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对于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浅谈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对于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荣艳

荣艳

湖南省醴陵市精神病医院4122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对于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于观察组40例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对于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8周后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密尔顿评分评分比较,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在治疗8周后效果大致相同,单观察组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具有副作用少、疗效明显、起效时间早的特点,值得到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老年性抑郁症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上在治疗老年抑郁症方面大多使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对于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三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即年龄≥65岁,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总分≥20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8分。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析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介于67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介于66到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2岁;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

1.2治疗方法

对于观察组40例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5mg/d,3d后逐渐加至10mg/d,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酌情加量,但最高剂量不得超过20mg/d。对于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10mg/d,3d后逐渐加至20mg/d,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酌情加量,但最高剂量不得超过40mg/d。

1.3有效性评价

疗效评价指标参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信度良好,可以很好的衡量治疗效果,是经典的抑郁评定量表。评定方式使用17项抑郁量表评判抑郁的严重程度,计算出焦虑/躯体化、体重、阻滞以及睡眠障碍的因子分,从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精力(VT)、一般健康状况(GH)、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以及情感只能(RE)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抑郁量表由Brink等人创制,是一种老年人专用的抑郁筛查表,评价内容包含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惹、退缩痛苦等,信度良好。在治疗前后的1、2、4、6、8周内评定药物的安全性,在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检查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以及心电图情况。按照HRSD减分率来评价疗效,减分率<30为无变化、检查率介于30%到49%之间为该转、介于50%到79%之间为显著进步,≥80%为基本痊愈。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以x2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脱落情况

观察组的40例患者,3例出现不良反应,2例疗效不佳,1例不依从,1例失去随访,共计完成33例,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6例出现不良反应,2例疗效不佳、2例不依从,1例失去随访,共计完成29例。

2.2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评分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8周后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密尔顿评分评分比较,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在治疗8周后效果大致相同,对于不同观察时点汉密尔顿评分和不同观察时点老年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观察时间与治疗分组对汉密尔顿评分和老年抑郁量表评分变化具有交互作用,说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起效时间不同,观察组起效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汉密尔顿评分与老年抑郁量表评分详见表1和表2。

表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汉密尔顿评分对比示意表

组别例数基线1周末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

观察组3325.8±5.723.5±5.117.8±3.516.4±2.813.4±2.29.2±1.6

对照组2926.5±6.224.5±5.322.3±4.118.6±3.615.7±2.710.3±1.5

表2: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老年抑郁量表评分对比示意表

组别例数基线1周末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

观察组3325.8±5.723.5±5.117.8±3.516.4±2.813.4±2.29.2±1.6

对照组2926.5±6.224.5±5.322.3±4.118.6±3.615.7±2.710.3±1.5

2.3观察组、对照组汉密尔顿因子分

表3:观察组、对照组因子分对比示意表

SF-36各因子观察组对照组

PF88.82±14.9288.69±13.91

RO43.37±36.3543.32±36.32

BP70.10±21.4570.11±19.28

GH54.41±23.4453.42±22.31

VT56.53±23.8156.54±22.56

SF54.45±28.4353.25±27.23

RE29.55±35.8828.75±31.87

MH61.65±20.5160.21±18.76

3讨论

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优势与其药效学机理有密切的关系,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选择性最小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于5-HT转运体的选择性很好,对于肾上腺素能受体、胆碱能受体以及组胺受体等只有很小的亲和力,这些药效学机理就是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原因。与此同时,艾司西酞普兰蛋白结合力低、对肝药酶无诱导作用,很少会与其他的药物发生反应,因此,更加适宜老年抑郁症患者服用[3]。总之,艾司西酞普兰具有副作用少、疗效明显的特点,值得到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4]。

参考文献:

[1]李雷俊,王相兰,王厚亮,吴文涛,陶炯.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附87例分析[J].新医学,2009,03(10):67-68

[2]谷岩,姜涛,郭建兵,王刚,于振剑,姜宝顺,张本,马文友.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06(10):56-57

[3]黄文权,陈俏洁.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效果的比较[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02(28):98-99

[4]王琦,张忠东,于海燕.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116例[J].医药导报,2013,03(01):78-79

作者简介:荣艳,女,汉族,湖南省醴陵市,醴陵精神病医院,进副高职称,4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