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政治关联:内涵与机理的演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3

企业政治关联:内涵与机理的演化

孙杨丹

(浙江工商大学行政管理系,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企业政治关系是近年来受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在我国转型经济条件及特殊的政治环境下,政治关联这一广泛存在的现象更需深入了解和探讨。本文从中国企业政治关联的涵义、度量、动因和负面效应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综述,也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其主旨在于为对新时代下我国企业政治关联与社会资源的市场交易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梳理,并对进一步规范政企关系、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政治关联;政府治理;政企关系;中国模式;“亲”“清”

自Krueger(1974)对寻租行为与宏观经济的讨论开始,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Fisman(2001)率先将其归纳为“政治关联”这一概念。企业政治关联的产生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有关,而我国由政府权力配置关键资源,人为创造了相对资源短缺的市场环境,同时出现了企业追求政治关联以寻求市场特权的现象。在这一特殊制度背景以及经济发展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政治关联的研究愈发成为热点并不断催生新发现。

一、什么是中国的企业政治关联?

中国当前的经济转型作为研究企业政治关联的特殊情境,对其产生了关键影响。一是我国市场经济尚待完善,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尚不健全,正式制度不连贯、不完善,而基于“关系”文化的社会关系网络等非正式制度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二是各级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关乎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在资源配置中扮演重要角色;三是以GDP考核为导向的“晋升锦标赛”使地方政府官员会不同程度地介入地方经济及微观企业发展(周黎安,2005)。由此形成了一个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又有别于规范化市场的资源配置系统(高伟,李艳丽,赵大丽,2011),与西方罗列的政治捐献、游说等政治关联区别开来。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企业政治关联被定义为公司高管、大股东或董事与政府部门(官员)之间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密切联系(徐细雄,杨卓,刘星,2010)。企业通过企业家当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聘请现任或前任官员到企业任职,或与现任官员的密切私交等渠道来构建政治关联,以期直接获取“稀缺”资源或通过影响政府政策制定间接获取政策资源。(Peng,Luo,2000;胡旭阳,2010)

二、企业为何要建立政治关联?

企业寻求政治关联,是为了谋求政府的“帮助之手”,但迄今为止,对此内部机理的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结论。虽然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突破进展——并非直接作用,而是通过一些动因,间接地影响经济结果,但是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仍是一个“黑箱”。

结合国内外的文献,其动因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五种。

1.融资便利。在大多数国家,企业构建政治关联后受到的债务约束较弱,拥有明显的融资便利优势,更容易获得国有或私立银行的贷款。(Sapienza,2004;Adhikarieta,2006;Dinc,2005;潘红波,余明桂,2008)

2.税收优惠。政治关联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实际税率,包括所得税适用税率和实际所得税率。(Adhikarieta,2006;吴文峰,2008等)

3.政府订单。政治关联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补贴、政府援助、政府采购合同等,更容易进入政府管制行业。(Mobarak&Purbasari,2006;罗党论,唐清泉,2009)

4.危机救援。当政治关联企业出现公众信任危机时,政府会对其放松管制,并对其竞争对手加强管制。(Stisler,1971;Kroszner&Stratmann,1998;DeSoto,1989)而在其出现财务困境时,政治关联企业也能得到更多政府救助。(Faccio,MasuliS&MeConnell,2006;潘越等,2009)

5.产权保护。当前中国的产权制度和契约制度不完善,而与政府构建良好的关系就能保护产权免受政府“掠夺之手”的侵害,产生“产权保护效应”。即政治关联实际上充当了产权及法律的替代机制,替代较差制度环境发挥作用保护私有产权。(Chenetal.,2011)

如开头所描述,在我国转型经济条件下,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在执行上还具有较高的自由裁量权,并营造了资源总量有限又分配不平等的竞争环境。另外,转型经济同时为企业经营带来了政治不确定性和行政管理等诸多不确定性(Guthrie,1997)。虽然这些不确定性随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而逐渐降低,但行政管理的不确定性始终存在。这种不确定性是目前影响民营企业最重要的非市场因素。要降低这种不确定性,企业的经营者拥有广泛的社会交往和关系就显得相当重要。这两点因素都直接导致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借助于政治关联与政府官员的沟通更为有效,来获取上述资源。

三、政治关联的负面效应

那么,进一步讨论,企业获得上述政府资源后是否促进企业绩效?很多案例表明,政治关联为本企业带来一定的政治利益和可见的经济效益,但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其成本,一些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存在侵害行为,都会直接有损企业的绩效。可见,政治关联对企业的生存既发挥正面的促进作用,也能产生负面效应。

