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叶爱武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目的通过在ICU置管病人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置管病人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法将风险管理方法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内容包括落实3级护理质量控制,识别护理流程潜在危险因素,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分享制度,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和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病房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服务态度、沟通能力、责任心、应急能力6个方面和病人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管理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地降低医疗风险和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ICU;风险管理;护理质量

风险管理是指各单位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处置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1]。ICU是集中救治危重病病人的场所,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其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如出现问题处理不及时,可导致病人生命危险,甚至死亡。ICU不允许病人家属陪护,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缺乏了解,易产生护患纠纷。因此,认识和防范护理风险事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增强护士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已成为当前医院护理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也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核心[2]。本科室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将风险管理方法应用于护理管理中,经过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本科室共有护士20名,年龄21~37岁,平均(26.8±1.9)岁。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6名,护士12名。学历:本科6名,大专12名,中专2名。

1.2方法

1.2.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组长为护士长,下设质控员和护理文书质控小组长、药疗小组长、消毒隔离小组长、仪器维护小组长。制订各小组组长工作职责及标准,每周组长对各小组的工作检查2次,每月召开1次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会议,对发生的每1例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系统和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和缺点,并加以改善,分析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断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3]。

1.2.2落实3级护理质量控制管床护士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护理小组长每班检查本组护理质量,并记录;组长对重点人群、重点时段、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整改。

1.2.3识别护理流程潜在危险因素加强风险意识教育是减少护理风险的前提,故有必要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4]。应用失效模式分析护理流程潜在危险因素,如给药环节、高危药物注射、各类特殊管道护理、输血等高危技术操作,找出发生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制订相应的防范对策。

1.2.4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激励机制对发生的每1例不良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找出系统和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和缺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建立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科室每年由大家投票选出优秀讲课老师、优秀组长、优秀合作伙伴、优秀带教老师等,对于优秀的予以嘉奖。鼓励和培养护士间的团结合作,使大家能够在繁忙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弥补工作中的缺陷或漏洞,从而有效地防范护理差错。

1.2.5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按照ICU核心能力培训计划进行个体化的培训,科室每月组织1次护理查房、操作示范和技能考核,使护士开拓视野,提高技能。新入职护士和轮科护士因为对ICU环境陌生,仪器使用不熟练,操作技能和病情观察能力较低,护理经验欠缺,这些是导致她们发生护理缺陷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她们进行重点培训。根据新护士特点选择导师,落实导师制,由导师带班指导工作,督促学习,每月进行操作考核,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带教效果[5]。

1.2.6加强护理记录的管理如护理记录中存在关键内容记录不全或记录不规范等问题,一旦发生诉讼或纠纷,护理记录将成为法律的证据。ICU病房是危重病人抢救与治疗的场所,病人能否得到及时的救治和全面而细致的护理,特护记录单将成为最有力的证据,因此,我们要求每一项治疗和护理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例如病人病情变化情况、用药时间、疗效观察等。实施3级质量控制,对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反馈。

1.3效果评价

分别在护理风险管理前后评价病房护理质量情况,内容包括护士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服务态度、沟通能力、责任心、应急能力6项,每项总分100分;调查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病房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的差异。

2结果

2.1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病房护理质量情况比较

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病房护理质量情况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服务态度、沟通能力、责任心、应急能力均明显优于实施前,管理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病人满意度比较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病人满意度为96.81%,实施前为75.79%,管理前后比较,χ2=9.38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风险管理是管理学的内容之一,上世纪被欧美的管理者引入到医院管理中形成医疗风险管理。医疗风险管理专家指出,所有临床活动都带有一定的风险,临床活动都存在着风险与效益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降低风险中人为及系统因素,减少组织上的风险确保医疗质量的提高是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危重病人常同时有多个系统、器官组织在原发病因作用下遭受创伤,病情错综复杂,各种侵入性操作治疗多、风险大[3]。需要医护人员具有广泛的急救知识,并能熟练应用多种监护、抢救仪器和设备,对病人进行严格的监护。因此,加强风险管理,不仅提高护士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而且对培养护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本调查结果显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服务态度、沟通能力、责任心、应急能力和病人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管理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相似[5]。结果提示,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提高护士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使其能按各种有关规范和制度实施各种护理操作,而且使护士能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在ICU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和业务素质,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减少和消除护理风险对病人的危害,提高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1]AufseeserWeissMR,OndeckDA.Medicationuseriskmanagement;Hospitalmeetshonecare[J].JournalofNursingCareQuality,2001,15(2):50.

[2]田平,商玉环,姜超美,等.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3):54-56.

[3]洪蝶玟.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0):43-45.

[4]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5]刘哲军,席淑华,周立,等.加强急救ICU护理队伍建设的措施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4(1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