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小儿疝气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研究

李敏

巴彦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1800

【摘要】目的:总结与探讨小儿疝气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50例小儿疝气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的围术期给予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的围术期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的围手术期根据患儿的心理及生理特点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疝气;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236-01

小儿疝气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小儿病气的发病机制发生病气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先天性发育缺陷,一种是后天性原因所引起。小儿一旦发生疝气,会对日后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所以一般会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不需要修补就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1]。本文探究小儿疝气的有效护理对策,在我院儿科收治的部分患儿围术期给予了优质护理,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自我院儿科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的50例小儿疝气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1~10岁,平均5.6岁;16例为单侧,9例为双侧。参照组中男17例,女性8例;年龄1~12岁,平均6.3岁;17例为单侧,8例为双侧。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给予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的围术期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过程如下:术前护理:针对患儿的心理特点,采用正确的诱导和耐心的启发、教育、鼓励、表扬等方法,用良好的语言、行为、表情、态度等使患儿消除焦虑、紧张、恐惧情绪,减轻负性心理,使患儿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主动热情地与家长交谈,为其详细讲解小儿疝气的疾病知识、手术过程以及可以达到的治疗效果。对于家长的心理顾虑与疑问进行耐心讲解,增加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术前清洗腹部及会阴皮肤,因手术的第一个戳口紧靠脐缘,因此需严格清洗脐部,可用软皂液浸泡脐窝,用清水反复清洗,避免损伤,再用碘伏棉签消毒数次,以预防感染。患儿在手术之前要保持空腹状态,禁水禁食。手术时间均选自患儿清晨睡醒后,依据患儿的自身情况进行阿托品药物等肌内注射,同时要将吸氧设备、吸痰设备以及简易呼吸装备等提前准备好。术中护理在正式进入手术期,护理人员要以温和的态度与患儿沟通,将患儿的注意力从麻醉诱导上分散开来,缓解其紧张情绪。同时护理人员也要与家长沟通,协助家长共同引导患儿配合治疗,可以与家长一同陪患儿做游戏,使患儿在疾病治疗期间仍保持乐观的心态。患儿清醒后无异常,送回病房。术后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患儿在手术后基本都会伴有一定程度的疼痛,此时护理人员要为其进行适当的按摩,来缓解疼痛感,对于剧烈疼痛的患儿要采用药物镇痛治疗。尤其在患儿手术结束的24h之内,要注意观察患儿的伤口有无异常情况出现,如发生渗血渗液情况要及时给予处理。指导患儿在排尿时,尽量将体位偏向手术切口对侧的健侧,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除此之外,可在患儿的膝盖后侧放置舒适干燥的毛巾卷,以此缓解患儿腹部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切口愈合。术后每测体温、脉搏、呼吸次,直至全麻清醒后改每测次,病情稳定时间逐渐延长观察间隔时间。手术后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要多吃水果、蔬菜。多吃粗纤维食物,少吃产气多的食物。要保持大便通畅,勿引起便秘,以免复发。应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药、鸡蛋、鱼、肉等。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调查应用我院自用的调查表,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1.3统计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X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实验组患儿的术后下床时间平均为2d,平均住院时间为3d,对照组患儿的术后下床时间平均为3d,平均住院时间为5d,经比较,两组差异显著。实验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7%,参照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83%,经比较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分析

疝气在小儿中十分常见,是人体器官或者组织中的一部分和原来部分发生分离,利用人体缺损、间隙或者是薄弱部位到达人体的另外一个部位[3]。主要表现为小腹、阴囊发生疼痛并肿起,并向心窝、腰、肋、背部、脐周扩散,常伴有冷气抢心、四肢厥冷、止作无为等症状疝气患儿在发病后会出现烦躁不安,剧烈咳嗽以及哭闹等情况,临床上在治疗上多采用腹腔镜手术,不需要修补就可以进行根治,既操作简单又可以达到显著疗效。小儿疝气患者具有年龄小、情志不成熟的特点,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事件,为临床护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在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的过程中,要将患儿的心理、年龄以及其他因素都要考虑在内,切实保证手术疗效。对于患儿的手术期护理包括很多内容,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以及疾病知识普及、手术过程中对患儿的预见性护理,手术结束后的并发症护理因此需要有效的护理对策相配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在本组研究中,实验组患儿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此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优质护理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综合性护理既可以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又可以缩短疝气手术时间,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得到了患者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欧小艳.小儿疝气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J].大家健康,2016,10(5):260-261

[2]赵丽.整体护理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5:50-51

[3]刘婧等.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7(S1):38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