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及效能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及效能培养

肖昊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高校辅导员团队是由辅导员组成的以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加强团队专业建设为共同目标的群体,其具有目标一致性、自发性、异质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其运行需要制度保障,兼顾竞争合作和考核评估。为了促进高校辅导员团队的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的意义及其必要性,对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及效能培养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意义;必要性;工作模式;效能培养

一、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的意义

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与一般群体相比较,具有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和整体绩效高的优势。高校辅导员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双重任务。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组建辅导员团队,有助于加快辅导员专业化进程,促进队伍的科学发展。近年来随着高校师资力量的不断增强,高校辅导员人数逐渐增加,学历层次相对较高、专业范围较广,为组建工作团队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保障。团队的首要特征是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导向。高校辅导员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具有明确的组织行为目标。组建辅导员工作团队,鼓励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做好各成员在知识结构、能力特长等方面的资源整合,有助于提高团队整体绩效水平,促进成员个体发展,形成团结协作、全员育人的校园氛围。

二、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的必要性

1、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是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通常辅导员一人往往身兼多职,事务繁多,年龄性别结构不尽合理,职业发展通道受限,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辅导员工作缺乏积极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组建辅导员团队,有助于加强不同院系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增进感情,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通过开展辅导员工作坊、组织工作沙龙、举行职业能力竞赛等多种形式,建立学习型辅导员团队组织,充分利用团队优势,提供职业发展平台,破解辅导员职业发展瓶颈问题,提升辅导员自身职业能力,促进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2、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是增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逐渐成熟、自我意识发展日趋完善的重要时期,呈现出自觉性提高、但又现矛盾性,自我体验的深刻性不断增强又呈两极性,情绪波动明显的特点。基于高校学生的身心特征,需要学生工作者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其健康成长成才。高校辅导员参与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但由于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繁多,学生工作涉及面广,时间有限,问题形态复杂,单靠辅导员个人的力量无法通力解决,直接影响学生教育管理的效果。通过加强辅导员团队工作,实现队伍成员的资源整合,分团队、分层次、分阶段地处理学生工作,合理分工、共同协作,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三、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及效能培养分析

1、高校辅导员团队的工作模式分析。(1)纵向模式。《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根据学生工作实际和职业发展规律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做出了层级划分,将职业能力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反映了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渐进性和阶段性。结合《职业能力标准》的分级要求,将辅导员团队工作在纵向梯度上分为初级-事务型团队、中级-发展型团队和高级-专家级团队。初级-事务型团队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与组织活动;中级-发展型团队促使辅导员从单纯事务管理中进一步进行研究,拓展专业技能;高级-专家级团队由优秀辅导员、相关专家学者组成,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水平的专业素养。进行辅导员职级发展序列划分,保证每一层级的团队成员在年龄、性别、知识等方面资源互补,为实现辅导员人员流转和职业发展提供合理空间。(2)横向模式。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根据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类型,结合辅导员个人工作内容及特长兴趣,进行分项目团队运作,具体划分为思政教育团队、党团建设团队、学业指导团队、日常管理团队、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网络思政教育团队、危机管理团队和职业规划指导团队九项内容。每个项目团队以高级专家化发展为目标,共同制定团队共同愿景和个人发展职业锚,针对具体项目类型开展工作进行培训,注重项目基础资料积累、通过理论研讨、专题研究和经验交流等方式,共同学习提高,促进内涵发展,提升辅导员自身职业素质和团队整体竞争力。

2、高校辅导员团队效能培养的分析。(1)明确团队建设的共同目标。具有共同的目标是形成团队的首要条件,共同愿景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是形成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动力来源。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功能,辅导员团队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和市场需要的人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组建辅导员团队的共同愿景是提升能力,实现价值,共同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共同愿景的设立,将辅导员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和团队整体目标有机结合,提高团队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2)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和考核激励机制。目前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大多是基于辅导员个体的工作模式和内容开展,培训内容没有结合团队整体情况进行设计,无法实现团队效应最大化。针对辅导员工作团队的培训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必须构建合理的培训体系。团队培训可聘请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和思政教育专家进行专题业务培训,根据不同项目内容,组织团队成员开展教学研究,提升创新能力。对辅导员团队建设进行考核激励,建立团队考核目标和激励措施,坚持过程与结果结合,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结合,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落实辅导员职务职称晋升机制,适时合理解决辅导员发展,完善工作津补贴制度,将工作表现于评奖评优、职务晋升挂钩,满足成员的物质需要,同时重视精神激励因素,增强职业认同感,调动工作积极性,强化团队整体工作效率。(3)创新特色的团队文化。团队文化是指团队成员在长期协作,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团队目标的一种集合体。加强团队文化建设,是做好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重要途径。要注重从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理念层面加强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培养个性与共性统一、继承与创新统一的文化特质,营造彼此尊重,互相包容的团队文化氛围。高校教育对象的变化性要求辅导员团队必须通过学习进行适应和创新。既需要通过不断学习解决新问题,也需要对学生事务和思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具有前瞻意识,展开主动的创造性学习。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动态发展过程,需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保持团队与时俱进的活力,在团队发展的不同阶段遵循特质开展管理工作,推动观念创新、模式创新、载体创新和和内涵创新,促进学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结束语

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对于建设高水平的辅导员工作队伍,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和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对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及效能培养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汪育文.团队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品牌培育的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

[2]薛卫敏.基于团队建设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2).

[3]杨芸伊等.基于绩效管理下的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路径探索[J].科技视界,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