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1

36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尹寿福

尹寿福(吉林省龙井市人民医院吉林龙井1334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7-051-02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年间36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资料。结果36例病人的完全恢复。结论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对病人身心恢复与改善非常重要。

【关键词】心血管神经症心理护理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性一种类型。大多发生在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尤其多见于更年期妇女。临床上无心脏病证据,预后良好,但长期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我们中医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份共收治心血管神经症患者36例,本组男9例,年龄39~56岁,平均年龄41岁;女27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3岁。

1.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出汗、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等,通常伴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自觉症状显著,一般缺乏心血管病理、解剖器质性病变。

2结果

通过对本组进行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并做好病情解释,重视环境对患者心理影响的护理,适时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69.3%患者自觉症状消失,30.7%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3护理体会

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应以热情诚恳的态度接待患者。同时我们应着装整洁,举止行为要得体,患者向自己诉说时要全神贯注并耐心的倾听患者诉说。

3.2要重视同情和体贴患者给患者做体位检查时动作应轻柔、仔细、认真。对于反复诉说头晕、潮热等症状的更年期女性患者,每次查房时应以亲切、关心的态度先摸摸其额头,牵牵手或帮其盖好被子,同时给予积极地暗示性语言。使其感到被关心、理解和支持,取得患者的信任,要保持患者经常心情愉快、情绪稳定。

3.3重视环境对患者情绪的影响舒适、悠雅的环境能使人心情平静,情绪稳定。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床头柜、病室及走廊墙壁放置适量淡雅花卉和挂画,以调节患者紧张情绪;严格执行病区探访制度,避免过多探访者而造成环境噪闹、混杂,干扰患者情绪,特别对于焦虑紧张易激惹的患者,更应注意这方面问题。晚上休息时应熄灯、开地灯,避免强光刺激而影响患者的睡眠。

3.4尊重患者,使其配合治疗多与患者交流,医护人员应善于使用一些安慰性、鼓励性、劝说性或积极暗示性地美好语言,主动与患者交流,引导患者谈话,让患者多说出心理的话,才能很好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指导。

3.5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改善心脑供血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药。此外配合补血养心、益气安神的中药,告知患者尝试体疗和针灸等物理疗法。

3.6健康教育

3.6.1知识宣教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护士应将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及病情逐项告之,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耐心的启发、开导和精神支持,必要时让患者亲眼看到检查结果,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心脏是正常的,心理因素是发病的诱因;对于病程长、反复就诊或以往治疗不佳者,向患者强调心血管神经症的发病是生理、心理、社会3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对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及负性情绪进行疏导,并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

3.6.2生活指导告之患者在生活中要保持心情舒畅,如有烦恼应寻求社会支持,可与家人、朋友商量,也可求助于心理医生;鼓励患者参加文娱健身活动,这不仅可增强患者的体质,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可以培养其在生活中面对压力的乐观态度。

参考文献

[1]姜乾金.医学心理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陆再英,钟南山.主编的内科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