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社会推进绿色财政税收政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节约型社会推进绿色财政税收政策

陈国华

射阳县新坍水利站224000

摘要:当前,“绿色”发展观念是我国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面对全球能源危机的时代背景下,绿色经济发展观念成为了世界性发展目标。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为节约型社会的实现提供了发展动力,维持环境容量,通过价格调控、优化市场结构、经济转型等多种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管理举措,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意义、作用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绿色财政税收;问题;有效实施策略

1意义与作用

市场经济具有自我调控功能,但是这种自我宏观调控具有片面性,仅仅凭借个人或者政府的经济行为实现市场经济的合理发展,无法达到市场经宏观调控的最优效果。个人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控,目的在于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在社会经济调控中利用资源投资的方式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在经济社会中的行为都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足,急需制定一套完善财税政策,通过财税新政策的建立,促进不同主体在经济社会中的各种活动都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积极发展,提升不同经济主体对资源能源节约重要性的认识。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两大关键因素,绿色财税政策的提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需求,通过节能环保理念在该政策中的融入与运用,促进了政府对市场经济调控技术的创新,使其在市场上能够灵活调节经济运行,使经济模式逐渐向更加优化的方向转变,同时,对于与节能相关的产业进行必要的扶持,充分发挥各项政策对于企业的影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2我国目前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不足

2.1缺乏健全的税收政策

部分地方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急于求成,为了有效转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况,而忽视了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导致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并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由于未将税收政策与各项财政政策的制定,与资源的节约利用充分结合起来,导致政策体系的滞后,使得社会范围内没有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节能意识,也不能对资源浪费等现象进行有效性的约束,导致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2.2缺乏具体的财政标准

当前,在构建节约型社会背景下,我国出台了相应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虽然,在政策的建设上,我国步伐逐渐加快,然而,在实际执行的标准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使得收费政策欠合理、征税难度较大、税种不完善、政策执行力差等问题依然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由于资源节约型政策的标准配套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包括办公设备、家用电器、高能耗产品等节能标准,以及阶梯电价、水价、气价等政策在较多的地域还没有得到贯彻实施,使得在全社会范围内并未建立其相对有效的节约型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极大的限制了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执行与推进.

2.3缺乏良好的激励效果

我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执行时间还相对较短,在政策的宣传与投入上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导致执行不到位,执行效果不突出等现象依然存在,同时也致使绿色财政税收制度对于资源节约方面的激励作用未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加之,政策对于社会上存在的资源浪费现象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针对节能产品、节能技术的开发研究政策支持力不足,财政补贴欠缺等,使得社会各界的资源节约、节能技术研究积极性受到了打压.另外,我国在财政税收政策的执行上,还主要依赖于行政手段,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完善的政策管理体系,导致政策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也不利于相关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落实.

3有效实施对策

3.1加大财政力度支持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节约型社会构建背景之下,我国要加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并建立完善的财政资金划拨渠道,并构建细化节能发展等相关的专项资金细则,实现真正的专款专用,把循环经济发展与财政支出相关的财政支持,作为我国财政补贴与财政支出的常规项目,以推动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更加稳定、长效的预算支撑.基于此,就需要各级地方的政府部门更加明确财政补贴的范围以及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一方面,构建滞后产能的退出、淘汰机制,让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推出市场经济主体;另一方面,则需要对节能技术、重点节能工程、节能产品的开发生产等提供财政上的支持;最后,还要建立关于矿产资源的有偿利用形式,并对生态补偿形式予以完善,从整体上促使我国财政政策绿色程度的提升.

3.2完善绿色财政税收制度

我国需要完善绿色税制的建设,对税收提醒进行完善.具体包括:其一,在相关产品的生产环节,要增开垃圾税、污染排放税等不同的环境税种,而针对贯彻落实资源回收利用、污染物净化处理上,要适度给予奖励,进而促使生产环节实行环保、节能,避免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让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其二,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对石化能源、水资源等增加资源税,并适度托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确保资源税征收的合理性,且在计征方式上,要使从量征税不断向着从价征税方向转变,以更好地发挥税收对于节能、环保的促进作用.其三,在消费环节,需要适当的扩大消费税征收,尤其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产品,更是要进行重点征收,以更好的引导社会生产出低能耗的环保产品,并促使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

3.3应用科学绿色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财政支持政策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节约型社会成为了当前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人们需要注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减少资源消耗。虽然在当前我国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中,已有较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税收优惠、财政支持政策.然而,由于政策体系的适用范围相对狭窄,且宣传力度不足,形式过于单一,导致绿色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就需要遵循市场的发展原则,并结合环境实际状况,制定出更加完善、科学的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并注意提高政策执行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税收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此外,在财政税收政策的范围适用性上,还要进行适度的拓展,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利用等行为进行相关的财政补贴及税收优化,并对不利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政策进行调整,形成多种形式的税收优化政策,以便推更好地构建节约型社会。

结语

结合上文可知,在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任何主体的经济活动都需要建立在“节约”基础上。我国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具体实施方面任重而道远,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个体需要充分认识到绿色财务税收政策实施的重要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经济社会的市场结构,以市场经济的健康、长远、稳定发展为目标。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具体实施,需要建立在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国情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提高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实施的灵活度与有效性,政府应提出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全民绿色、节约意识的提升,以促使经济增长方式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本科税收专业为例[J].谷彦芳,李林,曹佩琪.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财政政策选择[J].苏明.经济研究参考.2014(61).

[3]循环经济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中财税制度创新研究[J].李平.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4]构建绿色财政体系的几点思考[J].吴丽丽.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04).

[5]对完善我国后“营改增”时代绿色税收制度的思考[J].中国人民银行甘孜州中心支行课题组,杨庆环,周炜.西南金融.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