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面部色诊客观化研究概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2

中医面部色诊客观化研究概况

宫爱民王忆勤许朝霞燕海霞邸丹

【关健词】中医色诊客观化进展研究

面部色诊是根据五色对应五脏的配属关系理论,通过观察面部的颜色光泽的变化来推断内脏疾病,从而为我们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色诊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内经》中就有详细记载。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五色微诊,可以目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难经·十三难》说:“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明确指出通过观察面部色泽不但可以推断五脏疾病,同时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盛衰及确定病邪性质和正气强弱变化。面色诊的研究,后世医家虽有所发挥,但基本遵从了《内经》的基本原则。兹将面色诊法从颜色、面温及色泽等方面概括如下:

1面部颜色

1.1面色理论研究

丁氏[1]等基于中医藏象理论,详细阐释了藏象学说在中医色诊应用中的的理论基础,认为“色脉相合”是其根本原理。赵氏[2]等对伤寒论中的色诊进行了归纳,认为可以依据“赤”色别表里,并从阳黄,阴黄,瘀血发黄,火毒发黄等病因学角度详审“黄”色辨证论治。

王氏[5]等按照中医色诊理论,对辨色质、相色气进行论述,提出青、赤、黄、白、黑彰于皮肤之表,气则是颜色的饱和度、明亮度、深浅度及显现部位的总括,隐然含于皮肤之里。姚氏[4]在色诊研究中认为察色须分色调、色泽和色位,认识到五色有五运六气之分,五脏主色有评病生死之别,要善于在动态进退之中对色调、色泽、色位进行综合分析。

1.2面色形成机理研究

常色胡氏[5]等测量健康成人面部及不同部位常色的血流容积,认为面部血流容积变化是颜面常色形成及变异的生理基础之一。可较好反映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血液的状态。袁氏[6]等通过与血流容积同步检测,提示人体基础代谢率、红细胞、尿苦杏仁酸、氧消耗量和两颊皮肤温度等的改变是导致“面色一血流容积”变化,形成望诊主色、客色的重要因素。

病色袁氏等[7]对114例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心脉瘀阻证面部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观测中医面色、心功能、血液流变学、舌尖微循环,研究发现不同证型病人面部血管容积变化与心血管功能、局部微循环、红细胞比积均密切相关。心病3个证型的面色、面部血管容积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证的病理生理改变。

1.3面色应用研究

刘氏[8]等人用奥林巴斯数码相机对慢性乙肝患者及健康人的舌质、舌苔、舌下络脉、面部和手掌进行拍照,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中检测其RGB值。发现慢性乙肝和亚健康

状态在色诊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可以对慢性乙肝各证型进行鉴别诊断。王氏[9]等在传统中医研究基础上融入光学、色度、数码摄像及现代信息技术自行研制专用中医面色采集装置,对采集环境、光源、数码摄像等进行了论述,对面诊客观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面部温度

2.1面温与面色研究

吴氏[10]选用红外热像仪对700名学龄期健康儿童进行了面部红外热像检测,观测面部和舌体各部位的平均温度及各部位间的温度差,结果显示正常学龄期儿童在男女性别之间面部温度均值比较无显著差异,健康面色以淡黄淡白透淡红为主,色泽润泽,额部色泽偏黄。陈氏[11]通过对914名健康人进行了面部红外线辐射量的观测,发现面部各脏腑反映区温度存在一定差别。

2.2面温与证研究

王氏[12]使用红外热像仪取46例健康青年红外面图,通过数理分析,发现面温与阳气呈正相关的多种现象。依据中医学理论提出:不符合正常值范围者为病态,高于上限者可考虑为实热阳证,低于下限者可考虑为虚寒阴证。张世亮等[13]检测31例中医辨证属于阳亢型或阳虚型的高血压病患者面部温度,结果阳亢型患者的面部平均温度明显高于阳虚型,前者小冷斑的出现率高于后者,冠状大冷斑的出现率低于后者。

2.3面温与疾病研究

高氏等[14]应用ATIRM301B医用远红外热像仪分别检测同一面瘫患者左、右面颊、内眦、眶上及额等测温区,结果显示正常组面颊、内眦、眶上及额部温度无明显差异,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面颊、内眦、眶上及额等测温区温度明显高于健侧,慢性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面颊、内眦、眶上及额等测温区的温度显示低于健侧。不同患者各测温区的温度呈现不同的差异.

