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综合交通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县级综合交通规划研究

王若愚

关键词:都市圈;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系统规划;运行与维护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出行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和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很多城市都建设了综合交通枢纽,通过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在一起,组成了城市内交通和城市外交通的综合性枢纽站。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在进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带来了较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分析研究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项目背景

1、缓解城市交通矛盾,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的要求随着句容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出行的机动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机动车停车问题日益突出,交通管理混乱。城市交通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来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2、加强政府规划指导作用,科学统筹规划的要求近年来,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出行机动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句容市委市政府提高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断扩大交通设施的规模,力图促进内外交通的有机衔接和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可以加强政府规划的指导作用,进行科学统筹规划,使得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二、综合交通枢纽在城市和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立,不仅体现了其交通运输本身的功能,而且还能够对城市相应区域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在城市和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区域层面的同城效应

通过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不仅实现了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而且多种交通方式有效的衔接在一起,大大降低了乘客换乘的时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城际间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换言之,在综合交通枢纽下,人们可以将不同的城市当作一个巨大城市的不同片区,实现了工作和生活可以不再同一个城市中,将城市的功能进行区域性的划分。

2.2城市层面的产业推动效应

通过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有效的提升了城市的经济、文化水平。尤其是对一些高新科技、技术密集型产业都由较强的吸引力度。借助于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规划,重点发挥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可以对制造业和服务业有着巨大的提升。此外,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其他城市在相同产业结构方面的竞争。

2.3枢纽及其周边地区的催生效应

综合交通枢纽促进了城市功能和交通功能的融合。城际铁路、高铁以及地铁的出现,确保了综合交通枢纽中的人流可以进行垂直转换,有效的提升了乘客换乘的效率和高密集人群的疏散效率,改善了综合交通枢纽的公共空间。从而推动了城市机能的发展,提升了整个城市的运行效率。可以说,综合交通枢纽已经逐步成为城市的中心。

三、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规划设计

在进行综合交通枢纽及其周边区域规划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综合交通枢纽本身的功能,实现各类交通的有效衔接;另外一方面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不仅解决了城市的交通问题,而且借助于其集聚效应,提升了其所在区域的城市功能发展(如图1)。因此,在进行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重视一下设计理论:

3.1圈层理论

在综合交通枢纽中,根据范围的不同以及交通主导因素的差异,可以将综合交通枢纽所在区域划分为三个区域,分为为“核心圈层”、“中心圈层”和“外围圈层”。作为综合交通数据规划的重要切入点,圈层的不同,所进行的规划设计也不尽相同。

(1)核心圈层: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综合交通枢纽的核心功能,重点针对换乘空间布局以及交通流线的组织进行规划设计;

(1)中心圈层:主要是打造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城市公共中心,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要重点打造人性化的设计;

(2)外围圈层: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重点对于路网系统,相关区域的土地开发和城市功能开发。

此外,在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不同的圈层之间并非完全的固定和相互独立,也不存在明显的设计分隔线。每个圈层在进行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都存在着交通组织问题,也同样都存在着土地开发问题。他们之前的区别仅限于侧重点的不同。

3.2TOD理论

TOD理论的核心原理是,借助于综合交通枢纽,在提升交通运输便利性的同时,提升周边的土地利用率。主要的规划设计要点如下:

(1)在综合交通枢纽中,根据地铁、轻轨等站点,进行城市布局的规划设计,对土地的开发强度可以随着距离综合交通枢纽的远近逐步变化;

(2)在进行用地规划过程中,对混合用地以及建筑的综合功能重点管理;

(3)在综合交通枢纽中,打造安全便捷的步行公共空间;

(4)在进行城市开发过程中,采用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模式;

(5)在进行公共交通枢纽地区规划过程中,重点创造公交导向型,利于步行者的枢纽地区,从而提升综合交通枢纽的便利性和快捷性。

3.3触酶理论

作为城市中的新原则,通过对综合交通枢纽的有效综合利用开发,可以提升城市的集聚效应。一般情况下,综合交通枢纽都建设在城市的核心位置,不仅具有交通综合,功能复合的作用,而且是城市节点的中心,城市居民生活的中心位置。它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点换乘枢纽,服务大量的城市居民,对城市发展的触酶作用异常突出。在进行枢纽周围进行商业开发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借助便捷的交通,提升商业开发的吸引力度和经济效益,两者相互依靠,相互协作,和谐发展。

3.4枢纽规划建设的一些具体问题

现阶段,大多数城市在进行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过程中,都以城市高铁作为核心的枢纽进行规划建设,它可以确保综合交通枢纽和是城市之间具有较好的可达性和便捷性。因此,在进行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规程中:①要规划一部分的储备用地,可以对综合交通枢纽后期的功能优化提供便利条件;②要对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借助科学的规划手段和控制方法,在保障综合交通枢纽的基础功能的前提下,有效的提升规划设计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小结:

交通问题是全世界的热点话题,而都市圈内的交通问题更是热点中的热点,国内外许多交通工作者都在关注、研究这个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作者在前辈们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句容市的具体情况,在城市交通供给、需求、运行以及症结分析与测试的基础上,在交通战略和具体目标的指引下,从对外交通、道路网络、公交网络、停车设施、慢行交通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实际案例对都市圈内县级市综合交通规划进行了一些研究思路的探析,希望给类似城市一个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朱江.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C].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2011.

[2]叶冬青.本期聚焦: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及影响——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综述与建议[J].现代城市研究,2010(7):6~12.

[3]徐健,张胜,许海英,等.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布局规划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