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自调输液滴数控制器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防自调输液滴数控制器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王明选王彤鑫朱坤彭艳李小娟

王明选王彤鑫朱坤彭艳李小娟(乌鲁木齐民族干部学院门诊部830002)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222-01

【摘要】目的验证防自调输液滴数控制器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30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300例患者做为临床使用组,比较2组患者自行调节输液滴数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自行调节率26.33%,临床使用组竟无1例自行调节者。结论防自调输液滴数控制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效果显著。

【关键词】防自调输液滴数控制器应用效果分析

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一次性输液器,通过活动调节轮使输液管腔隙变大或变小来控制输液滴数,调节滴数平稳,临床使用广泛。但在使用中调节轮均在可视的暴露状态下,在输液过程中病人或家属经常随手活动调节轮,把液体滴数调快或调慢,即使在干预情况下仍难以杜绝,每分钟输液滴数是医务人员根据年龄、体重、病人的身体状况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等而计算的药物用量,不允许随意改动,否则,将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或给病人造成巨大痛苦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传统的方法多是通过护理人员人为干预,但还是有病人或因有急事、或因想解大小便、或其它原因等随意调节,还有小孩在大人不备时,无意识的调节的现象,最根本的还是调节轮暴露且可视。为了防止病人或家属随意调节输液滴数,我们设计了该防自调输液滴数控制器,它是在原有一次性输液调速器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和制作防调体而成。经2012年9-10月无选择性的300例患者临床使用,无1例自行调节输液滴数,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收集我部2012年6-10月无选择性的600例输液患者,为使临床使用中不相互干扰和确保统计的准确性,分对照组300例和使用组300例分别先后进行自行调节率的统计分析。先于6-7月进行对照组的临床统计,对照组中,男248例,女52例,年龄2-78岁,平均年龄35岁。9-10月的临床使用组中,男230例,女70例,年龄3-86岁,平均年龄38岁。

材料与制作打开一次性输液器,取出输液调速器1,在其一侧上端距上缘和前缘4mm点处,取直径1mm的球钻用口腔科小打磨机钻一半球状凹2,再以其左右两侧面形状为模型制作蜡型防调体4,再把蜡型防调体经过口腔科类似做活动义齿那样进行装盒、去蜡、填胶、热处理、打磨和抛光,即可制作出如图2、图3所示的塑质防调体,可反复消毒使用。

使用方法打开一次性输液器,如上述用消毒的直径1mm球钻在输液调速器的一侧上端钻一半球状凹(仅需3-5秒时间),在静脉注射完后,依患者具体情况活动调节轮3,调整好输液滴数,再手持消毒的防调体,按前后方向从下往上将防调体内的固定卡槽6插入到一次性输液调速器上,使塑质防调体上半球状凸5与输液调速器上的半球状凹2啮合。此时病人想取下防调体较为困难,输液结束或中途需要调节输液滴数时,护理人员用左手食指置于输液调速器的上端,拇指和中指捏紧其上端后方两角,用右手握住防调体,左右手分别向上下相反方向用力,即可取下防调体,暴露调节轮进行调节。

结果对照组中,自行调节者79人,其中成人68人,16岁以下患儿8人,家长3人,自行调节率26.33%。将输液滴数调快者73人,其原因为:着急上班者13人,小孩着急上学者10人、学员急着上课者27人,大小便者21人,其它原因2人。将输液滴数调快的73人中,有1人发生输液反应,经及时处置缓解;2人胸闷、心慌,经调节输液滴数后缓解。将液体调慢者6人,其中老年人1人,原因是患心脏病;学员2人,一人想把电视看完(输液室有电视),一人不想上课;战士2人,均不想参加训练;小孩1人,不想回家写作业。使用组中,竟无1人自行调节,原因为:一是看不到调节轮;二是很难自行调节。但找护理人员调节者9人。由此可见,使用效果非常理想。

讨论经调查,现有厂家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中,调节输液滴数均用可视调节轮调节,护理人员调好滴数后,很难一直守护在病人身旁,病人或家属可随手很方便的活动调节轮,把输液滴数调快或调慢,在临床中以调快占绝对多数,调快的危害是:有的是加大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有的造成输液反应的发生;有的造成心脏负荷过重而诱发心脏病发作,严重者可发生猝死。为了克服病人或家属自行调节输液滴数,有通过医护人员教育而人为干预的,此种方法虽有改进但效果仍不理想;有通过发明电子发射与接收装置来控制输液滴数,或增加报警器装置,当病人或家属调节后即有报警告知医护人员,但此发明或因成本较高或因其它原因,几乎未见临床使用。为了防止病人或家属随意调节输液滴数,我们设计了该控制器,可以说达到了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效果确实,如果能够与生产一次性输液器的厂家联合生产,制作与使用更加方便,成本更加低廉。

该控制器解决了目前临床中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了现有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调节轮外露及可视的问题;二是防止病人或家属自行调节的问题;三是克服已有防调节方法或技术中效果不理想或制做繁琐、成本高、实用性不强、不便推广应用的问题。

经临床300例的试用,达到了无一例自行调节输液滴数的完美效果,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该装置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220670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