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欧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欧旭

欧旭

欧旭

仁寿禾加区域医疗中心四川省眉山市620581

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创新和变革,医学行业也不例外,医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改变了传统的以治疗作为中心的方式,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方式,人们更加注重护理的效率和质量,对护理工作的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从妇产科来看,虽然都为女性患者,但在实际的护理中面临一些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和目前我国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以及研究防范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的具体对策,以期不断提升妇产科护理质量,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

(一)责任心不够

一些医院中,妇产科患者相比与其它科室患者要多,而护理工作人员相对较少,在长期这种超负荷工作情况下,护理人员的心理以及身体不能够承受超大的工作量,导致一些不良情况发生,如,迟到早退等。使护理工作人员缺少足够的责任心,因而护理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的发现产妇的一些异常状况,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阶段,导致矛盾的发生。

(二)技术水平

通过护患纠纷的很多案例可以看出,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护理技术问题所引起的。产科工作相比于别的工作更加具有规范性、专业性,护理工作人员要有熟练操作技术水平,但是往往一些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发生小的操作失误,进而引发护患纠纷。

(三)设备因素

一些医院妇产科所应有的设备有一些不良情况,如,规格达不到使用标准、功能少等,进而无形之中埋下了一些安全隐患。

二、目前我国妇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

(一)护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医护人员在实际的护理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良情况,如,工作缺乏责任感、护理制度执行不严谨、实践操作缺乏规范性等。一些医护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开展诊疗,并且在管理药品方面太杂乱、太粗心,没有严格依照护理操作标准去做。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缺少对患者病情的细心观察,以及没有全面了解患者的患病情况、患病程度等,从而没有了解、观察到患者的一些变化,如,心理变化、病情变化等,严重的情况会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从而不能够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此外,有时会有一些不良行为发生,如,不收处于重病的患者等,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导致医患纠纷不可避免的发生。

(二)医护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以及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倘若护理技术存在分歧,则不可避免的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导致医患矛盾。在整个护理中,患者无论哪个步骤发生差错,都会增加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患者以及家属都会认定为医护人员的责任、医护人员的护理能力不行。所以,要定期为医护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养、专业技术能力、知识储备以及实践经验,最大程度的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医患矛盾。与此同时护理工作人员没有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以及家属的实际情况、心理想法等,没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缺少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护患纠纷增加。

(三)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妇产科在医院占着很大的比重,但是一般情况下医院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只是表面形式,没有真正把检查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落实到位,从而导致护理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并且此外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充分调动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责任感。

三、研究防范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的具体对策

(一)提升医护人员的法律理念

医护人员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样法律也约束着医护人员的行为。医护人员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在保障患者合理、规范的护理干预前提下,在护理中要懂得保护自身,使医院的财产免受损失,以及使医院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定期举办相关的培训以及讲座,使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有较高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使其在实际的护理中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去执行,使护理行为更加的正规、合理、规范,不断提升行医理念。与此同时,医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规章制度以及安全防范策略,构建完善、统一的安全管理机制,并且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并且在实际的检查中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要及时加以控制,并给予完整的整改措施,从而使医护人员的法律观念不断提升。

(二)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

医护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其举止、行为都会对患者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护理工作人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要沉着、冷静,有足够的耐心,和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平时要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严禁一些不良行为发生,如,拖、硬等。此外,医院要对医护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礼仪培训、心理学培训等,使医护人员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构建一个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医护团队,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主体的理念,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愿意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早日恢复健康。

(三)提升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

医护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护理观念,对患者开展细心、耐心的护理干预,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操作制度执行,从而不断提升医护护理水平以及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此外,护理部门要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并将考核机制真正落实到位,并且要将质量考评融入到考核评价中。组织医护人员到先进医疗单位学习,学习先进的护理经验、护理手段、护理技术,从而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最大程度的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倘若不可避免的发失误情况,不但要进行严肃的惩罚措施,如,经济处罚、等,而且要计入到个人档案里,并且将其算入年终奖或是晋升评定中,从而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以及保持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一些不安全隐患的发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结束语

总体来说,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护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高、医护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以及综合素养不高、监督力度不强等,从而导致在实际的护理中面临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要提升法律观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专业技术水平、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从而护理服务更加的规范、合理,进而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