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谭美群

(信宜市教育城初级中学,广东茂名525300)

摘要: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在其之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人文典故、民间故事与民族情感,能够起到补充历史教材,升华初中历史教学意义的根本作用。通过乡土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了解和掌握地区内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从而促进我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全面传承,为我国历史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然而从当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学校对于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缺乏重视,在教学过程之中往往以历史课本为主,导致学生对于自身家乡的历史文化缺乏根本认知,更缺乏基本的使命感与责任意识去建设家乡,而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就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一、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传统历史教学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问题,比如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人生活经验严重不符,而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和古板,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而美国的教育学家已经认识到了这种缺陷和问题带来的后果,并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对历史课程内容进行了修改,使历史课程能够从社区和乡土文化出发,最后辐射到整个美国的历史与文化。而在教学实践之中,美国很多教师发现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有着巨大的发掘潜力,能够全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历史课程开展的实际意义。而从我国来看,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起源于2003年,北师大的郗志群教授认为,应该能够全面提升学校的乡土历史及文化资源教育,普及本地区的乡土历史和文化内容,这也赢得了大多数市民和家长的支持。虽然说乡土历史文化在教学之中与升学缺乏必然的联系,然而在调研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百分之95的家长认为乡土历史文化教学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必要性,这也为乡土历史文化教学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

二、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主要途径

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运用时,应该结合学校地区周边的乡土文化特征,找到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分析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和方法,并考虑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深化教学的主要途径,从而提升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的全面性,使其能够为初中学生历史逻辑的培养、历史思维的建立以及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切实的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质量。而从当前新一轮的教学课程改革来看,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运用也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需要初中历史教学的从业人员能够找到乡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运用的主要途径,找到乡土历史文化之中符合教学要求的内容,使其能够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产生较强的联动效应,从而为初中历史教学开拓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就要求了初中历史教师能够将新课改的理念和教学形式代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之中,提升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与学生建立起一道有效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使乡土历史文化教育能够成为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体系完善的重要载体,并能够使学生具备更强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积极主动的发现历史课本与实际乡土历史文化之中存在的差异性,并通过查阅书籍和历史资料的收集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打破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之下自主学习、大胆设疑、主动探究并通过团队协作以及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2]。

三、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之中的运用研究

(一)以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为核心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之中,能够使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和形象,能够使历史文化资源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而在历史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之中,形式更大于内容,而如何将历史课本之中的大历史将乡土文化之中的小历史产生联动效应,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渗透到多个教学环节之中就成为了当前历史教学之中应该考虑的关键问题。在教学过程之中,应该能够以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为核心,以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为目的,进而使整个教学模式更富有灵活性,提升教学的效率与品质[3]。

(二)开展乡土历史文化阅读活动

通过乡土历史文化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范围得到全面提升,对于其知识面和眼界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拓宽作用,使其学习兴趣能够在乡土历史文化阅读活动之中得以激发,使学生们能够拥有更加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素养。乡土历史文化相关的文章也能够熏陶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使其更加愿意接受乡土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从而为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和价值观念,这也将为学生日后历史知识的学习奠定更加坚实的精神基础。

(三)乡土历史文化活动的开展

通过多元化的乡土历史文化活动开展,能够使学生明确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乡土历史文化能够起到继承和弘扬的根本作用。学校应该与当地的博物馆、展览馆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使其为学生提供免费参观和浏览的机会,并通过多种历史小报、历史诗歌朗读以及历史舞台剧表演等丰富的文体形式来表现自身家乡的文化特色,巩固学生乡土历史文化的学习成果。使学生们能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以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们能够从生活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进而使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四)提升多个学科的资源整合效力

目前,很多乡土历史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还存在着过于片面,局限性过强的问题,这也需要相应的教学人员通过提升资源整合力度的方法来提升教学的全面性。不同学科之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知识,而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能够通过自身的技术手段将这些知识整合到一起,使其更具有完整性和实践性。比如在教学活动进行之中,如果历史课与语文的课文知识融汇贯通,那么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就会全面提升,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能够在多个学科之中探寻乡土历史文化教学资源,找到符合教学要求的内容,并将其与历史知识产生较强的联动作用,达到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效力,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也能够促进其发散性思维的全面提升,更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历史科教学可以结合茂名年例、冼太文化、高州荔枝文化、信宜飘色这些乡村历史文化进行教育。再如,地理知识与历史知识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而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则是地区地理与历史文化多个角度的折射,因此历史教师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将地理课程和历史课程之中乡土历史文化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从而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

四、结束语

初中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而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如果能够结合区域内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势必会全面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从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入手,探究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运用的多种途径,并分析了以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为核心构建教学模式、开展乡土历史文化阅读活动、丰富乡土历史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升多个学科资源整合效力等运用方式,从而使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教学能够发挥其教学优势,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为其树立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促进乡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推动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梁燕.浅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8,(21):101-102.

[2]李于芳.乡土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2017-12-28

[3]茅志明.浅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风,2014,(15):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