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喉镜诊治老年鼻咽喉疾病中的舒适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电子喉镜诊治老年鼻咽喉疾病中的舒适护理

卢春英

卢春英(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福建南平353000)

【摘要】目的总结电子喉镜诊治老年鼻咽喉疾病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体会。方法对556例应用电子喉镜诊治鼻咽喉疾病的老年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舒适护理后,患者恶心呕吐及紧张、恐惧反应轻,满意度高,均能配合完成整个诊治过程。结论采取舒适护理措施,能更好的使老年患者顺利完成诊治。

【关键词】电子喉镜老年舒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049-02

新一代的电子鼻咽喉镜因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辨率、高逼真度的特点,同时具有操作方便,患者创伤小以及集诊断治疗于一体的性能[1],因此自1997年应用于耳鼻咽喉科以来,已经得到医生和越来越多的患者的认可,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和普及。但老年患者多数有胃镜检查经历,又缺乏对电子内镜检查方法和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担心内镜检查和治疗是侵入性操作,会有恶心呕吐、疼痛不适,因此检查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我科通过对行电子喉镜检查及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舒适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556例有鼻咽喉部症状的老年患者中,男350例,女206例;年龄最小75岁,最大89岁。均采用0LYMPUS的VT和VT2型电子喉镜及成像系统进行检查和治疗。

1.2方法

1.2.1检查患者取座位,术前用1%麻黄素滴鼻液及1%丁卡因溶液对鼻腔喷雾各1~2次,间隔5min,每次1~2喷,使鼻咽及鼻腔黏膜收缩麻醉,鼻腔变宽大,有利于电子喉镜进入;自较宽大侧鼻腔进入,缓慢推进内镜,依次检查鼻腔、鼻咽部、口咽部及喉咽部的情况,结合患者的主诉及临床体征,发现病灶。

1.2.2治疗如遇到需要行活检及声带手术等治疗时。术前可考虑给予阿托品0.5mg肌注,减少咽部分泌物,同时取1%丁卡因对鼻腔、咽腔、喉腔喷雾2~3次,每次间隔5min行表面麻醉。通常检查经鼻腔插镜,而治疗视情况选择经鼻或经口插镜,经口的操作时,须用口垫防止损坏电子喉镜。在医护配合的情况下,通过电子喉镜侧孔置入治疗钳,完成活检、声带肿物摘除等操作。

1.3结果528例一次性完成检查,63例活检及声带手术的患者中,59例患者一次性完成手术,效果满意。

2护理

2.1诊治前的舒适护理

2.1.1诊治前评估评估患者有无麻醉药过敏、有无高血压、心脏病史、有无出血趋向,有无精神异常病史等。了解患者病情和全身状况,做到有目的的准备。

2.1.2环境舒适护理喉镜室环境安静,清洁,空气流通,光线柔和,温度适宜,在25℃左右。室内保持安静,检查者不说与病情无关的事情,同时保护患者隐私,检查时关门,避免他人观看,为患者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诊疗环境。

2.1.3心理舒适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在检查前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电子喉镜的原理及检查过程以及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检查及治疗中及之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完成检查后的注意事项等知识,使患者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积极主动的配合检查,以达到患者的知情同意,鼓励并安慰患者,消除其对检查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态度和蔼可亲,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耐心解答患者的询问,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对舒适的要求,告诉患者检查及治疗时全身放松,自由平静的呼吸,以取得配合。视情况让亲人陪同在身边,让患者有心理依托,减轻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心理,或者必要时请做完检查的患者介绍经验现身说法。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检查。

2.1.4术前麻醉好的麻醉是内镜检查和治疗的关键。检查:用1%麻黄素液和1%丁卡因液向一侧相对宽大的鼻腔各喷雾1次,咽反射敏感的患者口咽部及喉咽部用1%丁卡因溶液追加喷雾1次即可。治疗:术前可视情况肌注射阿托品0.5mg,以减少咽部分泌物。麻醉用1%的卡因溶液先喷雾麻醉舌体后部、咽后壁、咽侧壁1次,第一次喷雾麻醉时,量宜少,并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心悸等不适或过敏症状,如病人可耐受,3~5min后以弯头喷雾器用1%的卡因溶液喷雾麻醉舌根部、会厌、会厌谷、声带等部位。之后再用1%麻黄素液和1%丁卡因液向一侧相对宽大的鼻腔喷雾1次,来收缩和麻醉鼻腔粘膜。再根据估计治疗时间,治疗部位加强喷雾表麻1~2次,1%丁卡因液总量≤5ml(1%丁卡因总量不能>50mg安全限),病人无呛咳示麻醉成功。

2.2诊治中的舒适护理体位可采取平仰卧位或端坐位(我科多采取坐位),嘱患者放松,平静呼吸。检查时指导患者不要憋气,避免做吞咽动作。感到恶心时做深吸气,咽反射较敏感或心理耐受差者可闭上眼睛,让其回想某个愉快的场面,分散注意力,以减轻恶心反应。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动作轻柔,插管技术熟练,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也可很好的减轻患者的不适。护士的配合:医生在插镜诊治过程时可一边用轻柔的言语安慰,一边握住患者的手或轻按其上肢,让患者感觉到身体的安抚,可增加其安全感,起到重要的心理安慰作用。熟悉操作步骤及器械的性能,协助医生使用电子喉镜,整个镜检过程中注意镜面是否清晰,光亮度是否适中,随时为医生调至最佳状态。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随时做好应急准备[2]。检查开始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密切观察医生的进程,默契配合,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必要时准予家属陪护,满足患者个性化的心理需求,缓解心理压力。尤其在患者感觉痛苦时,护士及时介入,通过握住或触摸患者的肢体,使其肌肉放松,情绪平静;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3]。

2.3检查后的舒适护理检查后指导患者应在候诊室观察20~30min,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因丁卡因的麻醉作用仍持续,咽喉部会有痰堵塞似的不适感,告诉患者不要频繁咳痰,这种感觉会在30min~1h内慢慢消失,1h内避免进餐及进水,以免引起误咽而呛咳,同时嘱患者术后2小时不饮开水,以免麻醉后不能感觉温度而烫伤。如出现并发症,立即报告医生,共同处理。

3讨论

目前电子喉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在耳鼻咽喉科门诊对于鼻咽喉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舒适是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是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焦虑的情绪。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检查治疗。多数老年人有胃镜检查的经历,同时对电子喉镜又缺乏了解和认识上存在误区,检查时有惧怕心理。检查过程中患者的过度紧张,会出现不断吞咽、恶心呕吐、憋气等,不仅延长检查时间,增加插管次数,同时增加自身的痛苦,反复操作易造成下咽黏膜损伤,严重者出现晕厥、喉痉挛等,不得不终止诊治过程。有证据表明舒适护理能较好缓解患者身心紧张状态,积极配合检查,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减少恶心反应次数。舒适护理丰富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内涵。总的来说,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电子喉镜鼻咽喉疾病诊治的配合中,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轻其心理压力及生理上的不适反应,能让患者身心愉快地接受并完成检查,提高患者对电子喉镜检查的耐受力,缩短检查时间,提高诊治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医生护士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水蒜,温武,沈小华,等.电子喉镜在喉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01,15(3):120—121.

[2]左燕,刘杰.改良纤维喉镜下鼻咽部活检术的护理32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6(8B):48.

[3]付选香,闫燕舒适护理在电子喉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