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肺结核的联合用药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耐多药肺结核的联合用药治疗分析

陈玉霞

(双鸭山市传染病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临床联合用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0例联合用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经治疗,痰菌阴转情况,12个月观察痰菌阴转率100%,病灶吸收率86.66%,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4例,肝肾功能损害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0%。结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少,抗耐药性较强,值得临床不断推广和探讨。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联合用药;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9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280-01

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结核分支杆菌在实验室常规抑菌浓度下仍能生长。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经过满疗程的化疗,痰菌仍不能阴转或又复阳。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时间延长,难治,甚至死亡。治疗的费用显著增加[1]。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应用频率增高,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也不断上升。化疗效果的好坏与耐药性密切相关,因此耐药性测定尤为重要。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0例联合用药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0例,期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42±3.5)岁。均为结核分枝杆菌,耐2药16例,耐3药11例,耐4药3例。

1.2方法

异烟肼(H)+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氧氟沙星(O)+链霉素(S)方案治疗,疗程9~12个月。对异烟肼及利福平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具有耐药性。可用结核清(或力克肺疾)+氟嗪酸(左复可)+乙胺丁醇+卡那霉素方案治疗12个月。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为力克肺疾+氧氟沙星(左复可)+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T),治疗18个月。对部分伴有结核热的MDR-TB病例使用过异烟肼+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氟嗪酸(左复可)或环丙沙星或来立信。WHO推荐的未获得(或缺乏)药敏试验结果但临床考虑MDR-TB时,可使用的化疗方案为强化期使用AMK(或CPM)+丙硫异烟胺(1321TH)+PZA+OFLX+力克肺疾联合,巩固期使用TH+OFLX+力克肺疾联合。强化期至少3个月,巩固期至少18个月,总疗程21个月以上。获得了药敏试验结果可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调整,保证敏感药物在3种以上。

1.3疗效判断标准

有效:肺部病灶吸收好转,空洞闭合或缩小,痰菌阴转。

无效:肺部病灶无明显吸收或肺部病灶增多,空洞无变化,痰菌持续阳性。

2.结果

3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经治疗,痰菌阴转情况,12个月观察痰菌阴转率100%,病灶吸收率86.66%。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4例,肝肾功能损害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0%。

3.讨论

慢性传染源在结核病流行病学上的影响必须重视。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流行可来自不顺应结核病病人。在指印研究初期人们就有探索耐药株和敏感株之间的指印差异,但未获满意结果[2]。但是,在耐药株流行病学中,耐药株中指印高度相似性则意味着可能是某个耐多药菌株的流行传播。指印出现明显的多样性,则表明社会耐药性来自不同病人的耐药株的共同传播的结果。

明确过去用过的方案、药物、疗程、疗效、不良反应。必须至少用3种以上敏感药物组成化疗方案。通常用4~5种敏感药物组成方案的治疗效果更好。必须切忌犯“单药(增药)综合征”的用药错误。避免在耐药的方案中加入一种敏感药物,该敏感药物很快发生耐药性,又加入另外一种敏感药物,如此加药等于未加敏感药物治疗,可导致病情恶化。注意治疗方案的个体化[3]。治疗MDR-PTB没有绝对统一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每个病人的用药史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组成治疗方案,完全做到治疗方案个体化。明确各种抗结核药物相互之间的交叉耐药性。治疗方案必须避免药物交叉耐药性对疗效的影响。采用每日疗法与长程疗法。必须实施直接面视下治疗(DOT)。严格治疗的管理,强制性检查痰菌,每月查痰菌1次共6个月,以后每3个月查1次,直至治疗结束。

耐多药结核病至少对INH及RFP耐药的病例,是经WHO标准复治方案失败的病例或使用国家治疗规划外的各种效率差的方案病例。用于耐多药结核病例的一些新药,有喹诺酮类衍生物的氧氟沙星、丙环氧氟沙星(CPFX),长效利福霉素类药物及丁胺卡那霉素,但这些药物的作用尚未了解[4]。由于易于获得,因此,在治疗多种耐药性结核病时,可使用喹诺酮类的一种衍生物或者使用它来替代一种二线药,如1314Th。在考虑使用氧氟沙星或丙环氧氟沙星时,由于氧氟沙星有良好的药物动力学及细菌生物活性,应优先考虑氧氟沙星。利福布丁(RFB)在耐RFP的结核病中的疗效是有限的。对医疗单位、群体单位和家庭成员中与MDR-PTB病人有密切接触者,作PPD试验阳转者,应进行预防性治疗,由于INH与RFP已经耐药,不宜用INH的单药方案或含INH、RFP的联合方案进行预防治疗,国际推荐用PZA加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方案预防性治疗MDR-PTB,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董学敏,王宁,张建英.耐多药结核30例耐药原因及治疗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3,8(1):80-80.

[2]李二丽,王茂林,韩莉青,等.左氧氟沙星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20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158-4159.

[3]陈永忠,潘洪秋,许卫国,等.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0例抗结核治疗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2011,31(16):3191-3192.

[4]梅月志,杨莉明,马泽粼.联合用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30例疗效观察[J].湖北科技学报(医学版),2008,22(4):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