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体会

温利文

温利文(驻马店市卫生学校河南驻马店463000)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2-0261-02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住院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提高,不良反应减少,对疗效满意度增加。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大约50万妇女死于此病,已成为中青年妇女死亡的头号杀手[1]。我国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率约1%~7%,并呈逐渐上升趋势[2]。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患者既要承受手术创伤的痛苦,又要接受失去富有女性特征的乳房而影响形体美的打击,往往会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障碍。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们对驻马店市卫校附属医院78例乳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乳腺癌患者共78例,均为女性,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45.3岁;病理类型:浸润型导管癌62例,导管内癌6例;浸润型小叶癌10例。手术方式均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2护理措施

2.1术后患者体位术后患者应采取仰卧位或半卧位。术后患侧前臂包扎固定于身体上,肘关节轻度屈曲,上臂下方垫小布枕使其与身体同高,手放在腹部,使肩关节保持舒适的位置。这种体位既可防止皮瓣张力过大,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切口部死腔发生,有利于皮瓣成活,也可以增加淋巴及静脉回流,防止上肢水肿[3]。引流管的护理:为了防止手术创腔积液、皮瓣坏死引起感染,对术中放置的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负压引流通畅。

2.2术后饮食护理术后8~10小时后可进食,多食鱼类、瘦肉、水果及蔬菜类食物,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量,以促进创面愈合;忌高脂肪饮食,高脂肪饮食经芳香化可转化成雌激素,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可增加癌症复发的机会[4]。

2.3预防患肢水肿的康复护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由于淋巴系统受到破坏,造成蛋白质聚积于组织中,使渗透压升高,吸收水分而且引起患肢淋巴水肿。患肢水肿的具体防治方法如下:①用枕头适当抬高患肢,按功能位摆放,避免患肢长时间受压,影响肢体血运。②术后6小时开始由远端至近端按摩。方法:操作者一手扶患肢手腕处,另一手用大小鱼际紧贴患肢皮肤,然后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做环形按摩,促进血液循环。③要拍打患侧上肢,用拇指和食指沿患肢淋巴走向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对捏,刺激近端淋巴管,促进淋巴液回流。④禁止患肢输液,告知患者患侧不能持重、抽血和测血压等,避免患肢肿胀。

2.4皮下积液的处理保持创口引流管畅通,保证持续负压吸引,是保证皮下正常粘合,促进皮瓣活动和切口顺利愈合的最重要的一项。若术后7天,24小时引流量仍大于20ml,为避免切口感染,应拔除引流管,改为留置针穿刺抽液。在积液的最低点置入留置针,接l0ml注射器缓缓抽出积液,若抽吸不畅,适当调整留置针角度,用手将腋窝处皮肤托起,将积液挤向针头处,使积液易于抽出。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疼痛,必要时更换。根据积液形成的速度,决定抽吸次数,平均4~7次,若渗液量逐渐减少,24小时小于20ml即可拔除留置针。

2.5患肢的功能锻炼为减少瘢痕挛缩影响患肢功能,应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术后3天内患肢制动,以免腋窝皮瓣滑动影响愈合。活动方法:术后第1天~第2天可做伸指、握拳、曲腕动作,5遍/次~10遍/次,5次/天~6次/天;第3天~第4天做曲肘运动,3遍/次,3次/天~4次/天;第5天练习患侧手掌摸对侧肩及同侧耳廓,能自行梳理头发;第7天可做肩部运动;第9天~第12天可锻炼抬高患侧上肢,做手指爬墙运动。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

2.6术后心理护理乳腺癌术后因手术造成女性性征缺陷、恐癌心理、担心进一步放化疗损伤等,造成焦虑和抑郁,使术后配合治疗造成一定困难。因此要耐心听取患者的叙述,以精湛的业务技术、强烈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要热情关心患者,通过解释和安慰的方法,达到稳定患者情绪,使之配合治疗的目的。同时鼓励和安慰悲观失望、情绪低落、缺乏自信的患者,使她们感到有人能了解自己的痛苦而有依靠。同时,应积极做好患者家属的解释工作,有预见性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减少其恐慌,一旦出现皮瓣坏死或其他并发症,首先向家属解释说明,以免家属的紧张情绪影响患者的心理。

3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共5例出现皮下积液,经穿刺抽液治疗后痊愈。本组病例顺利康复,术后6个月后都可正常生活和工作,目前未见出现功能障碍及其他并发症,收到了满意效果。

4讨论

乳腺癌是全世界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健康和生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西方化,乳腺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0.5%的速度增长,我国虽然是乳腺癌低发区,但近年来发病率也呈迅速升高且患者的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仍是早期施行根治性手术。

乳腺癌根治术虽然能够切除肿瘤及侵及的淋巴组织,但破坏了女性特征,导致患者情感障碍、生活质量大大下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除范围大,损伤组织多,术后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患侧上肢水肿、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感染等,尤其皮下积液发生率最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及精神上的创伤,影响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术后并发症较少出现。术后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增强生活的信心,有助于患者全身康复,帮助其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综上所述,积极与患者有效沟通,全面了解患者需求,及时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不仅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乳腺癌术后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护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护理人员除了要提高临床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减少并发症外,还要求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要有精心的护理、精湛的技术、高水平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宽,王松岩,邹存清.乳腺癌的现状及预防[J].中国临床医生,2002,30(10):44.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7.

[3]任学敏.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分阶段,分级别功能锻炼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9):4582-4583.

[4]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