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临床营养教学体会与启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基层医院临床营养教学体会与启发

孙雪梅

孙雪梅

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100

【摘要】目的:临床营养学是临床医学的组成部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掌握营养学知识是医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对于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医疗、卫生保健、临床护理等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在校学生临床营养教学管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推进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临床营养教学在我院被列为2011级全程教学班学生的选修课之一,鉴于临床营养学是一门新的学科,且学生们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加强临床营养学的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便成为当务之急。现就在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中的做法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临床营养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素质教育医学教育

1积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准备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环节,对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活动开始前,科教科深入各教研室调研,从教和学两方面指导教学准备工作,预先解决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教研室领导牵头,组成教学小组,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和素质培养这一核心,对授课教员提出具体要求。要求教员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从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认真备课,要求既要有讲稿,又要有教案,要求既要有纸质的也要有电子版的,同时要用PPT幻灯教学,要求教员学习并参考优秀教案。授课教员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时数紧贴教材,精选授课内容,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明确每次授课的重点和难点,备课及授课过程中全程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并及时增加临床营养学的前沿内容和热点内容。

2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而不仅只在于知识的积累。时代要求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体魄和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力、精通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工作能力、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严谨的法纪观念、强烈的团队协作意识。推进素质教育应坚持长期不懈,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式,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举,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带着问题进讲堂,对待学习中的疑问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术上不盲目服从老师;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及时提供给学生,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同时,也有意识地加强多学科联系,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这些举措,促进了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安排、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具体教材和学生知识结构等特点,合理、恰当和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向学生传递大量信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学生自学、网络模型示教、典型的营养不良病例讨论、与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互动交流、以问题为核心等教学模式,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果。授课时全部采用多媒体,减少板书内容,力争在短时间内,有效利用时间单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使之产生深刻、持久的记忆,对于临床营养学的进展与动态,采用人际传播如健康咨询、营养会诊、营养知识讲座及培训,大众传播如运用宣传栏、招贴画、报纸、杂志、多媒体等形式,使学生接收到更多的临床营养学知识。

4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临床营养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下期教学会逐步推进临床实践的教学,使理论与实际应用不脱节,对于住院病人,根据病人的病情、饮食习惯、临床检查、体格检查等,让学生学会营养风险的筛查、营养状况评定、营养不良的诊断及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等,采用病床前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得病人营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再结合理论知识和临床医生用药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与临床医生、病人或病人家属充分沟通和交流,制定患者合理的、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检查技能和全面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5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正确把握这一关系,能促使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有机融合。教师的自身素质对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就要求自己要认真钻研教材,在立足于专业的基础上,力争掌握更多的相关医疗和药学知识,注重临床营养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临床营养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临床营养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实行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真正自觉地掌握知识,探索新知识,为此,我要求自己授课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钻研授课内容,只有自己对授课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引导学生的正确理解,特别是那些自己理解尚欠透彻的地方,则更需要深入钻研;其二,学习教学理论,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是前人教学活动的总结,熟练地运用教学原则能使教学活动事倍功半;第三,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另一方面是随时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发现自己授课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改进;第四,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借鉴优秀教师的讲稿及课件,虚心学习,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他人的教学经验极为宝贵,只有在自己探索的同时,又注重学习别人的经验,如聆听别人讲课、自己讲课请别人指导等,才能丰富自己的授课技巧,提高授课效果,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第五,常参加上一级学院组织的教学竞赛、积极参加省内、省外的一些学术讲座,了解临床营养学的最新动态,为学生传授临床营养的最新知识、最新理念,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达建、唐文、陈龙等,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医学与哲学,2001

[2]邹大进、黄勤等,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在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

[3]吴肇汉,实用临床营养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肖敬民,健康教育,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蔡威,临床营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6]黄承钰,医学营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