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张红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药品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张红娟

张红娟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城中分院药房江苏无锡214002

摘要:药品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初步了解并进行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概述了药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理用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研究

前言

近年来,由于医患主观因素或者药物本身质量原因造成的药物不良反应现象频发,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规范药品质量和用药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合理用药是改善药物不良反应的根本措施,是用药安全的重要保障,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合理用药的有序发展,才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1.药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就我国药品使用现状而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日益普遍,导致患者经济压力增大并且对抗生素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在临床应用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抗生素使用规范性较差,对医护人员并未实施合理有效的培训。医护人员为了快速高效缓解患者病情,盲目使用抗生素,造成患者体内产生抗体,最终增加疾病治疗难度;(2)医护人员缺乏医学常识,加之患者对抗生素依赖性较大,因此当出现头疼感冒等常见病症时,均选择抗生素药物作为主要质量药物,并且很多患者在未经医生允许的情况下自行购买服用抗生素药物。

1.2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

近年来,生物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推动了中药注射剂的出现与发展。中药注射剂是以中药或者纯天然植物为原材料,通过生物技术提取加工,制作而成的注射剂,见效较快。但是,随着中药注射剂的普遍,不合理使用现象也日益明显。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中药注射剂多采取多种天然原材料加工而成,其成分较为复杂,化学性质不明确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肠胃、神经系统或皮肤等过敏现象;(2)当前药物使用中,联合用药现象突出。在中药注射剂使用中联合用药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因此,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的规定,避免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联合用药现象的出现。

1.3新药和昂贵药的不合理使用

现有临床用药过程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新药或者昂贵药的使用频率较高。医护人员由于经济利益诱惑或者任务考核压力,更加青睐新药和贵药,并未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及药物的药理。同时,患者自身的盲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药物不合理使用几率的增加。很多患者盲目地相信药物广告或者相关宣传,缺乏联系实际选择药物的鉴别能力。

2.药物不良反应类型

2.1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场发生于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中,其在使用某种药物后会出现非常规现象。药物过敏反应按其发生时间可分为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即发反应,其在用药后即刻出现过敏症状;另一种是迟发反应,其表现较为滞后,通常在用药后半个小时或者数小时后才会表现出来。药物过敏反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较为缓和的症状为皮疹、哮喘、发热等,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后并无大碍;较为严重时则有可能发生休克,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性。

2.2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对人体危害较大,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进行有效地治疗。毒性反应容易造成身体功能紊乱,严重威胁身体正常机能的有效运转。毒性反应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以下五种:(1)消化系统损害,轻则表现为呕吐、腹泻,重则表现为消化道溃疡,穿孔;(2)肝肾损害,轻则引起肝肿大或肾功能衰竭,重则引起肝炎或肾衰竭;(3)神经系统系统,常见表现为失眠多梦,严重者则会出现精神错乱;(4)血液系统损害,常见症状为白细胞减少,严重则会表现为免疫功能减退;(5)心血管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血压和心率失常。

2.3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主要指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由于自身身体特质,会出现与药效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效果,其主要表现在生理、药理和免疫耐受三个方面。

2.4二度感染

二度感染主要表现在外来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增加,当增加到一定规模,形成致病菌的时候,就会造成二度感染。其主要原因为是大量或者较长时间服用某种药物后,体内常规细菌或者真菌数量降低,从而导致体内微生物系统失衡,进而增加耐药菌的数量。

3.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

3.1药剂师参与临床会诊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或从病情较为特殊的,药剂师应参与到临床会诊之中。对患者用药具体种类、剂量、周期做出明确的规定,以此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症状出现。例如,在抗菌类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在给予用药前要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评估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制定有效的抗菌类药物用药方案。同时,在抗菌类药物使用前,必须进行药敏试验,如患者病情较为急迫,则可根据其病原体情况和抗菌类药物耐药性的记载,开展用药。在实结果公布后,调整患者用药方案。

3.2合理换用药物,避免药物毒副作用

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直接作用于患者,因此对患者病情的治疗及患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用药中药剂师应对药物进行严格检测,避免药物毒副作用对患者造成伤害。例如,阿司匹林在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中都具有中药的作用。但是,在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药剂师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换用药物。伴有过敏史、肝肾功能障碍、痛风等症状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阿司匹林,可换用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药物,并在患者用药过程中进行严格监测,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3建立健全救护体系

在日常救护过程中,应建立健全救护体系。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现象,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降低风险。例如,(1)当不良反应发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对剩余药品进行保留;(2)将患者不良反应状况报告主治医师、药剂师,尽快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和制定新的合理用药标准;(3)患者不良反应较为缓和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做好病情记录,并与病人家属及时沟通,安抚情绪。患者不良反应较为严重时,就地抢救,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对抢救过程做出详细的记录;(4)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填写清单,报备上报相关部门。

结语:

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影响较大,在用药过程中应对药物不良反应类型进行初步了解,有针对性的解决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同时,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药剂师应参与到临床会诊之中,针对患者病情具体情况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或进行合理换药,并在不良反应发生后开展系统化地救治工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赵玉香,丁小丽,陈凯,等.加强医学生药品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知识培训的思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0):171-172.

[2]顾中华.我院2012年17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2):20-22.

[3]颜廷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88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8):76-77.

[4]孙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81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