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联合应用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林厚雄游翠芳褚静宇

林厚雄游翠芳褚静宇(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宁德市医院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目的评价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连花清瘟胶囊(2粒,2次/日)。用药后观察患者症状、体温变化,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较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在手足口病发热病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可以明显缓解发热症状,减少重症病例,其安全性好。

【关键词】连花清瘟胶囊手足口病发热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部分病例可进展为重症病例,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就收集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63例手足口病发热病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连花清瘟胶囊,获得一定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的特点,具有整体治疗的优势。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130例手足口病患儿。入选标准:(1)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1];(2)体温≥38.0℃;(3)年龄在1~5岁之间;(4)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均超过10×109/L,GR%均高于同年龄正常小儿。130例病例均有典型手、足和臀部斑丘疹、疱疹,口腔粘膜散在疱疹,同时伴发热,体温38.0℃-40.1℃之间。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63例,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5岁,平均年龄2.70岁。对照组67例,其中男39例,女28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5岁,平均年龄2.68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就诊时间、体温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病例均常规应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治疗,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连花清瘟胶囊(2粒,2次/日)。用药后观察患儿症状、体征、体温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用药24小时内体温开始下降,症状、体征改善。②有效:用药24-72小时内体温开始下降,症状、体征改善。③无效:用药72小时后仍有反复发热,症状、体征无好转。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63例,显效33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06%。对照组67例,显效18例,有效3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9.10%。两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69P<0.05),且两组显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x2=8.867P<0.05)。

两组平均退热时间: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1.38±0.96天,对照组2.12±1.35天,两组平均退热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t-2.064,P<0.05)。

不良反应: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3例用药后出现腹泻,经对症处理缓解。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连花清瘟胶囊是纯中药制剂,其方药有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2]。方中君药连翘,外疏肌表、内清郁热;臣药金银花,清热解毒,有助连翘清热之功[3];银花、连翘为治温病之主药,二者均入肺经清热解毒,又能轻宣透表,且性味辛凉而不伤阴。炙麻黄疏风解表,宣畅肺气。佐药绵马贯众、板蓝根,助银翘清热解毒,石膏清泄肺热,与麻黄相配,既可制其温散之性,又可协同加强宣肺泄热之效。红景天益气养阴、清肺化瘀。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红景天能提高机体对氧的利用系数和对缺氧的耐受性,兼有生脉饮和丹参、川芎合剂的效果,对大鼠急性肺水肿有明显的改善作用[4]。鱼腥草清肺解毒、消痈排脓。大黄通腑泄热。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用作使药。本药重在“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散外邪与清内热并用,卫气同治,表里双解。重用入肺药宣畅肺气,宣泄肺热,疏畅肺络,直达病位。先证用药,截断病势,以期扭转病机。既不失温病治疗之大法,又紧扣瘟疫传变之病机,清除病因以除外来之戾气,重用清解以平疫毒之热势,适当芳香辟秽,益气养阴,调动机体抗病康复能力。药理实验证实,本方既有较好的抗病毒的作用,又有抗菌、退热、镇痛、抗炎、止咳、化痰和调节免疫的功能,从而发挥中医药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整体治疗优势[5]。

本观察表明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较常规治疗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总之,连花清瘟胶囊在手足口病发热病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可以明显缓解发热症状,减少重症病例,减轻患儿家属经济负担,是一种有效的联合治疗手足口病的中成药,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普遍耐受,适合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观察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2]吴以岭,主编.络病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98-301.

[3]卢建平.银花解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证临床研究.中成药,2003,25(2):212-223.

[4]李巧云.红景天口服液对大鼠急性肺水肿的保护作用.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2):40-41.

[5]杨立波等.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280例疗效观察.疑难病杂志,2005,4(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