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浅析

张宇

深圳市筑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建筑工程本身具有能源消耗高、施工周期长以及现场较为复杂的特点,不但在施工作业方面具有较高的难度,而且在现场管理方面的工作量也非常巨大,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建筑领域越来越注重绿色施工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而这种建筑形式本身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能耗低以及绿色环保等优势,使其在当前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针对这种建筑设计进行讨论,了解它的特点,并对相关设计要点加以论述。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

早在上个世纪中期,我国就应经开始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但受到市场行情和自身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建筑方式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而随着建筑领域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革新,加上建筑理念的改变,使得具有节能环保特性的预制转配置又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在推动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前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点

1.1流程精细化

相比与传统的建筑设计,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原有设计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前期技术策划设计以及预制构件加工设计,这使得该项建筑设计的流程更加全面,而且精细化程度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1.2设计数模化

在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模数控制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利用计算机对建筑施工进行模拟,能够有效提升建筑节点及部件的统一性,而且在模拟过程中还能对各种作用的构件实施模块化组合,有效提升了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标准化水平。

1.3配合一体化

能否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科学的设计,会对后期的成品加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这种建筑是典型的一体化建筑模式,需要各种构件厂家在生产期间进行有效的配合,确保生产的构件能够很好的连接在一起。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

2.1规划设计

在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建筑的间距、退线以及建筑自身的通风采光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并对建筑套型模块方面的组合设计及规划过程展开优化与选取,同时要兼顾设计的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以舒适性原则,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流程以及相关作业标准要事先进行考虑和设计,确保环节设计的合理性,使施工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除此之外,还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特殊情况设置应急预案,不仅要在平面设计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在预制构件以及相关施工设备方面同样要进行考虑,要通过统筹安排,对建筑空间进行优化,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利用设计对现场资源进行统一的调配。

2.2平面设计

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而言,模数协调是其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的原则,在进行平面设计期间,要对套型模块当中的各种类型以及相关尺寸进行强化设计,要在建筑内部及预制构件方面实现系统化、标准化和通用化目标,相关企业可以针对平面设计统一编制设计标准,对建筑的市场化环境加以完善,在减少成本投入的基础上,提升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选择布局方式的过程中,应该对较大的空间布局方式加以应用,使各功能空间当中的分区与布局能够得到明确,通过结构设计使承重墙部分的负荷有效降低。

2.3立面设计

在对建筑立面进行设计时,可以对套型组合的方式加以应用,在设计装配式建筑预制板的过程中,对多种样式的饰面材料加以选择,使建筑在形式变换以及色彩多样性方面的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同时还可以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本身的可变性特点及灵活性特点加以应用,通过对多种外墙构件的应用,进一步凸显建筑的外部结构特点,另外,可以根据建筑特点,在外墙选择方面对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装饰效果进行强化,以此来体现建筑的多样化设计,使其能够在满足建筑基本要求的同时,实现主体实用性的有效强化,例如,可以通过对阳台形状套型的调整,增强其立面的可变性,通过装饰组合的创新应用,达到多样化的立面设计目标。

2.4预制构件设计

通常情况下,预制构件能否实现标准化设计,往往会受到整个建筑设计标准化及模块化要求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建筑构件自身标准化程度进行提升,对构件类型尽可能的减少,以此来减少设计及施工的难度,同时也能达到降低设计及施工成本的目的,此外,在设计构件时,还要对施工当中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考虑,如人员专业能力以及设备配备情况等,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当中,预制构件在大小和重量方面具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度的重视,确保部分结构的构件能够满足耐久性和耐火性等要求,以此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2.5材料应用设计

设计期间,需要做好各种影响因素的规划工作,使建筑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因此,在设计预制构件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构件的实际用途进行具体设计,在非承重性墙体当中应该尽可能的应用质量较轻、具有较强隔音效果、便于拆卸的材料,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及空间需求,可以将主体结构与承重墙体进行结合设计,使建筑本身的抗震能力得到保证,对于厨房及卫生间等部分的设计应该保证材料防水性能及易清洁性,同时要保证各构件之间的连接不受室内装修、空调安装以及管道设计的影响,在顶楼部分可以采用叠合楼板设计,同时要保证墙体与楼板之间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

2.6专业协调设计

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而言,不管是在布局设计方面还是在规模设计方面都要满足相应的抗震要求,特别是在工业化生产在建筑行业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设计构件的过程中,应该将便捷施工及多种组合作为基本设计原则,建筑当中的承重部件在连接设计方面应该保证垂直,并且要保证门窗洞的设计能够整齐排列,要尽可能的减少转角窗的应用,此外,在公共区域设计方面,还要对其共享的实际性和空间大小加以考虑,设计横向管道时,应减少管道较差情况,且供暖系统及相关控制阀的设计应该在公共区域当中,要结合各区域的实际功能,对预留安装位置进行具体的设计,而对于建筑内部的电气结构设计以及开关设计,都要进行综合的考虑,不仅要保证应用的便利性,还要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能源消耗低的特点,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的设计,不仅能够对人们的使用需求加以满足,同时还能推动社会的有效发展,因此,建筑领域一定要对这种建筑的设计工作保持重视,明确它的主要特点,并对其中的设计要点加以明确,以此来保证该类建筑设计的质量,进一步的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戈林学,朱凤鱼.浅析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0):863.

[2]马兰锋.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32):469—469.

[3]陈肖锋.浅析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设计过程及平立面优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15):1011-1011,1012.

[4]曹大鹏.浅析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民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7(29):35.

[5]李本生.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9(16):1087,2509.

[6]王轶超.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4):1187.