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针灸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鲁翔鹏

(珙县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500)

【摘要】目的:研究针灸对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治中风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针灸治疗、康复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在中风偏瘫中价值较高。

【关键词】针灸;中风;偏瘫;肢体功能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acupunctureontherecoveryoflimbfunction..Method:Methods88patientswithstrokehemiplegiawererandomlypidedintothetreatmentgroupandthecontrolgroup.Theindexesoftwogroupsaftertreatmentfor2monthswerecompared.Result:Theindexes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bett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Acupuncturetreatmentisofhighvalueinstrokehemiplegia.

中风偏瘫会导致患者出现麻木、嘴歪眼斜以及上下肢、面肌、舌肌下部的运动出现障碍;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气虚血瘀、肝肾亏虚、脾虚痰湿等证型【1】。本文为了研究针灸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将中风偏瘫患者分为2组进行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88例中风偏瘫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

观察组:男性中风偏瘫患者:女性患者=22:22;年龄范围48~70岁,平均年龄(61.80±5.30)岁;病程1~2月,平均病程为(1.45±0.25)月。

对照组:男性中风偏瘫患者:女性患者=23:21;年龄范围45~75岁,平均年龄(61.50±5.10)岁;病程1~3月,平均病程为(1.55±0.26)月。

88例中风偏瘫患者均符合中风偏瘫的诊断标准,除肢体功能障碍外,无语言、吞咽、意识障碍;并同意参加研究,签取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风偏瘫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病程的跨度范围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①轻度偏瘫患者走路会出现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并且瘫痪的下肢走步会出现划半个圈现象。

②轻度偏瘫患者会出现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不完全性偏瘫患者肌力2-4级;完全性偏瘫的肌力0-1级。

1.3方法

对照组方法:给予康复疗法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时根据偏瘫的程度而选择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比如肢体功能障碍,要从简单到复杂,先转动身体、翻身、后靠坐、独坐、站立、直到恢复行走;上肢活动的顺序是肩部→肘部→腕部→手指;下肢活动的顺序是髋部→膝部→踝部→足趾),疗程三个月。

观察组:①辩证分型取穴:气虚血滞、脉络淤阻取足三里、百会、膈腧、血海;肝阳上亢取太冲、肝俞、太溪;脉络空虚、风邪入中取风池、风府、风市、足三里;痰热腑实取脾俞、丰隆、中脘。②给予针灸进行治疗,每次取穴不宜过多,可轮流使用,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休息5~7天,可再行第2疗程。

1.4观察指标以及疗效判断标准

1.4.1中风偏瘫的观察指标

根据住院随访的资料,观察两组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等情况,来评估治疗的疗效,并且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症状评分。

1.4.2疗效评定标准

(1)以患者的治疗效果,作为本次研究中风偏瘫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评价范围:

显效评价范围:经实验治疗后,患者的肢体功能逐渐在恢复,麻木、嘴歪眼斜等临床症状缓解。

有效评价范围:患者的麻木、嘴歪眼斜以及上下肢、面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逐渐缓解。

无效评价范围:经治疗后,麻木、嘴歪眼斜等临床表现未得到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有加重的现象。

总有效率=中风偏瘫患者的单组总概率(44例,100%)减去无效评价概率的差值。

(2)临床症状评分:对患者的上肢运动障碍、下肢运动障碍、麻木进行评分;0分----无症状;1分----临床表现轻微,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分----临床症状严重,并且需要用药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1.5统计学标准

本文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处理,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用%表示,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临床症状评分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代表两组中风偏瘫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风偏瘫患者的数据(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注: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注: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比的临床症状评分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中风偏瘫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患者会出现日常活动能力障碍;并且偏瘫时间过于长久会出现短气乏力、耳鸣目糊、腰酸膝软、失眠多梦、肢体麻木、筋肉抖颤等症状。急性期偏瘫逐渐会成为痉挛性,上肢屈曲、内收,下肢呈直伸【2】。偏瘫主要的病因是脑血管出现意外,导致脑组织缺血或者受血肿压迫、推移,进而出现中风现象;其中脏腑失调,阴阳偏胜,饮食不节,嗜酒肥甘,饥饱失宜,均易导致脾失健运,出现聚湿生痰,痰郁化热,阻滞经络等现象,同时也是诱发偏瘫的主要原因之一。

康复治疗法包括运动治疗和作业治疗;其内容有肢体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等。这套现代康复医学运动功能训练方法,应当在康复技师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但是由于康复疗法是医学中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能够掌握和运用的医务人员并不多。

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主要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以“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的治疗方法以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可以起到疏通患者经络的作用,让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最终达到症状改善的目的。针灸疗法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广泛的适应性,②操作方法简便,③疗效显著,④费用经济,⑤副作用少【3】。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45%、总不良发生率2.27%、临床症状评分(上肢运动障碍0.38±0.02分、下肢运动障碍0.36±0.03分、麻木0.35±0.08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1.36%、总不良发生率22.73%、临床症状评分(上肢运动障碍0.91±0.04分、下肢运动障碍0.82±0.07分、麻木0.83±0.11分)(P<0.05)。

总而言之,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地里努尔?玉山.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4):414-414.

[2]罗萍.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针灸治疗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8):41-42.

[3]吴发荣.针灸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0):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