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基础基坑开挖费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人工挖孔桩基础基坑开挖费用分析

付衍哲杨兴胜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丰台100071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工挖孔桩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必要对人工挖孔桩基础基坑开挖费用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并采取最优化的实施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首先概述了相关内容,研究了相关措施与方法,望该课题的研究,对后续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够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基础;基坑开挖;费用;分析

1前言

在人工挖孔桩基础基坑开挖中,费用分析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性工作,如何取得最为理想的效果,保证顺利进行,备受业内人士关注。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相关先进理念,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个人的几点认识。

2概述

挖孔桩一般适用于无水或渗水量小的地层,对可能发生流沙或含较厚的软黏土层地基,挖孔桩能直接检验孔壁和孔底土质以保证桩的质量。人工挖孔桩施工方便、速度较快,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挖孔桩要比木桩、混凝土打入桩震能力强,造价比冲锥冲孔、冲击锥冲孔、冲击钻机冲孔、回旋钻机钻孔、沉井基础节省。

(1)结合前期地勘报告及季节施工特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召开工地第一次会议,明确各方负责人及联络方式。(3)熟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了解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周围环境状况,掌握《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在重庆地区施工,参照《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挖孔灌注桩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2〕162号)和关于加强人工挖孔桩作业安全工作紧急通知(渝建发[2011]95号)。(4)组织施工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安全交底会议。(5)检查工地临时设施情况是否符合文明施工要求,检查施工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健全情况。(6)检查材料供应单位和生产厂家的相关资质,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是否满足施工质量和安全要求。

3对原材料的监督检查

(1)水泥: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2)砂石:外观检查含泥率及石片、石皮、风化石的含量。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送检、评判,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才可以使用。(3)钢筋: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见证人现场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4对桩孔定位和成孔质量控制

施工中,桩径、桩孔的垂直度和桩底扩孔是桩基成孔的质量要素,直接影响桩基承载力。为保证质量,采取以下措施:

(1)以根据设计桩径和橇底扩孔几何尺寸制作检查尺模,用以施工中检查修正。(2)孔桩的定位应采用经纬仪精确测量放线。为了方便施工中检查校核,应根据放线的桩心位置,以桩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在地面上用砖或混凝土制作200mm高的桩上孔,桩孔表面砂浆抹平,然后用經纬仪把每根桩的纵向轴线抄在桩孔上孔表面,而且用水准仪要确定桩上孔标高并进行标识。(3)通过:“十”字形尺模和垂球来检查桩孔垂直度,要求每2m检查一次,通过桩孔标高标识来控制桩长。当桩基扩孔完毕后,采用预先根据扩孔几何尺寸制作的尺模进行检查,根据此办法,可以在施工中很好地控制桩孔垂直度及桩基扩孔质量,防止桩出现颈缩现象。

5对地下水的控制

地下水是深基础施工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它给人工挖孔桩施工带来了许多困难。含水层中的水在开挖时破坏了其原来的状态,使周围的静态水失去原来的静态而变成了相应的动态水充入桩孔内,从而影响了人工挖孔桩的正常施工,如遇到动态水压土层施工,不仅开挖困难,连护壁混凝土也不易浇筑,易被水压刷穿透,发生桩身质量问题。

如地下水量不大时,可选用潜水泵抽水,边抽水边开挖,成孔后及时浇筑相应段的混凝土护壁,然后继续下一段的施工。当水泵抽水不能保证正常挖孔时,就要从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上考虑。采取对周围桩孔同时抽水,人工降低开挖孔的地下水位,以减少开挖孔内的涌水量,如此采取交替循环施工的方法,合理组织安排,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对不太深的挖孔桩可在场地四周合理布置统一的轻型管井来降水分流,如基础平面占地较大时,可通过增加降水管井的排数来解决。总之,在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处理地下水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周围环境。有时施工会对周围环境、基础设施等产生影响,不可能无限制抽水;周围如有河流、湖泊、沼泽等,有可能达不到抽水的目的。

6对流砂的控制

人工挖孔在开挖时,如遇有流动的细砂、粉砂层地质时,极易形成流沙,严重时会发生井漏,造成质量事故。因此,施工时要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当流砂情况较轻时,有效的方法是缩短这一循环的开挖深度,将正常的1m左右一段,缩短为0.5m,尽量减少所挖砂层孔壁的暴露时间,组织人员及时进行护壁混凝土的浇筑。当孔壁塌落,有泥沙流入而不能形成桩孔时,可用编制袋、麻袋装土堆堵,形成桩孔的外壁,但必须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孔内壁要满足设计要求。

当流砂情况较严重时,常用的办法是下不小于σ4mm厚钢套筒,钢套筒与护壁的钢模板相似,以桩孔外径为直径,可分成4~6段圆弧,再加上适当的筋条,相互用螺栓或钢筋扣连接。在桩孔开挖0.5m深左右时,即可分片套筒装入,伸入孔底不少于0.2m,插入上部混凝土护壁外侧不小于0.5m,装好后即支摸浇筑护壁混凝土,若放入套筒后流沙仍上涌,可采取突击挖出后即用混凝土封闭孔底的方法,待混凝土凝结后,将孔心部位的混凝土清凿以形成桩孔。也可将此方法应用到混凝土护壁最下段的护底段施工,使孔壁倾斜至下层护壁以外,打入注浆管,压力浇注水泥浆,使下部土壤更硬些,提高周围及底部土壤的不透水性,以解决流砂现象。

7事中控制

(1)复查测量放线、标高,抽查孔径、垂直度及护壁施工质量。(2)检查护壁模板拼接是否牢固,检查与桩中心线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当桩净距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4)第一节护壁应高于地面0.3m,每日挖土必须外运。(5)下孔人员必须按规范佩带安全帽和系安全带。(6)检查抽水情况。在混凝土护壁养护期间,若孔底有水,应不停地抽水,否则会造成刚浇筑的护壁崩塌。(7)督促施工单位边挖土,边检查,除检查孔径几何尺寸,垂直度及护壁质量外,还应对照地质资料,核对孔底土质,使每次挖进深度小于该土层土体稳定的极限高度。(8)要防止从孔口坠物伤人,井下无人作业时,一定要将孔口完全覆盖。检查孔内通风情况,严禁在孔内吸烟,遇到临时停电情况时,应由工地配置的发电机供电、保障正常通风。每次下孔前需要进行通风及空气检测,凡有毒气体超规范时,必须停工进行除毒。(9)钢筋质量控制:进场要验收,检查合格证、检验报告,按照规范要求作力学性能试验和重量偏差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焊工要有上岗证。钢筋笼制作严格按设计加工,保证钢筋的间距符合规范要求,箍筋与主筋之间要求有效固定,现场由工长、质检员进行实测实量。

结束语:总之,在当前各种条件下,人工挖孔桩基础基坑开挖费用分析实践中依旧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些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分析其产生的多方面原因,统筹并进,多措并举,克服该项工作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而获得最为优化可行的实施策略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兴年.复杂环境下抗浮锚杆施工的监理工作[J].施工技术,2016(2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