3面部色泽

面部色泽包含颜色及光泽,健康成人面部色泽的形成,现代医学认为,主要由表皮颜色、皮下脂肪颜色及皮下血管的颜色等多种因素融合而成。祖国医学则认为与人体气血荣枯关系密切。

3.1常人色泽与季节年龄变化

蔡氏[15-16]利用色差计对102名正常人四季面色变化进行了定

量观察,发现正常人的面色在春天稍青,在夏天红润而有光泽,在秋天呈黄而少泽之象,在冬天稍灰之象,证明了祖国医学关于面部色泽随四季有一定变化的理论。另外,测长沙地区327名健康成人左右颧部、额部3个部位的L(光泽度),a(红光),b(黄光)值,结果表明女性L,a值普遍高于男性,且男女都有随年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b值男性高于女性,且b值男女都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提示随年龄增长,面部的光泽和红色均减少。

3.2病理五色光泽研究

蔡氏[17]应用日本产的携带式色差计对中医望诊所见的病理五色进行了量化、数据化研究。结果发现,光泽情况由高到低为:淡白、红赤、萎黄、青紫、暗黑。红光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红赤、暗黑、青紫、淡白、萎黄。黄光情况由高到低依次为:萎黄、暗黑、淡白、青紫、红赤。

3.3临床研究

3.3.1五脏疾病色泽研究

胡氏[18]测定五脏病患者面部色泽,与正常组比较,五脏病面色均偏晦暗,以肝病组最暗黑,心病组最偏红,脾病组面黄少华,肾病组面色苍白而黄,肺病组则面色稍红。田氏[19]测定正常人和脾病不同证型的波长反射率,明度、彩度,结论显示:正常人的明堂色为红黄色比例适中。脾病3个证型以黄光为主。脾病实证以及仅气虚时,其色泽明度与正常人基本相同,出现气血两亏时,其明度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健康人面部彩度与病理时面部彩度相比要强,当发生病理变化,尤其是气虚证时,其面色彩度降低明显。

3.3.2具体疾病色泽研究

发热病人面色色泽定量实验研究张氏[20]对比测定120例健康人与110例发热病人的面色,发现发热病人X值(红源色)比健康人大,Y值(明度)比健康人小,提示发热病人的面部明度下降,健康人面部不同点所测数据有差异。黄疽病人面部色泽定量实验研究艾氏[21]测量80例黄疸病人,同时对治疗前后面部色泽的变化与黄疸指数作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正常人是泽度(L)值高,红光(a)与黄光(b)比例适中。阳黄证病人是泽度较高,黄光最高。阴黄证病人是泽度最低,黄光与红光都较高,阳黄证与阴黄证之色差是4.15,属于明显差别,证实了由于阳黄证与阴黄证病机不一致导致了皮肤色泽的差异。慢性肝炎患者面色测定蔡氏[22]等对90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了测定,结果肝气郁滞病人面色L值最低,因而呈青紫晦暗无光之色;肝郁脾虚病人面色b值最高,色泽度欠佳,即萎黄之色;肝阴亏损者a值最高,色泽度适中,显潮红之色。肺结核病患者面色测定蔡氏[23]对131例肺结核病人进行测试,发现气虚证组泽度高,红光低,黄光正常,血虚证组是黄光高,红光和泽度均低,阴虚证组红光明显升高,黄光正常,泽度比较低,。阳虚证组是泽度最低而且带灰色,红光与黄光正常,与肉眼观察基本一致。血液病气血虚证面色定量蔡氏[24]血液病患者中气虚证组面部泽度高,红光低,黄光正常;虚证组泽度低,红光低,黄光高,这些结果与临床肉眼判断结果基本一致。

4其他

郑氏[25]等近年来致力于研究一种光纤探头式光谱分析和颜色测试系统,依据色度学和光谱分析原理,结合医生临床经验,建立皮肤病变自动分析系统,取得了可喜成果。陈氏[26]等提出一种皮肤检测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使用颜色对象素进行过滤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纹理特征对皮肤区域进行过滤,在取得较高皮肤识别率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背景错分率。蔡氏[27]对肺癌、哮喘、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患者的面色及面部蟹爪纹进行观察发现蟹爪纹有随临床分期加重而加剧,且其阳性率和程度与气道阻塞的程度及肺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成正比。KukiwMiyamoto[28]等人

开发了一种数字图象分析系统对面部色素沉着点进行检测,结果证实该系统很敏感,对探测色素沉着点,提供临床所需的可重复性数据。陆萍,林坤辉[29]等利用神经网络对中医面诊证素辨证进行研究,得到关于证素辨证的面诊神经网络结构。在MATLAB上设计出神经网络结构,对64例病例进行辨证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5问题与展望

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色度学、红外成像技术、数码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学的应用为中医面诊提供了一些客观定量的数据,对面部色诊进行了阐释论证,并在面部颜色、面温、光泽等面部色诊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中医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