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膀胱冲洗频率对于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不同膀胱冲洗频率对于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静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人民医院内二科,山东青岛266033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膀胱冲洗频率对于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留置导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C、D四组,每组20例,A组患者膀胱冲洗频率为2次/d,B组患者膀胱冲洗频率为1次/d,C组患者膀胱冲洗频率为2次/周,D组患者不接受膀胱冲洗,分别于留置导尿后3、7、14、21d进行尿培养检查,统计尿路感染发生率。分析对照4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结论:对于留置导尿患者每周2次膀胱冲洗可以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频繁的膀胱冲洗并不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膀胱冲洗;留置导尿;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是目前临床对于不能自主小便或小便困难患者的主要解决方式,而留置导尿并发尿路感染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情况[1],尿路感染造成的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为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痛苦,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严重者可出现上行感染,造成肾炎等严重病变[2]。如何避免留置导尿患者并发尿路感染是护理人员研究的热点,膀胱冲洗是常用的避免尿路感染的治疗方式,其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受到欢迎,然而膀胱冲洗的临床疗效尚存在不同意见,尤其是膀胱冲洗的频率存在争议[3],本研究对照不同频率膀胱冲洗对于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留置导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本组患者年龄27~72岁,平均35.72±12.13岁,其中男32例,女48例。按照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C、D四组,每组20例,A组患者年龄27~72岁,平均35.51±12.34岁,其中男7例,女13例。B组患者年龄27~71岁,平均35.55±12.21岁,其中男9例,女11例。C组患者年龄27~72岁,平均35.85±12.43岁,其中男8例,女12例。D组患者年龄27~71岁,平均35.71±12.24岁,其中男8例,女12例。4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1.2.1膀胱冲洗方法

A、B、C组患者均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封闭式膀胱冲洗,具体步骤为在排净尿液的基础上将一次性输液器插入后将装有生理盐水的液体瓶悬挂于输液架上,排尽管内空气后,打开输液器调节器,将生理盐水250mL注入膀胱后,患者变化体位使冲洗充分,放出冲洗液后碘伏消毒连接处,更换新的无菌密闭式尿袋。A组患者膀胱冲洗频率为2次/d,B组患者膀胱冲洗频率为1次/d,C组患者膀胱冲洗频率为2次/周,D组患者不接受膀胱冲洗

1.2.2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于留置导尿后3、7、14、21d进行尿培养检查,统计尿路感染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统计值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结果

4组患者置管后3、7、14d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C组患者置管后21d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地狱A、B、D组患者(P<0.05)。

表14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

3.讨论

留置导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治疗措施,而尿路感染是留置导尿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而如何降低留置导尿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是护理工作中的研究重点,膀胱冲洗是目前较为常用的预防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措施,但其疗效和应用频率存在争议。有研究[4]认为膀胱冲洗并不能有效降低留置导尿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也有研究[5]认为膀胱冲洗可以有效降低留置导尿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而对于留置导尿患者膀胱冲洗的频率尚无统一标准,膀胱冲洗对于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的影响值得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A、B组与D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C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现住低于A、B、D组。这一结果表明每周2次膀胱冲洗对于降低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疗效最为令人满意,是临床推荐的应用频率。分析原因与膀胱冲洗可以冲洗膀胱壁,稀释尿液,并将部分细菌带出体外,从而减少细菌繁殖和生长导致的感染,然而频繁的膀胱冲洗对于膀胱壁的刺激导致膀胱及尿道年末吞噬细胞的灭菌作用受到影响[6],并不利于患者自身抗体及免疫功能的表达,因此并不能有效的控制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膀胱冲洗是目前预防留置导尿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主要措施,频繁的膀胱冲洗并不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每周2次是推荐频率,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且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来光华,孙慧芳,李瀛等.艾灸用于泌尿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患者舒适度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139-1141.DOI:10.3969/j.issn.1002-6975.2013.12.036.

[2]张建梅,蒋春燕,李娜等.改良膀胱冲洗技术预防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8):986-989.DOI:10.3969/j.issn.1006-9771.2015.08.024.

[3]袁展望,李武平,史皆然等.膀胱冲洗频率与导尿管更换时间对导尿管内腔生物膜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0):5079-5081.DOI:10.11816/cn.ni.2014-142838.

[4]邱守芳.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膀胱冲洗频率与细菌定植、尿路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27):2967-2969.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3.27.010.

[5]陈小娟,林月双,林少虹等.改良膀胱冲洗法在清除肾损伤所致膀胱内血块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4,(14):1258-1259.

[6]李甜,莫蓓蓉.膀胱冲洗研究现状及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14):1325-1327.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3.1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