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探析康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探析康爽

康爽

龙江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摘要:环境会计不仅是国际会计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决定我国会计学会的重点课题之一,它需要考虑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评价,我们离不开环境绩效。通过对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发展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为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企业;环境绩效;评价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结果对国民经济的公共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明显损害,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稳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现在面临的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并存的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企业开始重视环境绩效和环境绩效评价将逐渐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战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

2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发展的现状

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企业不重视环境保护,并大量地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此外,在环境保护和完整的指标体系的不足,虽然我国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还建立了一个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而对企业环保评估是不够的。一些企业片面追求产量,成本等生产指标,忽视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这直接导致了环境效益低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商业模式,不仅资源利用率低,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甚至阻碍了可持续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越来越注重环境效益,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对生产和环境保护与污染操作的控制效果,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得到控制,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准备和相应的保护工作。然而,工业企业的排放量,一些企业违规排放污染物的事件仍时有发生,现在的情况是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企业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环境效益。目前,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重视环保政策,提高经济效益,但大多数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在以牺牲环境效益为代价追求环境效益。因此,中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加快环境绩效评估的步伐,逐步引导和促进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3推进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政策建议

3.1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是推进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根本保证。我国应该保护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继续加大对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和资金,逐步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体系,还要建立行政管理体系和技术研发体系。目前,虽然中国已经做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节约能源法》,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具体内容要求和强制性不足,滞后于实践,也缺乏相应的控制手段。实践经验表明,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逐步引导和促进社会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并履行相应的环境法律制度和责任。

3.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它有一个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从环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改变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是推进环境保护建设的必要措施。此外,要加强监管,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中国的产业和企业与生态环境变化。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相结合,国家把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保护,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国家的政策、法律和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的支持等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引导企业提高环保意识,重视环境保护建设。

3.3实施促进企业环保措施及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

在我国缺乏市场机制指导环境保护管理现状,依靠强制性的政府监管,忽视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性,内部环境管理的意识和动力不足。根据目前中国的环保形势,国家应重视和发挥市场的作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各种经济手段促进企业的环境保护积极性的使用,并结合绿色税收的使用、生态补偿、绿色保险等政策措施,鼓励和促进节能环保产品一步一步的企业宣传和生产,加强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加快环境建设铝保护系统。

3.4倡导全民形成环境保护的新理念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努力。同样,环境保护的建设离不开公民的参与。我们应该以国家政府为指导,让环保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一方面,国家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不断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公众自觉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动。另一方面,公众环保意识越强,越有利于环境绩效的自主改善。因此,我国应不断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参与环境管理的自主性。就环境而言,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因此,为了减少损失、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是中国每个公民和企业应尽的义务。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使人们成为环境保护建设的主力军。

3.5科学构建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客观和全面的原则。客观综合评价原则要求企业选择和设计环境绩效评价指标,选择能够真实、全面反映企业环境管理状况的指标。指标应涉及企业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以确保其充分性。选取的指标也应借鉴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政策规定,结合行业特点,企业规模、人员结构等具体情况,对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披露,需要咨询专业人士,减少主观性,保证科学的客观性指标体系。(2)可比性原则。对环境绩效评估数据之间的可比性原则要求不同的行业都具有参考价值,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比较,比较环境绩效和环境管理水平,通过最后的数据质量判断企业的能力。在许多类型的企业,由于企业之间的差异,对资源和污染物排放数量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数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不能准确判断企业环境管理能力或定位,这样的评估报告只能指产业价值和内部能力,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矛盾。因此,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可比性原则。(3)动态和静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统一性原则也应该有动态和静态特性,动态指标体系应与企业或企业的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调整,即静态特定企业特定的时间来评估其环境绩效。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是动态的、静态的。从动态管理、进步程度和企业静态环境管理效应两个方面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坚持动态与静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考虑到动态的行为,也应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指标体系和程序,指数仍相对稳定。

4结束语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不完善,不合理的,如果只注重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致使该国不完善的发展道路。因此,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协调发展。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的需要出发,通过对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现状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我国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赵茜,石泓.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商业经济,2012,07:54-55+91.

[2]张爱美,董雅静,吴卫红,李文瑜.基于复合权重-TOPSIS法的我国化工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8:48-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