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过敏致严重剥脱性皮炎2例报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阿莫西林过敏致严重剥脱性皮炎2例报道

李延发李洪业杨桂花

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青海西宁811600】

【摘要】:目的:提示临床重视阿莫西林钠致过敏的不良反应。方法:报道2例阿莫西林钠致过敏的病例,并结合用药过程分析可能的原因。结果: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医务人员交接班、药物选择、医护沟通与患者健康教育等环节有关。结论:为确保用药安全,医务人员应重视有效沟通,病史询问、药品选择、交接班及健康教育等环节的安全策略

【关键词】:阿莫西林钠不良事件剥脱性皮炎治疗用药

【一般资料】

病例1、患者井某,男,45岁,农民,因右足外伤5小时于青霉2013年11月12日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正常,右足踇趾肿胀,皮肤撕裂出血,活动受限,X线检查示右足拇趾第一节粉碎性骨折,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诊断右足拇趾第一节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入院后予以清创,经青霉素皮试阴性后选择阿莫西林钠2克分2次给药,静点3天后患者出现颜面部,全身皮肤瘙痒,发红,随即出现大片粉红色皮疹,患者体温正常,无头晕,恶心,呕吐,腰痛等症状,考虑阿莫西林钠致药物反应,血压正常,立即停用阿莫西林钠,并予以地塞米松10mg静推,葡萄糖酸钙10ml静点,非那根25mg肌注,2小时后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明显缓解,继续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次日,患者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出现大片疱疹(包括头皮发际内),渗液,部分疱疹内并发感染,检查白细胞偏高,嗜酸性粒细胞偏高,肝功,肾功及尿常规检查正常,加用氢化可的松200mg,复方甘草酸苷等药物静点,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皮肤粘膜,5天患者出现全身皮肤大量片状脱屑,治疗2周后,剥脱症状减轻,至痊愈出院。

病例2、患者马某,女,39岁,回族,农民,以咳嗽,咳痰伴咽部疼痛3天为主诉入院,入院时血压正常,体温38,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II度肿大,并见脓苔,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罗音,尤以右下肺为主,胸部X线检查示右下肺炎症,血常规示:WBC12.3*109,中性粒细胞82%,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右下肺感染,青霉素皮试阴性后,选择阿莫西林钠分次给药,静点2天后患者出现颜面部,全身皮肤瘙痒,随即出现红色皮疹,无头晕,恶心,呕吐,腰痛等症状,测血压正常,考虑阿莫西林钠致药物反应,立即停用阿莫西林钠,并予以地塞米松10mg静推,葡萄糖酸钙10ml静点,非那根25mg肌注,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明显缓解,次日,患者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出现大片疱疹(包括头皮发际内),渗液,部分疱疹内并发感染,复查白细胞偏高,嗜酸性粒细胞偏高,但肝功,肾功及尿常规检查正常,经上述方法治疗3周后,剥脱症状痊愈出院。

【讨论】

1.阿莫西林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下列感染中病情较重需要住院治疗或不能口服的患者。(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5).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及钩端螺旋体病。

2..不良反应有(1)恶心、呕吐、腹泻及假膜性肠炎等胃肠道反应。(2)皮疹、药物热和哮喘等过敏反应。(3)贫血、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4)血清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增高。(5)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重感染。(6)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目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增强,但近年来阿莫西林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屡见不鲜,所以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对有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者应慎用,在静滴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并要有相应的救治措施。但引起剥脱性皮炎的情况较少见,引起剥脱性皮炎的报到也有不少。我院几年出现了两例。

3..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临床表现(1)1一般过敏皮肤都弥漫潮红,呈现一些2~10cm、形状不规则、略高于皮肤表面、边界欠清、压之褪色的充血性皮疹,无对称性等为首发症状,伴瘙痒、烦躁,腹痛恶心呕吐等。(2)一般情况是首次用药潜伏期长,一般在20天以上。其中部分患者是在发疹型药疹基础上继续用药而发生。此型药疹的特点:在发病开始即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出现。皮损起初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损害,逐渐增重,最终全身皮肤呈现弥漫性潮红、肿胀,皱褶部位出现水疱、糜烂、渗液、结痂。灼痒感重;同时,唇、口腔粘膜潮红、水肿或水疱糜烂、结痂;眼结合膜水肿,分泌物多,畏光。全身浅表淋巴结可肿大。一般于两周后,红肿减轻,全身皮肤开始鳞片状脱屑,手足可呈套状剥脱,头发与甲亦可脱落。病程2~4周。重者可伴发支气管肺炎,中毒性肝炎,肾炎,皮肤感染,甚至败血症。若处理不当,伴发水电解质紊乱、继发感染时也可危及生命。

4.药源性剥脱性皮炎发病机制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可能由Ⅳ型变态反应或重金属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所引起,属重型药疹。(1)药源性剥脱性皮炎发病原因: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中草药物,但以抗原性较强者引起的最多。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发生药疹的危险性比较大。目前认为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迟发型超敏反应:药物(抗原或半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使淋巴细胞致敏;当再次接触相同药物时,致敏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如巨噬细胞趋化因子、转移因子、淋巴毒素等,引起巨噬细胞激活、溶酶体酶释放,使靶细胞破坏、淋巴细胞增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产生淋巴细胞、单核2巨噬细胞浸润性炎性反应。由于细胞的激活、增殖及聚集需较长时间,所以此类反应多发生于用药24h以后,一般持续2~3周。(2)抗原抗体反应药物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可与某些蛋白质结合成完全抗原,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当再次给药时,抗原与体内相应的抗体发生反应,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若突出表现在皮肤上,即产生皮疹,继而发展为剥脱性皮炎。此类变态反应多发生在连续用药后,如抗生素、磺胺药、解热镇痛药引起的剥脱性皮炎。

5.经验教训及误区(1)用过的药不会引起过敏反应的误区:其实以往曾用过或经常用,但从未引起过敏的药物也可能引起过敏。药物过敏反应是药物第一次进入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只有当这种药物再次进入人体时才会引发变态反应,也就是说一般是两次以上用药才会发生过敏。摄入药物的次数越多,产生过敏的可能性越大。再者,所用药物的厂家不同、同一厂家所生产药物的批次不同(药物内所含杂质不同),这些都能成为引发过敏的原因。所以,青霉素之类的药物没有连续用药而再用时,都必须重做过敏试验。(2):过敏反应都会即时发生的误区:药物过敏反应不只发生在用药的当时,有些药物过敏反应是有潜伏期的。如一些药物可能在几个月甚至若干年后才发生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的过敏反应。常见于治疗糖尿病、甲亢或痛风的药物。(3)出现过敏反应停止用药就行的误区:发生过敏反应停止用药只是首要措施,同时还应加强观察,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并应嘱咐患者多饮水,以利于患者从小便中迅速排出残存药物。必要时还需要大量输液,以加速药物排出。(4)皮试阴性者不会过敏的误区:皮试阴性者有时也会发生过敏反应。有个患者在连续注射青霉素的第35天后发生过敏性休克。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人的机体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因此,在治疗和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医生和护士要认真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在用药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而且要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过敏的药物,终身禁用

参考文献

1.安洪亮;时友忠;头孢唑啉钠致剥脱性皮炎1例[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1年04期

2.段志新;泮托拉唑注射后出现局限剥脱性皮炎1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5期

3.罗敏;唐尧;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药学分析[J];中国药物戒;2011年07期

4.陈小敏;陈丽芳;;重症药疹62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