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闵新勇

岳阳市广济医院普外科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20例腹外疝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1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腹外疝临床治疗中,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压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外疝;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临床效果

腹外疝是外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腹股沟疝较为常见,其发生率约为90%。腹外疝发病原因及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清楚,与该处腹壁强度减弱、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可表现为咳嗽、恶心、呕吐、脱肛、便秘、排尿困难、包茎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临床治疗腹外疝以手术为主,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给患者心理造成影响,大大降低生活质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利用不吸收高分子人工材料永久修复缺损,此术式不会改变正常解剖结构,不会造成缝合张力,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显著。我院收集了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220例腹外疝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腹外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6例,女性64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8.98±4.34)岁;病程3个月~1年,平均病程(0.68±0.05)年;腹股沟斜疝160例,腹股沟直疝60例。入院时结合临床症状,详细询问病史,经X线、B超、钡餐等检查,全部患者均符合腹外疝诊断标准[2]。本组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组220例腹外疝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10)和观察组(n=110),2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比较(P>0.05),临床可比性较高。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选择原切口,将疝囊分离,将Patch平片放置于腹直肌后间隙中,补片上部腹直肌与肋、内斜肌间,下端和cooper韧带有效固定,常规缝合补片周边和切口,逐层关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局部麻醉后,在耻骨结节向外侧延长处做5cm切口,确保耻骨结节、内环充分暴露,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向下游离至腹股沟韧带,向上游离至联合肌腱,同时游离精索,确保疝囊充分暴露。采用规格为5×10×1cm的Bard补片和15×19×1cm的Mycromesh补片[3],剪切成腹股沟管内侧角形状,向上牵开精索,在耻骨腹直肌前鞘妥善固定补片,同时补片下缘与韧带缝合止于内环附近,补片外侧端剪开裂口,精索位于上、下尾片间,缝合并固定补片上缘,无误后缝合肌腱膜,完成手术。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并详细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疾病复发情况。

1.4统计学软件

将本院此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好,录入统一表格,在SPSS17.0统计学数据包中作研究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可经百分率或比例(n%)描述,计量资料可利用(`x±s)表示,数据比较分析采用卡方(x²)和t检验,在P<0.05处,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低,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

2.2并发症、复发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20例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3例,阴囊血肿13例,尿潴留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患者发生4例并发症,其中阴囊血肿1例,尿潴留3例,并发症发生率3.6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x²=10.8754,P=0.0009)。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复发病例,复发率0.00%,对照组患者复发12例,复发率为10.91%,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显著(x²=11.5395,P=0.0006)。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环境、日常习惯发生了改变,腹外疝作为临床常见外科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等特点,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深究腹外疝发病原因,主要与腹壁强度降低、腹内压升高有关,腹内压升高包括排尿困难、腹水、婴儿哭闹、咳嗽、便秘等,腹壁强度降低主要为解剖问题[4]。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群体患有腹外疝的人数越来越多,表现为前列腺肥大,呼吸功能异常,闻及肠鸣音等隔疝体征,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腹外疝多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疝修补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同时复发率较高,无法彻底根治,二次手术对患者生理、心理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专家学者加大了对腹外疝术式的研究与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以现代解剖生理学为基础,采用聚丙烯补片充填疝环,在修补缺损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后壁腹横筋膜抗力,且不会影响腹股沟管正常解剖结构,可有效降低疝气疾病复发率[5]。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6个月内未出现复发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4%,均小于对照组复发率10.91%和并发症发生率18.18%,提示无张力疝修补术所采用的人工合成材料,生物相容性好,能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疼痛,进而减少复发和并发症[6]。同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说明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等优势,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采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可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辉,张旭升.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8):122-123.

[2]何天文.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3(2):196-197.

[3]宋涛.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82-84.

[4]陈波涛,谷秀铞.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4,08(4):30-30.

[5]陆海涛.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外疝的临床疗效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31(23):162-163,169.

[6]袁功佳.腹外疝患者行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15(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