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郭石磊

大庆市交通运输局

摘要:随着汽车产业飞速发展,汽车制造使用的工艺、材料、技术都在不断更新换代,汽车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近三十年,汽车从之前的纯粹机械产品发展到现在的机电一体化和信息化高度集成的产品。汽车越来越复杂,汽车的故障也随之增多,只有提高汽车的维修技术和保养水平,汽车才能保持较高的性能。本文阐述了汽车的维修现状,提出了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汽车维修;技术设备;质量管理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随之带来的是国民对于自身生活质量要求日益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汽车作为一个极为便捷的代步工具也开始广泛的被个人家庭所使用。与此同时,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汽车在制造时所使用的工艺、技术以及材料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当然,汽车制造工艺、材料以及技术的改变,也会带来汽车维修技术、设备、理念以及管理上的改变。而对于汽车这样产品来说,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只是保障汽车产品质量,加强汽车的维修工作也是有效保障汽车的正常运行,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一、汽车维修质量的现状

1、汽车维修企业普遍缺乏完善地管理系统,汽车维修企业大部分都是小型私营企业,相比其他生产型企业,汽修企业管理比较随意。我认为汽车维修企业需要系统的管理体系对汽车维修进行质量管控,有效提高汽车维修质量,保证每辆汽车在维修后能够长时间正常行驶。目前,汽车维修行业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汽车维修的技术不能与时俱进,而且由于汽车维修服务没有受到有效监督,很多维修企业可能借机使用不合格的产品或不正当的方式来赚取巨额利润。

2、汽车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世界各个国家出于节能减排的角度考虑,大力发展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我国也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给予了大力的扶持。汽车作为一种机电和信息化的产品,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潮流,今后汽车维修人员一定要具备很高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操作能力。然而现在汽车维修行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了汽车维修企业设立的门槛极低,很多维修人员都是出初、高中毕业,学徒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在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的汽车面前,诊断和维修汽车故障越来越吃力。这大大降低了汽车维修的质量。

3、汽车维修实际操作难度大,汽车机构复杂,一旦出现故障,在进行维修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工作,通过检测仪器锁定故障点、选择维修设备、具体维修操作等。汽车的维修对维修人员、维修设备等的要求都很高,根据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来看,大多数条款是对汽车维修企业所使用的设备进行要求,但对于汽车维修企业的设备维护、质量管理体系、维修人员的培训及从业资格还没有制定相关的规定。汽车不仅仅是每个家庭的日常代步工具,还和公众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息息相关,因此保证汽车运行良好至关重要。

二、汽车维修的技术设备

1、ECU(电控单元件)的使用。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汽车所蕴含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信息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汽车产品的制造当中。在现在所有的汽车产品中,汽车系统已经全部采用ECU(电控单元件)来进行控制。这是因为,采用ECU能够提高汽车的自我诊断功能,使汽车在运行的过程当中能够对自身存在的故障进行自检并将结果采用代码的形式进行保存。维修人员通过解码器,就能够对代码进行读取从而精准的发现汽车所存在的问题故障,并且进行相应的维修工作。这样一来就能够大大提高汽车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得汽车维修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专业设备的使用。伴随着汽车在制造过程中科技含量的逐渐提高,在汽车维修的工作中,其专业设备的使用是必然的。而在当前,汽车维修设备已经从以前简单的工具发展到专业的检测仪等设备。然而,在进行维修的过程当中,要想熟练的操作这些设备,使其能够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提高汽车的维修质量,那么就需要对维修人员有严格的要求。汽车企业应当对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巩固维修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并且对于计算机技术以及外语能力也需要有所要求。只有这样,维修人员才能更好的使用那些专业设备,使汽车维修工作能够更加良好的进行。

三、加强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措施

1、提高汽车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随着汽车行业维修质量的不断进步,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公司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维修员工学历普遍偏低,工作经验不足,维修技术不过关。因此为了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维修质量,我们要对相关的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并且对其进行鼓励,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工作人员的维修质量,其次,还要对汽车维修人员进行更高级别的素质训练和拓展,给他们营造一个在学习的平台,鼓励他们参与更高级别的技术培训,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维修水平。与此同时,组织汽车维修人员进行经验的交流,从而把相关的经验和技巧形成一个规范,这样不但可以高效的提升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也可以促进整个汽车行业维修水平的增强。

2、提升汽车维修工作的管理意识。管理意识是培养汽车维修质量观念的基础,要提升汽车维修工作的效率,提高汽车维修的质量,获得汽车维修市场的竞争优势,必须强化管理工作和管理意识。要将质量观念和管理意识作为汽车维修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关键,通过教育、宣传的手段将现代化管理意识和新的汽车维修技能整合在维修人员的意识和观念中,在确保汽车维修效率和品质的同时,做到对市场的有效适应,完成汽车维护发展工作的根本目标。

3、监管配件质量。目前汽车行业的配件市场来看,其中存在了大量的不合法经营,他们经常采用坑蒙拐骗的手段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冒牌产品不但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转,还对维修质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政府的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汽车配件的监管力度,及时查处在市场上流通的假冒产品,从而为汽车的维修质量提供保障。与此同时,消费者也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得汽车配件,从而从源头上阻碍假冒产品的流通。

4、对汽车维修和检测技术规范进行修改并予以完善

1)对于汽车质量管理活动,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对整个工艺流程和维修流程进行严格的监控,从而提升汽车的维修质量,此外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还要结合管理理念,理论指导实践,不但可以提升维修等工作的质量,还要消费者表明公司的立场,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市场的占有率。

2)汽车汽车维修和检测技术规范机制的建立并不是公司单独的事情,需要相关的维修人员广泛参与和汽车行业高级工程师的大力支持。例如维修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的维修经验进行整理,然后上交给公司,公司在对此进行总结和完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维修标准,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维修水平。

汽车的维修质量决定着汽车能否长久的发展,不但影响着维修公司的形象和信誉,还决定着消费者的出行安全。因此,提升维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汽车公司一定要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汽车维修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从而建立完善的技术规范机制,完善落实维修质量管理方案,促进企业朝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勋.我国汽车维修业发展趋势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14(S1):162-165.

[2]陈立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达标体系的构建分析[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4(05):94-95.

[3]黄梁.加快汽车维修行业转型发展的思考[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4(04):20-22.

[4]马珠安.汽车运用的检测与维修技术分析[J].科技信息,2013(2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