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一体化衔接与评价

/ 2

昆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一体化衔接与评价

罗文富

云南工商学院

1昆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设置衔接

1.1小学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衔接

在小学阶段设置教学内容,要优先考虑小学生所处于的特殊发展阶段,小学生善于模仿、乐于表现自己;有效注意时间短暂,兴趣转移快,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能在短时间内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选择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遵循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本着先易后难,先灵敏、速度后力量、耐力等方式进行因地制宜、科学统筹、合理设置。

1.2中学教学内容一体化的设置衔接

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一是要在关注学生的行为细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注意使他们了解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损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可以按照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现象。

提高体育教材的质量。中学体育教学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对现有教材应进行一定改革:打破目前体育教材单一的现状,增加趣味性、娱乐性的教材,增设学生喜爱的、娱乐性强的健身效果较好的项目。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增加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的常用知识的传授,如不同年龄段的体质特征、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原理、体育保健知识、运动创伤的预防与处理等知识,使学生明确方向、掌握方法,激发其自我锻炼的意识

体育教学内容的排列并非是一个新课题,有一种版本把它分为了两种基本的排列方法,即"直线式排列"和"螺旋式排列","直线式排列"是某项教材教过以后,基本不重复;"螺旋式排列"是教材在各个年级反复出现,但逐年提高要求。

体育教学内容的组合是将选择出来的内容合理地安排到不同水平学段中去的过程。由于体育运动项目具有非阶段性、可替代性,以及体育运动学习中不同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性特点,在教学内容组合设置的过程中注意:教学内容的组合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与需要、依据不同体育运动项目身体练习的特点,采用适当的组合方法。例举:《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垫上技巧教学内容的排列与组合。

水平一(一、二年级):单人直体侧滚动、双人合作直体侧滚动、多人直体侧滚动、团身前后滚动、团身左右滚动、前滚翻成屈腿坐撑、前滚翻成蹲撑、前滚翻、自我保护式滚翻、不同姿势开始的前滚翻、不同姿势结束的前滚翻、前滚翻成蹲撑接挺身跳、连续前滚翻。

水平二(三、四年级):各种方式的滚动、前滚翻、后滚翻、后滚翻游戏、多种方式的前后滚翻组合动作、滚翻组合动作、前滚翻成蹲撑接挺身跳。

水平三(五、六年级):前滚翻、后滚翻、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男)、前滚翻起立一脚前滑成纵叉(女)、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男)、前滚翻起立一脚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并腿坐接后滚翻(女)、肩肘倒立、前滚翻成直腿坐-后倒成肩肘倒立-屈膝向前滚动成蹲撑、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后退前摆并腿坐-肩肘倒立(女)、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接挺身跳(男)。

水平四(七、八、九年级):前后滚翻、侧手翻、倒立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男)、侧手翻、前滚翻起立一脚前滑成纵叉(女)、倒立前滚、前滚翻两腿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男)、侧手翻、前滚翻起立一脚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并腿坐接后滚翻(女)、肩肘倒立、前滚翻成直腿坐-后倒成肩肘倒立-屈膝向前滚动成蹲撑、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后退前摆并腿坐-肩肘倒立(女)、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接挺身跳(男)。

2建立系统的体育教学评价

2.1学生体育课及体育锻炼的评价

评价,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学生锻炼的效果,能让老师及时的知道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改正,能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锻炼中去。总而言之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老师教学。评价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年龄、认知能多方面系统结合的进行,评价过程中要注意淡化鉴别功能,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重视评价过程的倾向。

在评价过程中,力求做到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建立平等的评价关系,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除了教师和学生,还可以让家长参与进来,在最后的评教结果中,要以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为主导。教师既要反思评价,但又不能过分的重视运动成绩的好坏,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和课堂表现和参与运动积极性。把学生的变化和成长记录下来。

教师要多使用激励的话语来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于起点较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多看到他们的进步和努力。评价既要从实际出发,也要因人而异。

2.2教师体育教学评价

针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情况、基本道德素质及教学设计,按照一定的标准,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能保证教学健康有效进行的指标体系。评价体系既要能够体现教育的目的也要体现教育中的管理,具体来说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完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早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大家关注的是学生的接受情况和课堂效果。教师的教学评价,应该把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对教师课堂设置的喜爱程度,作为评价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身体得到健康发展,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其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一个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所交的学生能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所以一个教师的个人素质极其重要。教师个人的素质可以从教师是否能以身作则、教学能力的高低、对教育事业的喜爱程度三个方面来评价。教学道德主要体现在教师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和教育所持的态度,传递给学生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观,只有教师的观念正确,才能帮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小学学生的认知能力完全依靠教师来实现,所以制定教师评价系统时,应把教师的道德品质放在第一,让教师明白自己不单是在工作,而是要以父母之心育人,才能时刻为学生考虑、传递正确道德准则的人。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就一定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再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主要针对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理解能力三个方面。分别对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新的体育课程的目标认识和理解做出要求。首先,评价一个体育老师是否合格需要教师对教学大纲全面的理解和应用,所以需要评价教师的课程设计、课题掌握等。其次,一个体育教师需要贯彻新课标的标准,以健康第一的目标来指导学生运动锻炼。

参考文献

[1]唐照华、卢文云、刘骏.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内容一体化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4):115-118

[2]陈天霞等.高校体育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思考.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l,(3):98-1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