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黄明志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目的:评价冠脉CT、超声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心绞痛为主要症状怀疑为冠心病患者80例,1周内进行血管造影、CT、血管内超声诊断,以血管造影诊断“金标准”,评价CT、综合超声诊断效用。结果:冠脉血管造影诊断冠心病61例。冠脉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接近90%,冠脉CT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综合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CT诊断斑块节段(2.98±0.75),与冠脉造影(2.84±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CT诊断冠心病与冠脉造影相近,可作为诊断首选技术。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CT;冠脉造影

冠心病全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的社区慢性病之一,我国发生率约为1%,因人口平均年龄的增长、肥胖等慢性疾病发病率上升、烟草的泛滥等原因,发病率逐年上升[1-2]。冠心病可并发冠脉综合征,已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及早诊断、治疗非常必要。影像学是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其中血管造影是诊断“金标准”,本次研究评价冠脉CT、超声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心绞痛为主要症状怀疑为冠心病患者入组。纳入标准:①以心绞痛为主要症状,病程≥2年;②怀疑为冠心病;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无CT、血管造影、超声造影诊断禁忌症,如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②拒绝参与研究;③明确诊断其他类型心脏病史。入选对象80例,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56.7±8.1)岁。病程(7.5±2.1)个月。血管造影、CT、血管内超声诊断在1周以内。

1.2方法

1.2.1综合超声

常规心脏超声辅助诊断,而后进行腔内超声,将高频微型化超声探头换能器置入血管腔内检查,进行冠脉管径的诊断,对斑块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可计算最小管腔面积处的外弹力面积(EEMS)、最小管腔面积处斑块的负荷。

1.2.2冠脉CT检查

64×螺旋CT检查后,小剂量成像,检查前详细检查,排除后禁忌症,同时医嘱配合,掌握屏气的方法。若心率超过70次/min,舌下含服心得安10-20mg,或美托洛尔控制心率,以控制心率,减少伪影。血压低于120/75mmHg不宜使用。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测,若心率稳定,变化幅度<3次/min,则可开始检查。仰卧位,上举上臂,连接心电导联。肘前静脉留置静脉留置针。CT仪器参数:参数120kV、850mA、准直0.6mm、螺距0.20mm,重建间隔0.5mm,扫描间隔0.625mm,曝光条件采用自动毫安技术控制,根据体重调节曝光量。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下水平至心脏横膈面水平,选择碘海醇作为对比剂,60~80ml,高压注射器肘部静脉注射,5ml/s,而后注入40ml生理盐水,5ml/s。连续同层扫描,获得图像,传输给工作站,连心电门控检查,调整扫描射线剂量,在28-80%的R-R区间内进行全剂量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容积再现(volumerend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intesityprojection,MIP)等图像后处理,从多方面进行冠脉评估,进行参数分析。进行狭窄严重程度的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斑块负荷,判断斑块性质。

1.3观察指标

以冠脉血管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冠脉CT、综合超声诊断的效用。冠脉CT与血管造影诊断,冠脉斑块节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斑块节段服从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冠脉CT以及综合超声诊断效用指标采用检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冠脉血管造影诊断80例对象,其中诊断为冠心病61例。冠脉CT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综合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冠脉CT诊断斑块节段(2.98±0.75),与冠脉造影(2.84±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冠状动脉CT以及综合超声都可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技术,其中冠状动脉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接近90%,处于较高水平,这可能纳入对象为有症状的患者、冠心病比重较高狭窄程度较高有关[3]。综合超声的误漏诊率相对较高,考虑到腔内超声也有创伤性,不适合作为筛查技术,可作为斑块的严重程度辅助诊断技术,可作为手术指导依据。研究中,冠脉CT诊断斑块节段(2.98±0.75),与冠脉造影(2.84±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CT对斑块的识别能力甚至超过冠脉造影。近年来,冠脉CT技术水平飞速发展,低剂量CT、计算机技术、图像分析技术都明显提高了诊断效用,降低了放射剂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提升冠脉CT的综合价值。

小结:冠脉CT诊断冠心病与冠脉造影相近,可作为诊断首选技术。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

[2]李智,张山山,郭子宏,等.1953-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变化趋势及地理分布[J].中国卫生统计,2015,32(5):878-879.

[3]贺丽英,潘克梫,刘桂梅,等.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5):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