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员工辅导工作中的应用和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心理学在员工辅导工作中的应用和效果

涂艳艳

涂艳艳

台晶(重庆)电子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心理学在企、事业员工辅导与管理工作中已经逐渐的占据着主导地位。企事业员工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日渐增多,心理压力也逐渐的变大,及时对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进行心理辅导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目前我国心理学仍然是属于偏冷门的学科,关于心理学的辅导依然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这就需要企、事业的管理人员积极进行心理学研究。如何能够良好的运用应用心理学,将其成熟的与企事业员工辅导工作相结合,以便解决日常管理中的一些难点,一直都是各个部门管理层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简单的对应用心理学在员工辅导工作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心理学;员工辅导;应用效果

引言:心理辅导教育工作在当今社会,逐渐得到了各部门领导的重视,在企事业单位中心理辅导教育方面的资源投入占的比重也在逐渐的增长,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人员的自身整体素质,从而培养优质高端人才,将人力最大程度转化为企业利润。企事业想要稳步向前发展,就要研究如何将管理心理学与企事业管理工作进行融合。应用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在企事业管理中熟练的应用起来,对提高企事业员工素质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体现了企事业工作系统的完善,更加体现了一种人性化关怀的存在。近些年来,如何能够良好的运用心理学,对员工进行日常辅导工作,一直都是热门研究的课题。

一、心理学在开展员工辅导应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学在员工辅导工作中开展应用程度不足

企事业单位一般来说人员众多,员工构成体系较为复杂,很多企业虽然会定期开展“誓师大会”和“心灵鸡汤”大会,但是这些都只是在表面对员工进行疏导,并没有深入了解到员工的内心,运用到的心理学方面知识也是十分浅显,心理疏导的力度远远不够,不能使企事业员工产生认同。企事业员工一般来说,面临的压力非常的大,这不仅仅来源于工作中,有些来自日常的生活中,但是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也会影响到工作生产。近些年很多企业频频爆出员工自杀、伤人等一些列事件,这就是非常明显的说明,在员工辅导工作中没有有效的开展心理学的疏导,心理学在员工辅导工作中应用程度严重不足,使员工的内心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虽然,很多企事业比较重视心理辅导方面的教育工作,但是由于资金、人员、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心理学辅导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真正了解心理学辅导工作的人员十分匮乏,发挥不出来真正的作用[1]。

(二)心理学在员工辅导工作中开展的效率不足

很多企事业单位,比较注重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未来的经济发展,对心理学方面的建设重视度及投入不够。心理学在员工辅导工作中开展的效率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低下。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们虽然比较重视员工的心理辅导工作,但是并没有将员工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上日程,没有积极开展,开展的频率严重不足,落实的不够到位,一般时候只是进行简单的口头心理教育,不够深入人心,没有办法真正了解员工们的心理薄弱点,无法满足他们对心理辅导的需求。长久之后,往往会对心理辅导工作变得忽视起来,然而,这样忽略的正是企事业单位员工的未来发展,心理健康的员工的工作效率往往要远高于普通员工。新时代是一个数字化信息时代,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只有将员工的心理辅导作为企事业的发展目标之一,并且深入贯彻,才能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心理学在员工辅导工作中的主要应用方面

(一)以人为本,引导心理学走进员工,提高对心理学的认知程度

企事业单位不能以提高生产经济为目的,应该着重以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程度为主要目标。员工心理学辅导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目标是单位的员工,由于企事业单位辅导工作的主体是“人”,目的是对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进行积极向上的心理辅导教育,对员工进行管理工作。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对员工进行充分了解,掌握每一个员工的生活情况、工作情况,这就需要辅导员们贴近被辅导的员工们,走进员工中间去,主动去了解员工,与员工们相互沟通,积极的进行心理辅导。将心理学灵活运用,从而提高心理学辅导员工的工作质量,保障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们的心理健康。这就需要考虑好如何通过完善的心理学辅导工作,培养企业的核心价值文化,完善内部竞争机制,理顺企业管理体系等等控制方案。

开展心理学辅导工作时,应该积极的对被辅导的员工进行肯定的鼓励与赞扬,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重拾信心。在辅导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辅导者的方式方法与语气,避免机械性的口头说教,要结合自身,慢慢的渗透到员工的思想中,走进员工们的内心。要有耐心,心理学辅导不是短期能看见成果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在心理辅导工作中一旦辅导者出现急躁情绪,很容易使员工出现逆反心理,这样就会适得其反。通过对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可以提高企事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他们对心理学的认知程度,改善员工们的心理环境,使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心态[2]。

(二)展开心理测试评价工作,加强心理学的健康教育,提高员工满足感

企事业单位要定期对员工们进行心理测试评价工作,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环节,对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心理情况进行了解,开展心理健康体检。企事业单位员工数目一般来说非常庞大,每一个员工的心理问题也不同,所以,对有问题的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可以引导他们走向正常的心理轨道。企事业员工作为社会的高质量人才,需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学辅导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于心理学的认知程度,真正的了解心理学,从内心接受心理学辅导。在开展心理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心理学辅导机制,将心理学辅导工作真正的落实到企事业单位未来发展规划中,走进员工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来。建立“心理咨询室”、“减压房”、多多开展工作外的集体活动,设立减压游戏等方式,都是对员工进行心理学辅导工作。心理学辅导不是单纯的治疗心理疾病,它们面对的也不都是“病人”,心理学辅导工作主要的目的在于挖掘他们的自身潜能,改善员工们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满足感,让员工对企事业单位产生“家”的感觉。这不仅仅是一种人文关怀,也能提高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对单位的忠诚度,提高企事业单位员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促进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良好发展。

三、心理学在员工辅导工作中应用产生的效果

在对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进行心理学辅导工作后,会普遍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程度。利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员工辅导,可以帮助企事业员工运用心理学知识来应对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通过专业的心理学辅导之后,企事业员工的状态会出现几大特征:一些自闭、自卑、不爱与同事领导沟通的内向员工,会主动的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日常的生活也变的丰富起来;一些脾气暴躁的、对他人具有攻击性的员工,会慢慢的变得和善起来,与人沟通也不再具有“攻击性”;对犯了错误或者接受批评的企事业员工,不再逃避责任,不再给自己犯的错误找借口,而是主动承担自动应该承担的责任,更具有责任感;对经常会感到紧张无助的员工,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学辅导之后,他们的心情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放松,他们的精神状态也会变得更加好;一些顽固、固执、不愿意接受他人意见、自负的人,通过心理学的辅导之后,变得能够能够听取他人意见;对于经常逃避事实、逃避工作中问题的员工,会让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变得更加具有责任担当敢。所以说,在员工中进行心理学的辅导,可以给员工很强的归属感,心理学辅导不单单是一种工作,更是对他们的生活和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提升,让员工更加具有使命感、责任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这已经不单单是心理学的范畴了,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3]。

结论:随着改革开放时代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做到将员工与企事业共同良好的发展一直都是企事业着重探索的,将这两点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就是企事业与员工的双赢。所以,为了企事业和员工能够更好的前进发展,我们必须将心理学应用到员工辅导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企事业想要稳步向前发展,如何将管理心理学融合在员工辅导工作各个环节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员工辅导引用心理学对于提高企事业人文环境、员工风貌、企事业效益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员工的心理反射来调节企业与员工之间的隔阂与矛盾,从而将两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提高员工的正能量心态,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促进企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坤.田莹.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4(15):12.

[2]张仁.管理心理学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教育时间与教学研究.2016(2):23.

[3]眭惠友.游小备.杨益.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