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早期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与先兆流产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1

妊娠早期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与先兆流产的关系

李雪1郑国波2

(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贵州遵义563003)(2遵义医学院检验医学院贵州遵义563003)

【摘要】目的:对妊娠早期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与先兆流产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于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20例妊娠早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60例,观察组为正常妊娠,对照组为先兆流产,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对孕妇血清中的HCG、P以及E2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随着孕周的增加,血清中的HCG、E2水平明显增加,而P无明显变化;相同孕周中,对照组妇女的β-hCG、P以及E2浓度均高于观察组,而当孕周大于7周的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妇女的HCG:4~6+6孕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维持早孕的重要指标主要可分为血清β-HCG、P以及E2,同时在对妇女进行定期监测的情况下可及时发现先兆,并做好相应的预后预测工作。

【关键词】妊娠早期;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先兆流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064-02

HCG中文全称绒毛膜促性别激素,P,中文全称为孕酮,则两种的激素在早期妊娠和维持妊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此外,上述两种激素和E2的浓度更是在先兆流产的预防,并且在降低因卵巢和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流产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就从我院选取120例妊娠早期妇女,探究分析了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先兆流产存在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20例妊娠早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60例。观察组患者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41岁、平均年龄是(23±5.32)岁,停经周数为4到10周,平均为(7±2.31)周;对照组患者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为40岁、平均年龄是(23±5.41)岁,停经周数为4到10周,平均为(7±2.63)周。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停经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孕妇进行静脉血的抽取,抽取量为6毫升,将其置入试管中进行20min的离心处理,在血清分离后将其放置与零下20℃的环境中进行保存,并进行成批检测。所选试剂为贝罗氏试剂,采用的方法为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法。

1.3统计学分析

两组妇女的HCG、P以及E2水平与4~12+6孕周相关性主要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记下来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x-±s”,当P<0.05,说明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随着孕周的增加,血清中的HCG、E2水平明显增加,而P无明显变化;相同孕周中,对照组妇女的β-hCG、P以及E2浓度均高于观察组,而当孕周大于7周的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妇女的HCG:4~6+6孕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详情见表1。

3.讨论

通常情况下,妊龄达到第三周即可从母体的血清中检测出HCG,且随着时间的推移,HCG浓度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一般在妊娠的7到8周即可达到HCG浓度的高峰时期,而在孕周达到7到10周时,胎盘则开始代替妊娠黄体,而HCG水平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该激素主要由绒毛滋养层中的合体细胞分泌,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作用主要可体现为维持黄体活动以及降低母体淋巴细胞活动,最终达到避免对胎儿产生排斥的作用[2]。

妊娠期中,若孕妇的孕酮过低,则难以为此正常妊娠,极易导致运动水平过低的情况。而在排卵期LH高峰以后,血清中的E2水平则可在几天内快速下降,而当孕妇处于黄体期则又会快速上升,由此可知,E2主要由黄体分泌。通过深入的研究还行,孕酮和雌激素存在息息相关的联系,而雌激素对保持黄体的期限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此外,在妊娠早期中,E2也可反映优势卵泡的质量以及卵巢黄体功能[3]。同时,在妊娠的前7周,因为孕酮和E2主要来源于卵巢,而在7周后孕酮和E2则主要来源于胎盘,其中,E2的快速上升则有效显示了胎儿以及胎盘的良好存活,由此可知,E2的水平越低则预后效果越差。

综上所述,为此早孕的重要指标主要可分为血清β-HCG、P以及E2,在对妇女进行定期监测的情况下可及时发现先兆,并做好相应的预后预测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鑫颖,彭伟,王丽霞,等.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营养状态及其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关系[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7,53(01):52-55.

[2]贾文丽,李冬梅,李彩萍.妊娠早期妇女尿碘及甲状腺功能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02):152-154.

[3]王丽霞,赵文娟,彭伟,等.妊娠早期妇女碘营养及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关系[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5,51(06):697-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