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输液顺序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不同的输液顺序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影响分析

程晓红1陈伟纯1伍雪梅2

程晓红1陈伟纯1伍雪梅2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广东广州510080)

(2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广东肇庆526000)

【摘要】目的:通过工作中不断探索,在不改变药物疗效的前提下,研究化疗患者输液顺序的改变对化疗性静脉炎的影响,以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预防静脉炎的措施,减少由于化疗对患者静脉的损伤,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把2013年3月到2014年10月首次化疗病人210例随机分成AB两组,对照(A)组:普通药液(1000~1500ml)→预处理→化疗→NS100ml;研究(B)组:预处理→化疗→NS100ml→普通药液(1000~1500ml)。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第一疗程、二疗程、三疗程化疗肢体的静脉炎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三个疗程静脉炎情况分别比对照组的静脉炎情况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输液顺序对化疗性静脉炎存在不同的影响。采用化疗后大量输液冲洗静脉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输液顺序;静脉炎;化疗;冲洗静脉;影响

【中图分类号】R54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5-0067-02

抗肿瘤药物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1]。随着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付春华等[2]报道临床上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可达57.6%,有的甚至高达80.4%,它既增加了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又影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静脉炎的预防是一项综合性、多层面的护理工作,必须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在众多的文献中可以发现,多数研究的焦点在于发生静脉炎后的治疗,而研究发生静脉炎前的预防却比较少见,且深度不够。为此,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深入研究,找出能有效预防静脉炎的措施。2013年3月到2014年10月,我们对210例首次住院化疗的肿瘤病人进行不同的输液顺序化疗,对比其化疗性静脉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到2014年10月在本院胸外科首次住院化疗的肿瘤病人210例。年龄38~84岁,平均(64.5±1.25岁);把2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05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3.7岁;研究组105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4.2岁。

1.2方法

210例全部案例经过病人及其医生的知情同意。对照(A)组:首先输入普通药液(1000~1500ml);之后进行预处理,予止呕护胃药静滴或静注,约半小时后再将化疗药在规定的时间和浓度内用上。在这半小时内继续静滴普通药液。最后输入0.9%NS100ml进行冲管。研究(B)组:辛明珠等[3]观察报道化疗开始时静脉的结构稳定性好,药液渗出机会小,对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也小。因而在进行预处理予止呕护胃药静滴或静注,约半小时后预处理结束即可再将化疗药在规定的时间和浓度内用上,接着输入0.9%NS100ml冲管。最后输入普通药液(1000~1500ml)冲洗黏附在局部血管壁上的化疗药物,减少化疗药刺激血管造成的无菌性静脉炎的发生。

1.3评价指标

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第一疗程、第二疗程、第三疗程结束后化疗肢体的静脉炎情况。血管观察有五项指标[4]:(1)无痛性血管红;(2)血管肿胀;(3)血管发黑;(4)血管呈条索状变硬;(5)血流不畅。局部血管疼痛按WHO化疗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A组三个疗程化疗肢体静脉炎的总体发生率分别为58.09%、67.62%和76.19%;B组三个疗程化疗肢体静脉炎的总体发生率分别为43.80%、50.48%和54.29%。静脉炎的发生随着化疗时间的延长、疗程增加而增加。研究组的三个疗程静脉炎情况分别比对照组的静脉炎情况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3。

3.讨论

化疗最大的问题是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正常细胞,因而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损害,直接影响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5]。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在改变输液顺序后,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减轻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化疗后大量输液冲洗静脉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输液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临床护士要注重细节护理及预见性护理,避免工作中的疏漏增加患者的损失。如何调整化疗辅助用药的顺序,以发挥其最佳疗效,减轻药物副作用,是肿瘤科护理工作中应关心的问题。本研究除改变了非抗肿瘤药物的输液顺序外,其它严格遵照了相关规定和程序执行。药物使用期间不断评估各项有关化验指标以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护士身居临床一线,是直接给予患者药物者,在工作中应该熟练运用药理学的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合理调整输液顺序,协助医师合理用药,使药品的使用更加安全、有效、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永恒.肿瘤合理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3.

[2]付春华,赵雁,于莹等.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816-818.

[3]辛明珠,刘莉,钟就娣.细胞毒性药物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4):2275.

[4]朱虹高柏青李艳梅等生理盐水加量冲洗法对化疗患者静脉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年第5期7-8.

[5]梁彩明,王思阳,滕淑萍等输液顺序对癌症患者化疗反应的影响.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539-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