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人员必须掌握中医理论基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药调剂人员必须掌握中医理论基础

肖瑛

肖瑛(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药剂科江西南昌330009)

【中图分类号】R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9-0092-02

【摘要】目的中药调剂人员高度重视中药调配和药学服务,保障公众用药正确、安全、有效。方法通过审方要熟知药物性能、辩证要掌握中医基础和调配处方三个方面来分析。结果中药调剂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要想做好这项药学服务工作,我们中药调剂人员必须掌握中医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药调剂人员掌握中医理论基础调配处方

以前,我以为中药调剂只要“看单子,认戥子,记格子,迈步子”就行了。通过多年的临床工作,学习和探索,我认识到中药调剂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要想做好这项药学服务工作,我们中药调剂人员必须掌握中医理论基础。

(一)审方要熟知药物性能

中药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起治疗作用,是因为各种中药自身就是具有各自独特的性能和功效,只要组方恰当,即可获得减轻或治愈疾病的效果。如麻黄,辛、微苦、温。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密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1]。辛能散,苦能泄,入肺能宣肺降气,其之轻而浮,可疏泄太阳表邪。肺主皮毛,为水之上源。膀胱经外主体表,内主水道的调节,综合其作用则宣降肺气,疏通毛窍而发汗,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尿。其性温。故于风寒邪表所致的表实无汗,及风寒雍肺所致的喘咳,小便不利尤为适宜。再以桑螵蛸散为例,有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板等君臣配伍而成,调补心肾,固精止遗。由此主治心肾两虚而引起的小便频数或遗尿滑精心神恍惚健忘等病症。肾虚不固,摄纳无权,则小便频数或遗尿滑精;心气不足,神不自养,导致心神恍惚、健忘等病症。根据方剂主治之证,则知其药性;桑螵蛸补肾,固精,缩尿。配以龙骨收敛安神,人参、茯神、菖蒲、远志则补心气以安心神;当归、龟板、补血润阴;佐以人参、当归合用,能双补气血。龙骨、龟板同用,可调心肾。

作为一个中药调剂人员,熟悉掌握中药性能和方剂的组成与功效,对药剂工作大有帮助,在审方中可以了解处方对药物是否遗漏和重复,以及药物用途,君臣佐使配伍等是否相关。例如,处方中的首乌未注明生用还是制用,因为生用和制用的功效大不相同:制首乌有涩精固气,补肝坚肾的作用;生首乌只能润肠通便,解毒疗疮。有如一张处方中出现两味白菊,看上去好像是两味重复。通过认真审阅,医生用的是羚角钩藤汤,而处方中无白芍,及时与医生联系后,方知医生忙中疏忽,错将白芍写成白菊。患者把处方交给我们手中,等于把生命交给我们,按处方调配,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健康,对医生处方起监督作用,提供一流的药学服务。

(二)辩证要掌握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治疗疾病,是以辩证论治为特点。同样是感冒,有的病人表现发热、汗出不畅、怕风,咳嗽痰黄而稠,咽喉红肿作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有的病人则表现为发热,或不发热,怕冷无汗,头痛,时流清鼻涕,喉痒,咳嗽咯稀痰色白,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对于两种病情,运用中医辩证方法分析,判断得出“证”的结果是不一样,前者属风热证,后者书风寒证。

近年来,随着中药科学不断发展,中成药品种越来越多。但中成药的调配也需要辩证选用,做到药证一致,而不能相互代替,建议患者更换。因为每种中成药都有它特定的疗效和适应范围,即使是同类中成药,由于药物组成和配伍不同,其适应症也有很大区别。例如安神补心类的中成药,一般有养心安神、镇静、催眠的作用。但由于处方药物组成不同,其功用及适应症也有差别。如朱砂安神丸,由朱砂,黄连,生地黄,炙甘草组成;柏子养心丸:由党参、黄芪、当归、川芎、茯苓、柏子仁、远志、酸枣仁、五味子、肉桂组成;天王补心丸,则由生地黄、玄参、丹参、当归、人参、茯苓、柏子仁、远志、桔梗、麦冬、天冬、朱砂、酸枣仁等组成,归脾丸:是党参、白术、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组成。以上四种同类的中成药,从处方看,药物组成不同,其主要功能己适应症也各不相同。朱砂安神丸重在清心火,除烦躁;柏子养心丸重在补心气,温心阳。前者有苦寒的黄连,后者有辛热的肉桂;二者疗效显然有别。天王补心丸多甘寒滋腻药品,重在滋阴清虚热,兼能润便;归脾丸是多辛温健脾补气药,重在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兼止泻,效应各异,各有适应范围,不能混用。由此可见,掌握中医辩证理论,对症下药,是中药调配工作者必备的。否则处方中的中成药与临床诊断不一致,轻者造成药品浪费,重者贻误病机,甚至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三)调配处方

调配处方工作中的审方环节要求我们具备相当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中药学知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严格执行处方上写明的炮制。因为中药炮制的重要意义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和适应中医辩证用药需要。中药的炮制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炮制方法上也有不断的改进,积累了丰富的炮制与使用经验。中药炮制虽然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加工,但是临床医生和药剂人员也必须掌握炮制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以便于在配方时选择应用[2]。如生地黄,滋阴凉血,阴虚发热等。熟地黄,经过酒制后养阴补血,肾阴不足等。这说明炮制不同疗效各异。因此,我们按规遵行中药的炮制。调配处方工作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发药并不是单纯地把药发出去,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正确通俗易懂地交代。交代并指导患者正确煎药,服药和做好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以免降低疗效和产生毒副作用。我国民间历来就有在取药时询问司药者有何忌口的习惯。一般来说,与病情,药性不相适宜的食物应忌食。如服解表药应忌食生冷,酸味,油腻等食物,以免“恋邪”(妨碍表邪解除);服清热药应忌食辛热之辣椒、胡椒、姜、酒、狗肉、羊肉、鹿肉等,以免助热。服温里药应忌食生冷,以免生寒,服退烧药应忌食油腻,以免解热。服理气药应忌食豆类,白薯,以免胀气;服补气药应忌食萝卜,以免耗气;服调理脾胃药应忌食生冷,粘腻,油炸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服祛痰止咳药应忌食咸味、糖、酒、和鱼、虾、蟹等食物,以免加重水肿;服安神药应忌食浓茶,以免影响入睡;服解毒疗疮药应忌食葱、芫荽、鱼、虾、蟹、姜、酒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此外,服药后不要即喝浓茶,牛奶,以免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沉淀影响疗效等。

总之,科学在发展,医药事业在前进。作为一名中药调剂工作者,必须掌握更多的中医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践,高度重视中药调配和药学服务,保障公众用药正确、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24.

[2]刘文凤.中药调剂人员怎样提高配方技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