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专业动手能力构建新型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

/ 1

强化专业动手能力构建新型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

刘俊昌王新军(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7-0248-01

针灸推拿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瑰宝,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针灸推拿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利用针刺、艾灸、推拿手法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一种无污染、无副作用的绿色治疗方法,在现今不仅受到国内广大患者的欢迎,也受到国外医学界和患者的认同和欢迎并形成了“针灸推拿”热。针灸推拿在治疗上强调的是专业动手能力,而专业动手能力的基础是刺法灸法和推拿手法的操作,表现在课程上则以《刺法灸法学》和《推拿手法学》两门课程为代表,专业动手能力的强弱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传统的培养模式是重理论讲授,轻动手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素质培养,这种模式已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这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差,甚至有个别学生,毕业工作了,仍不能较好地掌握基本的刺灸方法[1]和推拿手法,经常受到用人单位的质疑。因此,本课题将制定出针灸推拿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

国内中医院校同仁多从《刺法灸法学》和《推拿手法学》课程的局部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进行教改研究[2],而从专业动手能力角度对两门课程整体的教学模式研究较少[3],因此,从《刺法灸法学》和《推拿手法学》两门技能基础课方面探讨针推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1方法与步骤

刺法灸法和推拿手法是针推专业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基础和中心环节,本研究拟从《刺法灸法学》和《推拿手法学》两门课程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1.1修改教学计划,调整课时,将《刺法灸法学》课程总课时由90节调整为72节,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比例由1.5︰1,调整为1︰1;将《推拿手法学》总课时也由90节调整为72节,理论和实验的比例由1︰1.5,调整为1︰2,通过调整增加了实验课比例,这是因为这两门课程实践性比较强,光靠教师课堂讲授,经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证实;学生学习效果较差,正如光看厨师做菜,自己从不动手尝试、训练永远做不出美味佳肴的道理一样。

1.2在压缩理论课时的情况下,为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理论课加强教学手段的改革,力争将全部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并用传统的板书和课堂讲述做补充,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课堂吸收率,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1.3进行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革,在进行教授方法探讨和改革的同时,也要进行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探讨,以体现实验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完整性,通过教师教授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相互配合,以提高教学质量。

1.4进行实验课部分教学测量(即考试)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将“目测考核法”、“体测考核法”、“机测考核法”和平时实验报告结合起来实施实验课的教学测量,通过更科学合理的测量以客观检验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刺法灸法学》和《推拿手法学》两门课程实践性较强,考核方法过去较粗糙单一,多采用“目测考核法”。

1.5对两个班次(A针推班和B针推班)的新旧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及考试成绩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完善并形成体现专业动手能力培养的新教学模式。

2讨论

2.1理论意义

科学规范的《刺法灸法学》和《推拿手法学》课程实验课教学模式是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和保证,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经验教学为主,实验课比例低,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差,而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合理、规范、科学、可行的特点,对提高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2应用价值

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以后所有的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另外中西医结合本硕专业也开设针灸推拿课程,本研究成果也可使其受益,故具有长远的推广应用价值。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V期教改课题(编号:YG2008063)

参考文献

[1]宫艳华.对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2):177.

[2]路玫,田雁华,郭现辉.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探索人才培养模式[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4):413-414.

[3]云小娟.用微格教学模式训练针灸推拿医士生操作能力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