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优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效果观察

罗锋,李华丽

罗锋,李华丽

(四川省资阳市中心血站,四川资阳6413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血站无偿献血人员178例进行本次研究,将献血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9例献血者。对照组献血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献血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献血者心理护理前后出现焦虑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献血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0.46±2.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87±2.43)分,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献血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0%),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优质心理护理缓解了无偿献血者的焦虑情绪,降低了献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献血者身心健康,效果良好。

【关键词】优质心理护理;无偿献血者;效果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不断落实以及献血知识的普及,人们的文化素质也随之提高,对无偿献血的认知也有很大改善,无偿献血志愿者也大大地增多[1]。但是,对于第一次献血的志愿者而言,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或生理障碍,从而导致无偿献血的志愿者不能顺利完成献血以及影响献血者的健康[2]。可见对无偿献血者实施优质心理护理意义重大,引起大家的重视。为了进一步研究优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影响,特选取在本血站无偿献血者178例进行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血站于2015年01月~2016年01月无偿献血者178例进行本次研究,将献血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9例献血者。对照组中有44例男性献血者,45例女性;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0.12±1.89)岁;学历大专及以上58例,中专及中学文化水平21例,其他10例。观察组中有43例男性献血者,46例女性;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9.78±1.96)岁;学历大专及以上55例,中专及中学文化水平25例,其他9例。两组献血者均对本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献血者在年龄、性别比、学历等方面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强。

纳入标准:①初次无偿献血者;②无其他心血管疾病者;③献血者肝功及肾功无异常者;④无其他脏器功能严重损害者。

排除标准:①健康检查不符合献血者标准者;②有精神类疾病、依从性差无法完成本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献血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献血前进行生理指标测定,同时在整个采血过程给予献血者简单的心理护理,献血后告知献血者应该注意的事项。观察组献血者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心理护理:①献血前,首先在献血屋播放一些比较舒缓放松的轻音乐,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其次通过与献血者频繁的互动让献血者知道更多有关献血的常识,缓解献血者内心的焦虑、恐惧,鼓励多饮水,未进食的献血者采血前进食糕点等食物,补充热量;②献血中密切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情绪及心理状态的改变,采血人员最好能一次采血成功,要求动作熟练、标准,采血过程中态度应和蔼,以防献血者中途拒绝采血,建立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③献血后,护理人员应及时询问献血者身体有无不适感,如若不适,立即给予补救措施,同时给予献血者心理安慰与心理支持,对出现的不适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进行随访,告知献血者献血后多休息,补充营养,防止采血处感染等。

1.3评价指标

①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献血者献血前后进行焦虑心理评分比较,评分越高,焦虑情绪越严重;

②比较两组献血者献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评价标准:轻度:献血后存在头晕、心慌、疲乏等症状;中度:献血后存在疲乏、头晕、四肢发冷、面色惨白的等症状;重度:献血后除了以上症状外存在明显的自我感觉不适以及晕厥。

1.4统计学处理

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献血者献血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两组献血者献血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统计学上没有意义(P>0.05);献血后通过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血站无偿献血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但是对于首次献血者来说,由于对采血流程不太清楚,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恐惧、焦虑心理,最终可能会引起献血者对与采血的负面情绪,影响献血过程的顺利完成。因此,对无偿献血者采取优质心理护理尤为关键。

对于首次献血者来说,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决定了献血者的整个献血过程以及以后的无偿献血,研究优质心理护理从献血者献血全过程的心理护理出发,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献血知识的宣教及普及,让献血者正确了解献血,认识到献血的可采取性,国家规定的献血量对身体健康并不会造成影响,反而有利[3]。采血过程采血人员手法应娴熟、轻柔,建立献血者对采血人员的信任感,有利于献血顺利完成,减少献血后的不适症状[4]。采血结束后,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到采血后有无不适感,根据献血者具体心理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降低了献血后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5]。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献血前两组献血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相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而在献血后通过给予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证实了优质心理护理对献血者心理及情绪的改善作用;且献血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优质心理护理明显减轻了献血后的身体不适感。

综上所述,优质心理护理有利于献血者身心健康,明显缓解了献血者的焦虑、恐惧心理,降低了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艳杰.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5,34(6):150-152.

[2]魏堤.心理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9):2697,2698.

[3]王雪梅.优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0):6306,6307.

[4]李霞,谢丽萍.初次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心理障碍的护理策略[J].西部医学,2015,27(3):472,474.

[5]段艳芳,李少华,刘孟春.护理心理学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9):273,274.

作者简介

罗锋(1963-),女,四川内江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采血护理。

单位地址:四川省资阳市中心血站,邮编:641300。

联系电话:18980386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