1.管理者壕沟效应。企业寻求政治关联可能出于管理者的个人私利,通过建立自己的政治关系网络,使自己被迫离职的可能性降低。政治关联的建立会持续加剧职位壕沟效应,消化公司治理对高管应有的监管和约束。(游家兴等,2010)

2.利益输送。借助政治关联,民营企业可以更多地获得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这增加了公司的融资来源,同时又增强了银行贷款的安全性,从而减轻了控股股东利益输送引起的外部融资成本惩罚,进而方便了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政治关系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程度高于非政治关系公司。(潘红波、余明桂,2010)

3.寻租效应。企业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建立政治关联,就是向政府寻租的过程。在寻租过程中,本来可以配置到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源,被用于非生产性活动中,构成了寻租活动的成本。对企业来说,资源配置效率受到损害;对社会来说,企业寻租会加剧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不利于构建企业间的公平竞争,整个社会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被扭曲。(Guedhami&Pittman,2008)同时,寻租是双向关系,政治关联也给政府对企业的掠夺提供渠道。特别是在“晋升锦标赛”的政治社会中,政府可以利用政治关联构成的与企业的密切关系去追求各种政治目标,如经济发展战略、就业、税收、社会稳定等。

4.市场风险。中国学者注意到,政治人物政治前途的不确定性会给政治关联的企业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即使在企业业绩并未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受到市场恐慌情绪影响,企业市场价值面临巨大下跌风险,并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覃曼、马连福,2016)

上述研究表明,正是政治关联负面效应客观存在,决定了不仅需要从企业角度出发研究政治关联的作用机理,更重要的是,宏观层面需警惕并进一步研究、回应政治关联的潜在威胁,推动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及对策,以期构建良好的政治关联模式。

四、评述与展望

从研究内容来看,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政治关联内涵的界定、政治关联与法律制度替代关系的探讨、政治关联如何影响企业价值和财务活动、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的影响作用等方面,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笔者认为至少还需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加强研究:第一,企业政治关联的已有内涵需要结合中国政企关系的系列制度和运作机理进行重构;第二,企业政治关联并不是企业单方面寻求的结果,而是中国政企关系互动中形成的,受中国政企关系的历史和理念影响,中国企业政治关联的内在机理需要进一步探索;第三,在前两个方面研究的基础上,调整对企业政治关联的规范,进一步优化政企关系。

从研究角度来看,关于政府角色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较多从企业微观层面切入,定位为企业政治关系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相关性,以及政府的经济职能;宏观方面的研究,鲜有涉及。例如,从社会层面考虑政治关联这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对资源配置效率、社会整体绩效水平的影响。同时,政府治理问题的研究亟待加强。

最后,习近平同志用“亲”、“清”两字定调,为政治关联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政治关联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本身并不必然与腐败联系在一起,不能一味遏制。

首先,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关联主体为企业,然而政府依然重要也应该积极有为,探索新型政治关联的新模式是推动一个规范化而又积极有为的政府;其次,以“亲”、“清”为指导的新型政治关联理应为现代法治和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政商良性互动关系。探索将“法治化”为核心的社会规范和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有机结合,政治关联既是法治基础上的“亲”,也是传统人际互动的“亲”;再次,基于互联网经济正深刻改变经济形态,其必将持续深入地影响政治关联,有必要专门对此进行研究,以保证政企关系的前沿性和前瞻性。综上,将法制、文化、互联网经济发展因素纳入政治关联的研究范围,探索当前环境下,政治关联应如何达到企业绩效和社会整体绩效的平衡。

参考文献

[1]I.S.Dinc,PoliticiansandBanks:PoliticalInfluencesonGovernment—OwnedBanksinEmergingMarket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Vol.77,No.2,2005,pp.453-479.

[2]M.Faccio,R.W.Masulis&J.J.McConnell,PoliticalConnectionsandCorporateBailouts,TheJournalofFinance,Vol.61,No.6,2006,pp.2597-2635.

[3]罗党论,黄琼宇.民营企业的政治关系与企业价值[J].管理科学,2008,21(6):21-28.

[4]熊家财.政治关联、企业价值与企业行为:一个述评[J].金融评论,2012,04:107-117+126.

[5]王庆文,吴世农.政治关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政治影响力指数的研究[C].中国第七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论文,2008.

[6]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08)

[7]吴文锋,吴冲锋,芮萌.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与税收优惠[J].管理世界.2009(03)

作者姓名:孙杨丹,江苏无锡人,现为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