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

赵静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我科1例肺炎患者患病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临床症状及治疗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在给与患者积极的药物治疗的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保健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引发老年肺炎患者感染的病因有多种,因而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开展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降低临床感染率、病死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老年;肺炎;护理

前言

临床呼吸系统疾病中,肺炎具有较高发病率,在老年群体中更为常见,为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低下,各器官功能和生理机能衰退所致。所以在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诊疗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极为重要的,对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护理

1.高热护理

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如果体温超过38.5℃以上可适当应用退热剂,但切忌剂量过大,使体温骤降,发生虚脱。最好采用酒精擦浴或头部置冰袋等物理降温法。高热时应慎用退热药,以免大量出汗,体温骤降而发生虚脱或休克,可给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袋、冰帽、冷敷、温水擦浴等。做好口腔护理,鼓励患者经常漱口,限制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手卫生及病房的消毒。

2.畅通呼吸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和指导患者咳嗽,帮助患者翻身、叩背或辅以祛痰药、雾化吸入等方法促进排痰,对于痰量较多又无力咳嗽的患者,可采用吸痰法将痰液排出。

3.用药护理

早期正确的运用抗生素是对老年细菌性肺炎进行治疗的关键,必要时可适当延长疗程或联合用药。初始可根据经验治疗,在肺炎致病原明确后,根据经验治疗的反应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决定是否对抗生素进行调整。根据老年患者特点选择个体化的抗生素治疗案例。若伴有肺炎并发症和严重慢性疾病,可联合用药,或选择强效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4.一般护理

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内通风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但避免患者受到直接吹风,以免受凉。室温保持18~22℃,避免尘埃与烟雾的刺激。空气干燥会降低气管纤毛运动的功能,使痰液更粘稠不易咳出,室内相对湿度在55%~60%为宜。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以增强肺通气量,减轻呼吸困难。危重患者头侧向一边,防止吸入性肺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组织对氧的消耗,帮助机体组织修复。

5.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一般以半流质为宜,如牛奶、蛋羹类、细软面条、鱼粥、肉粥,鼓励其多饮水,每日入量在3000ml以上。忌食温热生痰的食物,如虾肉、白果、柑、胡椒、龙眼肉等。并详细记录出入量,防止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调。

6.运动护理

积极参加健身活动,预防感冒发生。根据个人爱好和条件,参加步行,慢跑,打太极拳,气功活动,也可以组织骑自行车、登山、跳交谊舞等,贵在经常锻炼。坚持做老年保健操、呼吸操,此项活动不受时间、环境的限制。戒烟戒酒,积极治疗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减少肺部疾病发作的机会,可减少肺炎的发生。

7.心理护理

老年肺炎患者多伴有其他多种疾病,情绪低下、精神紧张,可给予安慰鼓励,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老年肺炎患者治疗效果不如年轻患者好,疗程一般较长,患者常不了解或接受不了这一事实,产生忧郁、烦恼、焦躁情绪,部分患者对医生的诊断、用药产生怀疑,甚至发生干扰常规治疗的举动,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因此应及时、耐心、热情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之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与护理。护士应帮助患者建立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教育患者的亲朋好友体恤患者的处境,主动深入患者的内心世界,宽待患者有时非理智行为。护士采用疏导、劝说、解释、培养兴趣等方式使其在心理上得到支持【1】。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让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中,多陪伴、支持及帮助患者,让患者在家属的陪伴和帮助下感到心理上的舒适,积极配合治疗【2】。

小结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因而能引起多种并发症。我们医务人员应当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样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准确、快速、合理给与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焕,李林艳,王金延.脑卒中后患者的社会适应心理变化及护理对策.健康世界.2015,23(18):227

【2】杜晓霞.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舒适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8):55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