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舞蹈任庄扇鼓的民俗情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1

祭祀舞蹈任庄扇鼓的民俗情境

武蕾蕾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任庄扇鼓与祭祀"后土娘娘"的民俗密切相关,后者的传说为任庄扇鼓的祭祀流程提供了合理解释。在民俗情境的视域下研究任庄扇鼓的舞蹈特征,意在对其本体特征关照下,阐释祭祀舞蹈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祭祀舞蹈;任庄扇鼓;坐后土;民俗情境

"任庄扇鼓",是流传于晋南地区曲沃县任庄村的祭祀舞蹈。每年正月十五在村附近的娘娘庙前表演,用于祛除不好的事物。任庄扇鼓表演队伍庞大,除既定的12神家之外,随着不断的改编,加入了锣鼓队等民间艺术表演。据传承人介绍,任庄扇鼓耗资巨大,一场演出几乎全村的百姓为其出力,尤其是三座巨大的面塑工艺。自1986年,扇骨神谱被发现以来,关于任庄扇鼓的论述中,"后土娘娘"的传说尤其受到重视。这一传说比任庄扇鼓外部动作形态是否标准、规范要重要,因为它承载了任庄扇鼓摆坛、游村、请神、迎神、送神等程式表演的合理性及象征意义。可以说,民俗情境为祭祀舞蹈任庄扇鼓赋予文化价值。

一、祭祀舞蹈任庄扇鼓概述

于上世纪86年,清朝宣统元年的《扇鼓神谱》手抄本被发现。自此,对任庄扇鼓的研究开始提上日程。《通雅》:"傩神凡十二,皆使之追恶凶。"任庄扇鼓属于典型的傩舞,反映民众趋利避害的美好愿望。任庄扇鼓属于家族型的祭祀性活动,从产生到解放前历代只传男性。建国前,由于经历了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等事件,任庄扇鼓曾一度被停演。建国以后,经过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扇鼓的演出范围向周边村镇拓展。十二神家的扮演者仍为许姓成员。身着类似方相士的衣装。由红缨帽、羊皮袄、黑长袍、红裤子组和而成。

二、民俗情境的阐释

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尤其注重研究对象的情境。Bourdieu将对仪式的关照视为情境下的实践[1]。莫丝认为,在研究仪式中更注重其发生环境。由此发现,情境在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所谓民俗情境指民间文化传统规约下与特定空间范围内的社会环境[2]。民俗情境分为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两方面影响、制约民众。

在实际任庄村的生活中,扇鼓这一祭祀仪式,总伴随着民众的信仰。扇鼓舞的献艺节目中,一直以后土娘娘的故事为核心内涵,具体化为八卦的方位,呈现出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的场面。如果剥离这一民俗情境,任庄扇鼓舞的表演可能会出现分解。在现实生活中,扇鼓舞也被当做民俗活动表演,呈现在助力旅游的舞台上,但其实并没有跳出祭祀后土娘娘的民俗情境。脱离民俗情境是不可能的,民俗情境为任庄扇鼓舞的表演提供合理的解释。

三、民俗情境为任庄扇鼓祭祀舞蹈表演提供可能

任庄扇鼓的民俗情境表现在对后土娘娘的祭祀在于这一祭祀活动影响人们。据对老艺人的采访得知,"任庄扇鼓"原先只在任庄本村由许氏家族传承与表演,而且只参加在娘娘庙前的祭祀演出,平时并不参加其他任何活动。"任庄扇鼓"之所以享有如此盛誉,是因为关于后头娘娘的传说证明了任庄扇鼓整体祭祀舞蹈的重要性。

据考证,任庄扇鼓的产生是由于当时天气干旱,疾病蔓延,百姓民不聊生,故此,其祭祀的目的为"遵行傩礼,禳瘟逐疫"而任庄扇鼓能够流传至今,在于村民对后土娘娘的信仰坚不可摧。在今年年五月的一次田野采风中,现为地区传承人,任庄扇鼓傩戏团长柳银石谈到:"在上世纪89年2月任庄扇鼓的录制中,送神刚刚结束,当时天降小雪,与之前天气晴朗形成截然对比。"由此可见,村民已将对后土娘娘的崇敬内化到内心深处,成为民众的精神支撑。不仅如此,祭祀舞蹈任庄扇鼓的整体演出程序都以后土娘娘为核心。如,《坐后土》,它讲述后土娘娘与五位儿子的故事,从侧面说明四季、土王日和五方的由来,从而推断任庄扇鼓的表演与农耕文化的关系。

四、祭祀舞蹈任庄扇鼓的文化价值

任庄扇鼓有实用性和表演价值。体现地域特色的艺术魅力影响着当地民众的精神生活。深入当地采风,切实传承原汁原味的扇鼓艺术,对推动当地文化建设有实际意义。任庄扇鼓的表演价值则重点体现在表演的后六部剧目,集中代表了扇鼓的特色,如,敲击扇鼓的技法、特色着装、当地口音浓郁的唱词、方位明确的舞蹈语言等。目前,扇鼓表演被中央、省、县等电视台报道,还被用于当地六区四园的项目建设,取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任庄扇鼓具有教化价值,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众凝聚力。任庄扇鼓的乐调简单易学,极大地扩大了受众范围。这种简洁,质朴的唱词抒发民众劳动一年后的压抑与劳累。这种浓郁的音乐舞蹈文化使人感受到团结、友善的民风,增强审美体验感受,有着独特魅力与教化功能。

结语

祭祀后土娘娘的民俗情境为任庄扇鼓祭祀舞蹈表演提供可能,至今仍传承着晋文化的光辉。民俗情境承载着当地民众的精神信仰,指导民众的生产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具有独特地域性的民俗事象。祭祀后土娘娘这一民俗情境的前提,对任庄扇鼓的象征性明确了方向,对现存的文化现象做合理的阐释。

参考文献:

[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和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2.

[2]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