题的相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出口退税风险问题的相关研究

吕彦梅

吕彦梅

中国(临沂)跨国采购中心有限公司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出口产品越来越多,出口退税问题也日益突出。出口退税是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退税制度的实施能够使本国产品与外国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出口创收,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但在外贸企业的现实经营过程中,出口退税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利益的获取。因此,本文从企业精细化管理角度出发,对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外贸企业;出口退税;风险问题

引言

我国出口退税的发展起步较晚,在近70年的发展过程中,出口退税的形式逐渐丰富,当然伴随其发展的是较为刚性的宏观调控和出口结构控制措施,发展时间短、内容复杂导致我国在出口退税的贸易调节活动中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这些不稳定因素也将导致不同的出口退税风险。出口退税在管理控制过程中可能造成国家和纳税人权益受到损害的即为出口退税风险,包括利用出口退税政策来谋求利益、利用出口退税来骗取国家税款等非法行为,这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退税活动中的不稳定性的产生,可能由于政府对于出口退税调控定位错误导致,也有可能是出口退税主体在退税环节骗取税款导致,所以在出口退税实际执行时,要在战略角度和实际操作角度进行控制和调整,防范可能发生的出口退税风险,提高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能够起到积极地推动价值。

1出口退税必要性

我国作为WTO成员国,必须要遵守WTO国际贸易规定,对成员国在民事领域给予公民待遇,同时权利与义务并行,出口国企业的货物抵达进口国后,必须要依据进口国同类商品税率进行课税,如果出口国对于出口商品不予以退税,将会导致出口货物需要同时承担两国税负,税负成本大大提升,对于出口国出口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了保障本国出口企业在出口经济中得以稳定发展,必须要解决出口企业后顾之忧,也就是解决在本国所缴纳税款产生的税负压力,消除出口货物在国外流转过程中产生的非经济因素压力。在“一带一路”大环境下,我国着手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对接,与沿线国家构建经济发展合作新模式,打造经济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国家间进出口贸易领域得到更深入的开发,出口退税政策的贯彻执行将有利于我国与战略合作国家间的税收公平发展,稳固国际合作关系和展现大国经济。出口退税是国际贸易活动中针对税收管辖权制定的,更明确地说是消费低原则造就的出口退税制度。在消费的原则中,进口国消费者在商品选择过程中是不存在价值差异的,至少在税负成本中是不存在明显差异,原因就在于出口国执行出口退税,而进口国针对进口货物依据本国战略部署进行课税,使正常国际贸易商品可以实现跨边界流动,协调了进出口国家间的税收权力,使实际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和流动,促进国际环境中经济发展公平。在另一层面来说,国家税收属于国家的自主行为,是对国内经济流转中所产生的交易或其他行为征税的权利,这项权力是不可以行使到国家范围以外的,在出口贸易中,国家如不将在本国缴纳税款进行退还,将使进口国实际承担出口国行为产生的税负,违背了国际经济发展中公平发展原则。

2出口退税风险

2.1汇率风险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了浮动汇率制度,也就是市场的变化对汇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现在世界又是一个自由的市场,市场并不稳定,如果我国出口退税管理的目标国家出现了汇率的大幅度变动,会给两国之间以外币计价的进出口退税管理带来汇率风险。造成汇率风险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所有的外贸企业,在进行实践交易中的外汇收支都需要与本币进行折算。但是出口退税管理的外汇收益进账的日期会很长,在这段时间内,预先敲定的价格虽然不会变,但是出口退税管理的目标国的对外汇率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会给出口退税管理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形成汇率风险。

2.2出口退税条件下的对外报价问题

外贸出口报价时,很多外贸企业单纯把出口退税作为利润考虑而不另外单独核算利润,使对外报价等于或低于成本,以增加产品的竞争性。长期来看,这种做法是不能维持的,因为出口退税有一定周期(正常来说出口2个月后才能获得出口退税),用出口退税作为利润会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压力,此外一旦国家下调该项产品的出口退税,就会给企业带来实际亏损,所以在出口退税条件下如何对外报价是一个问题。出口企业要想长期发展下去,在价格核算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一定的利润,以此维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是否把出口退税让利给国外客户以及让利的比例,要视外贸企业所在的行业以及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而定。

3出口退税风险防范建议

3.1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要想确保出口退税管理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有效地对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就必须将风险管理列入企业首要管理的对象中去。出口退税管理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设置对风险进行管理和预测的部门,强化部门职责。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最大化地降低企业进行实践中所面临的风险,在工作中,切忌对风险进行独立管理和预测,因为各个风险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3.2保持出口退税稳定性

出口退税实现真正的零税率是理想状态,也就是国家不干扰国际贸易秩序,在国际贸易中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来作为导向,在当前经济环境中这种理想状态是难以满足的,国家参与出口退税可以说是必然的,要保证国内市场的公平稳定发展,就要对征税和退税额进行控制,防范少征多退给市场带来的不公平因素。通过对国内外出口退税的研究,发现浮动性较大和差异性退税造成国际贸易争端较多,但是在稳定出口退税率中却较少,所以在出口退税实际操作中,要重视对整体发展方向的掌控,细节化的调整可以市场规律代替,保持出口经济整体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实现出口退税管理目标。

3.3完善风险管理能力

我国的很多出口退税管理之所以对风险管理的认知度不够,无法认清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其中一个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具有风险管理能力的人才,所以企业必须要完善对风险管理的能力,培养更多具有风险管理能力的人才,与此同时,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员工的能力,提升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信息收集能力、建立快速处理风险后果的反应能力以及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文化。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提升,可以极大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让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有充足的实力。企业同样需要做好基础的退税工作,并尽可能避免差错的发生,具体来说,首先应该仔细核对企业出口退税过程中的相关凭证,尤其需要核对商品的编码、商品名称、规格型号及数量单位等。另外,需要对商品的编码和数量等进行全面核对与分析,做到每单都能够与相关的要求符合。最后阶段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降低坏账发生比例,并最终促进企业的资金回流,尽可能降低资金的成本。

结语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据比重在逐渐增加,中国经济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越来越活跃。出口退税作为我国税收政策在国际贸易中的杠杆,对于维护国际经济发展秩序,强化国家出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出口经济的发展状态直接关乎进出口企业可持续发展实力,对于供给侧改革而言,出口退税也可以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令辉.企业出口退税的实务操作及风险应对[J].中国商论,2016(13):107-108.

[2]季加强.精细化管理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的必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6,(24):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