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探讨

周畅

深圳市宝安区城市管理局5181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持续增加,合理运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处理技术,减少生活垃圾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活垃圾;危害;无害化以及资源化;处理技术

根据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调查情况来看,其呈现为排放量大、增长迅速的特点,若是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基于此,生活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问题,这也是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生态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1生活垃圾组成特征及燃烧特性

1.1生活垃圾物料组成

生活垃圾组成物质主要有餐厨类、橡塑类、纸类、纺织类、木竹类、金属类以及陶瓷、玻璃等无机材料类。各地生活垃圾因地域、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差异。生活垃圾中绝大部分为餐厨、橡塑、纸类等有机材料,而金属、沙土以及玻璃等无机材料总体含量较低,普遍在10%~15%。西方发达国家垃圾中餐厨垃圾量比例较低,纸类、橡塑类比例高。原因是国外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做的较好,且经济发达,纸类、橡塑类材料用量比例相对较高,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情况亦然。通过各地生活垃圾热值的对比可以发现显著的差异,纸类、橡塑类材料含量比例高的地区垃圾热值显著较高。由于我国垃圾分类基本没有有效的运行,餐厨垃圾比例过高,因而也对应降低了垃圾中金属和沙土等无机材料的比例。若能有效地进行垃圾分类,有利于分类回收垃圾中的金属等无机材料。

1.2典型可燃垃圾的燃烧特性

从C、H、O主要涉及燃烧性能的干基元素对比可知,餐厨、纸张、织物碳成分均较接近煤,但含氧量远高于煤。塑料类则含氧量相对较低,成分和其他物料有着显著的差别。纸张、餐余、织物以及煤多源于植物加工或演化的物料,而塑料为石油化工过程产生,因此和上述几种可燃物料存在干基元素成分的显著差异。餐厨垃圾含水率最高为86.77%,纸张和织物含水率均为5%左右,低于煤10%的含水率,而塑料的含水率仅约0.3%。餐厨垃圾的含水率高,可燃质含量远低于其他垃圾,而塑料的可燃质含量远高于煤,这将显著影响其燃烧热值。塑料的发热值远高于煤,纸张和织物发热值低于煤,而餐厨垃圾因极高的含水率低位发热值为负,可见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发热值很低。生活垃圾的着火点往往在300℃以上,而燃尽温度最高达到780℃,因此可以认为生活垃圾若完全燃烧,应具备800℃的高温条件。

2生活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技术

2.1填埋处理技术

我国填埋处理技术有两种,传统填埋技术和卫生填埋技术,现阶段尤以卫生填埋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卫生填埋技术,主要是通过合理的选择填埋场地,避免地下水和周围大气环境污染,包括三种方法:厌氧填埋、缺氧填埋以及好氧填埋。因为厌氧填埋具有填埋场构造单一、建设成本费用小的优势,同时又可以对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行回收,在欧美国家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同时此处置方法下垃圾中有机物分解速度快,进而大大缩短垃圾稳定化周期,有利于改善渗出液水质。

2.2焚烧处理技术

焚烧处理,主要是利用焚烧炉焚烧固体废弃物,产生热能,同时形成烟气和固体残渣。在焚烧处理技术中,要回收热能,净化烟气,同时要消化残渣。焚烧处理技术的特征如下:①占地面积小,处理量多,减容性强;②无公害化水平高;③焚烧过程中形成的热量可以进行发电,有利于实现固体废物能源化。基于此,目前在世界各国中焚烧处理技术的使用频率比较高。

2.3高温堆肥处理技术

高温堆肥处理技术,可有效的处理生活垃圾,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20世纪20年代,荷兰就开始研究和分析高温堆肥技术,其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把生活垃圾分解为有机物质,此有机物质可用作肥料,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发展。但是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微生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则是处理时间较长。

3垃圾焚烧灰渣的资源化利用

3.1作为生态水泥

垃圾经过焚烧后往往依然存有一些有毒物质,我们需要对焚烧灰渣做预处理,分离回收其中的多种金属物质后,再用于生态水泥的制造。将城市生活化垃圾作为生态水泥是其焚烧灰渣的最普遍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它与下水道污泥和其他的附加材料相结合共同用于水泥的生产制造。一般五百千克的城市生活垃圾可用于一吨水泥的制造,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对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3.2作为水泥混凝土的替代材料

部分城市生活垃圾经过处理后还可以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替代材料,在很多国家已经将这种方法大量运用于对灰渣的处理上,促进了垃圾处理的可持续性发展。人们通过气体分选技术,能够清除垃圾焚烧过后产生的黑色物质和多种金属物,同时还可以清除垃圾中未被充分燃烧的物质。

3.3作为填埋场的覆盖物

一般填埋场的覆盖物由五部分构成,自上而下为植被层、营养层、排水层、隔离层和基底层。基底层是覆盖物的结构支撑,它能够使整个系统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它的主要成分是砂石、土地资源以及一些比较稳定的生活垃圾。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灰渣中多种重金属的处理措施,重金属会对人体和环境都造成一定的恶劣影响。在实际操作中,灰渣需要经过层层渗透回收装置后用于不同应用场所。

4生活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技术的优化

4.1精细化处理资源,降低环境污染

对生活垃圾开展精细化处理,主要是对不同类型的生活垃圾予以不同的处理办法,具体方法如下:①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有关部门需积极宣传、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具体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等;②构建以物理分选、破袋筛选、深度分选和自动化分选为核心的工序,出售生活垃圾中筛选出来的废金属和废玻璃,全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使其形成新型肥料,在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不但可以对环境污染进行改善,还可以变废为宝,使生活垃圾转换成有效能源;③使用三废无害化处理工序,建立工艺废水处理零排放、残余固废能源化和废气达标排放模块,针对残余固废垃圾,要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固废垃圾,而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炉渣,可以将其作为供制转生产原料进行使用,使用热变交换器载留热量,避免产生有毒物质,以此降低环境污染。

4.2合理整合资源,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

现阶段,我国垃圾管理工作中诸多制度还不够完善,从而难以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要加强资源的整合工作,减小资源浪费率,提升资源的应用水平。生活垃圾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生产单位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做好垃圾源头控制管理工作,加强末端治理。

4.3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增强环保宣传力度

环保意识的树立和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媒体积极的宣传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社会重视和关注环境保护工作。此外,各大生产企业要严格控制生产工作,例如:使用净化器,减小生活垃圾的危害性。人民群众对环保事业要积极的响应,促使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效的监督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工作,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基于此,必须加强生活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其在实现生活垃圾高效处理的同时,也有利于开发生活垃圾的再利用价值,对于我国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金星.“素养为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策略——以《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研究性学习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1):120-121.

[2]饶荣,罗超,刘青.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及资源化研究进展[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8,39(05):29-34+38.

[3]朱彦.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城市发展带来绿色生机[J].现代城市,2018,13(03):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