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常见的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郭建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工民建施工中常见的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郭建社

郭建社

河北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伴随我国的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民用和工业建筑物越建越高,工民建筑的施工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因而工民建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一个工民建筑质量的好坏,施工技术是其关键。好的技术会提升建筑物的质量,而差技术有可能导致建筑的坍塌。除了施工技术以外,项目管理也很重要。

【关键词】工民建;常见技术;管理措施

引言

工民建工程产品有其自身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在建筑空间和平面的组合上、建筑的结构和造型上都有不同的要求,以及工民建工程产品的用料选材也有特殊规定。这些特性都决定了工民建施工技术要在新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方面进行创造革新,以技术的进步来带动工民建工程经济效益的增加。

一、工民建施工中常见的技术

1、灌注桩施工的技术

第一,测放桩位。桩位的测量必须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完成,同时,还要保证桩位的精确性。另外,做好标记处理,保证轴线科学合理。此外,现场分析也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必须合理选择放样位置,可以利用现场分析仪选择放样基点,减少测量误差,避免桩位置发生偏移。第二,泥浆护壁。进行桩基工程施工时,泥浆护壁也是施工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尘土、淤泥等均会给桩基强度造成很大影响,而且泥浆护壁也会对成孔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如果土质较差,可以利用加强护壁强度来提高土质。第三,打孔。可以根据设计深度和尺寸进行打孔,积极做好取样及土壤分析,保证打孔深度,提高打孔能力。第四,控制沉渣。沉渣厚度较大也会对施工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必须及时利用钻具完成清孔操作。必要时还要处理浮沉渣。安装钢筋笼时封端进行施工,并将接缝长度控制在10dm。第五,埋设护筒。护筒埋设工作是打孔之前进行的主要工作,可以保护打孔口质量。必须合理选择护筒材料,一般选择厚度在5cm的钢板材料,同时根据孔口大小确定直径,一般将护筒内径控制在12厘米长度左右。第六,提高钢筋笼安装和混凝土灌注质量。首先重视钢筋笼安装工作,避免钢筋笼进行灌注时发生位置偏移。进行灌注前还要积极对沉渣厚度进行检查,保证沉渣厚度符合工程实际需求。此外,还要进行连续灌注,及时记录灌注中存在的问题。

2、外墙防渗漏技术

工民建外墙渗漏的原因很多,也显得比较复杂。混凝土外墙板防渗漏技术措施,为了防止不同楼层的接槎处外模漏浆而引起的渗漏现象,应该确保不同楼层的外墙模板一次性配置到露面的10cm处,保证同时浇捣外墙翻口与楼层平台的混凝土。浇捣位于墙板筋部位的混凝土的时候,应采用若干短头钢筋与板筋焊接作为限位筋,以此控制板面混凝土标高,并有利于加固墙模。在封模前凿除施工缝处浮浆及疏松混凝土,再用空压机高压力清洗,以此来保证新浇混凝土的接缝紧密。除此之外,应该依据施工当地的气候和气温以及泵送的高度来选择适合当地的最佳的混凝土坍落度。小砌块外墙防渗漏技术措施,由于小砌块具有比较大的干收缩性,为了防止小砌块上墙后因为自身的的这种特性而产生这种渗漏现象,因此养护年龄达不到28天的小砌块必须严禁进场,合格的小砌块进场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潮遮雨措施,并且在筑墙之前坚决不允许浇水湿润。外墙窗口防渗漏技术措施,外窗的安装流程应该合理安排,构造措施应该严格依照相关技术规范。

3、注浆技术

注浆技术就是用压送装备将配好的浆液灌入地层或者地缝内,通过这些浆液的流动扩展、凝结以及固化来达到强化岩石坚实度、降低透水性等的建筑目的的一种建筑工艺技术。注浆技术的分类没有固定标准,是一种根据不同性质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分类标准。按注浆工艺来分,主要有单液注浆和双液注浆;按浆液材料来分主要有水泥注浆、粘土注浆和化学注浆;按注浆目的分为加固、堵水、回填注浆;按注浆压力分为高压喷射和静压两种。

4、屋面防水技术

工民建筑防水技术对建筑的使用性能以及舒适性有着直接的关系。现阶段使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处理屋面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的放水保温性能。工民建筑中的窗、门是防水施工的重点部位,在房屋住宅窗边防水施工阶段的工作要点是,需要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防水处理,施工材料在进场前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抽样检验,只有符合质量标准以及设计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二、工民建施工中技术管理措施

1、完善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制度是规范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要想更好的实现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与完善,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将规章制度来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与有力保障,将工民建施工管理中的各项技术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落实与完善,以确保其能够更好的对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行为进行全面的规范,并对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制约,促使工民建的施工能够顺利的实现有序开展。此外,施工企业在进行实际的施工之前,必须要与其他的工程单位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为工程的施工环节做好全面的技术以及设备和人员准备,从而全面避免工民建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出现,并对工民建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制约。

2、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1)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加强材料管理材料的使用紧密的关系着工民建的工程质量,所以要认真选择建筑材料,只有选择高质量的建筑材料,才能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在选择材料时要经过严格的检测,确保可以应用到实际建筑中。样品检测要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避免随意性检验方式,监督人员监督检测人员按照送检程序将采集的样品送到检验部门进行检测。

(2)提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人为因素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所以加强人员的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所在,想要顺利的完成工作任务,从建筑企业来讲,保证工民建自身的施工整体质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也要不断引进新的科学技术,使他们的施工技术跟随时代的步伐,同时也要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在保障自身的安全的前提下,高效率的发展建筑行业。

3、实行质量监督保证机制

质量体系是为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企业按照文件化的体系程序等相关标准建立的质量体系要覆盖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并有效运行,关键也在企业及区域分公司和项目两个层次。企业要注重提高各级一把手的质量意识,发挥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的重要作用,建立以经理为第一责任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各级质量、技术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实施的监管体系,培养一批内审和管理、监督专家队伍。

4、信息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工民建施工技术在信息技术时代正面临着“技术观”的转型,这一时期需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树立建筑施工技术信息化的理念,对信息技术的目的、对象以及结果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的工民建筑施工正处于施工技术转型的重要时期,必须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工民建施工阶段,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工民建筑施工中的常见技术以及管理措施,从而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总之,质量管理才是最关键、最核心的一部分,只有很好的完成了房屋建筑项目的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工作,才能建造出更多更好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袁峰.工民建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05

[2]柴勇林.工民建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J].山西建筑,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